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外高喵

    2019年將是共享經濟領域巨頭吞併小公司的元年。

    經過了2018年的淘洗,很多小公司和明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公司被淘洗出來,破產的破產,就算部分公司有存量資金支撐,沒有明晰的盈利模式,投資終歸有燒完的一天,公司能被大公司吞併,其實是對這類創業者最好的結局了。

    共享經濟本質上來說是租賃經濟,屬於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資金購入相應資產,依靠租金及其他方式來收回成本,最終實現盈利,重資產型經濟形式。資產就意味著資金,想要在自己的領域站穩腳跟,以大量資金購入服務所需要的資產是必經之路。這樣的模式註定了小創業公司玩不起,即使一時透過一筆融資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沒有足夠的後續資金跟進,規模跟不上來,還是註定會被規模更大,服務更完善的公司所擠壓吞併,失去寶貴的市場份額,歸於破產。

    就目前比較成功的共享公司來看,後面都站著資本體量十分巨大的公司,或者獲得了大公司的投資,罕有幾個小公司投資的共享公司能夠在當前的市場環境站穩腳跟。共享單車領域的摩拜、哈嘍,背後是美團和阿里這種網際網路巨頭。共享汽車領域的首汽約車等一系列共享汽車平臺也站著百度和其他的知名投資機構,都不是小打小鬧,融資規模也通常以億為單位。

    共享經濟目前面臨的社會問題也比較突出,共享物品使用完畢後的管理為城市管理者和運營人員都提供了很多難題。這些難題的解決除了企業自身努力之外也離不了城市管理者的包容與配合,體量小的公司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重視程度,容易為管理者所排斥,往往會導致新生事物的社會問題迅速發酵至社會不容的程度,導致夭折。大公司完善的制度和相應的體量可以推動城市管理的升級,出現問題也有足夠的手段去解決和善後,將不良影響降至最低,撐過初創的艱辛時光。遙想當年滴滴與Uber同出租車界的對抗何其艱難,背後各方資本的運作博弈艱難的讓網約車在夾縫中保留了元氣,熬到了為民眾接受的時間。以現在滴滴的體量,除非自己花樣作大死,否則不會有哪個城市因為管理問題而直接拒絕。換做小公司,怕是連地方領導都懶得去多看一眼,直接斃了。

    就市場規模而言,共享經濟領域雖然號稱有幾千億的市場,但實際上很多份額歸屬於傳統租賃公司,以新創之企業對抗多年盤踞的老手,顯然有些不太夠看。想要和傳統企業對抗,必須減少內耗,各個平臺間的槍口必須對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推動平臺間的合併,從根本上減少競爭數量,抱成一團以集體之力來撬動傳統企業的牆角,集合各家之長做出比傳統企業更好的服務,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各巨頭吃掉小公司,巨頭之間合併減少數量,減少惡意競爭性的補貼,才是生存之道。

    綜上所述,生存下來的小公司面對行業巨頭,併入是合適的選擇。至於某些明顯荒誕的“偽共享”,到2019年也就該結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哪種生物最“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