-
1 # 勃艮第FAW
-
2 # 盪漾的可樂
不咋地,也就比齊軍韓軍強一些而已。比後期秦銳士弱。放到後世大概也就能和漢軍打一架。比唐軍弱多了。但是。。魏武卒放在秦獻公時期。大概相當於中國某鷹突擊隊。(=_=)某鷹的戰鬥力究竟如何你我心裡都大概有底對吧
-
3 # 以史為鑑
戰國初期,魏國在不世出的名將吳起的帶領下,打造了一支極為優秀的職業軍隊:魏武卒。
魏武卒和吳起可以說是相輔相成,沒有吳起就沒有魏武卒,而魏武卒的強大也成就了吳起百戰不殆的赫赫威名。
魏武卒的戰鬥力在吳起時代可以說是冠絕當時。吳起一生同各國諸侯軍隊大戰七十六次,其中大獲全勝六十四次,剩餘十二次堪堪打成平手,一生竟然無一失敗!
吳起的魏武卒如此厲害,得益於兵員質量極高和裝備的極為精良。
據史書記載,要想成為魏武卒的一員,要達到下面的標準:穿上三層鎧甲和鐵盔,能拉開十二石的重弓,再背上五十隻箭,扛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這樣經過嚴格選出來計程車兵,質量都是非常優秀,經過充分的訓練,在戰場上往往可以以一當十。成為魏武卒後,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也是很優越的,不但免除徭役,還能憑戰功換取土地。身為主將,吳起更能和戰士們同甘共苦,非常得軍心。
在裝備上,吳起透過變法富國強兵,而且利用魏國的資源生產了當時比較少見的鐵製兵器和鐵質盔甲裝備給魏武卒。從裝備上領先其他諸侯國一個時代。
所以這時候的魏武卒有戰鬥技巧,有戰鬥意志,有精良裝備,有名將率領……一誕生就是巔峰狀態,一度以幾萬人打得秦國不敢過黃河,佔據了河西五百里的土地。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秦國被吳起壓制到忍無可忍,於是盡全華人力組建了一支50萬人的龐大軍隊,準備一舉擊敗吳起。
結果據吳起率領5萬魏武卒,車百乘,騎三千,在陰晉之戰中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 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 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但是隨著支援吳起的魏文侯去世,吳起在魏國越來越混不下去,只能跑到楚國,又把楚國打造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吳起自己也最終死在了楚國。
魏武卒則一直成為魏國的殺手鐧,直到龐涓統領的魏軍敗給了孫臏率領的齊軍,龐涓也死於齊軍之手,魏武卒也因此而元氣大傷,走向衰敗。
戰國中後期,楚國再沒有魏文侯這樣的雄才大略之主,被周圍各國打壓的厲害,魏武卒失去了土地的誘惑,沒有了精良的裝備,楚國也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於是陷入了惡性迴圈。
終於,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回覆列表
前期吳起領兵橫行天下。後期魏武卒被龐涓葬送,萎了。前期厲害因為魏武卒是職業軍人呀,後來各個國家也有了自己的職業軍人,優勢也不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