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雨說歷史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千年的封建王朝教訓都是清王朝的先例中央地方矛盾,皇帝和百官的矛盾,皇帝和外戚的矛盾。所以為了集中皇權,歷代皇帝採取了一系列的操作加強和鞏固皇權。地方擁兵自重很容易威脅皇權,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所以制衡地方兵力,對皇帝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弄清楚題主所提的問題,首先要了解到古代地方官員互相分權制衡的方法來加強皇權。

    在一個省裡邊提督不僅要受到巡撫的節制,還要受制於總督。總督,提督和巡撫可以稱得上是清朝最大的三個地方官。

    總督一般管理2~3個省的軍政民政,官職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為從一品。巡撫一般管理的是一個省的軍政和民政,官職是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為正二品。提督主管一個省或者2~3個省的綠營軍務,官職為從一品,在靠海和沿江的地帶還設有水師提督,比如說我們經常會聽到的福建水師提督。所以提督就分為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這三個官職都是從清朝開始正式稱為固定地方官員。

    我們可以從三個官職負責的範圍上就可以看得到軍政大權要受到三方的牽制。我們在三個官職裡邊可以發現,總督和巡撫一般都會加兵部尚書,督察院右都御史或者兵部侍郎銜。兵部作為六部之一負責的是糧草和軍隊的調運,提督負責統帥,從這裡就可以明顯的看得出調兵權和統兵權的分離,使得總督,提督和巡撫三種官職都不能夠傭兵自重。總督為什麼一般要加督察院右都御史銜並且在雍正朝成為一個慣例。督察院在古代負責的就是監督和彈劾部門,這些總督不僅可以監察彈劾地方官,甚至連朝廷中的大員都可以彈劾,比如說湖廣總督郭琇彈劾權臣納蘭明珠。總督之間也可以相互彈劾,比如雍正年間河南總督田文鏡和直隸總督李紱相互彈劾事件。所以官官相護節制,防止了結黨隱私的情況。

    自宋朝以後重文輕武

    文官節制武官的現象越來越重的。所以巡撫雖然只管一省的民政軍政要務,官職上也比總督和提督低一級,但是他依然被賦予了監察總督和提督的權利。提督相對最難受上邊有一個總督,下邊有一個巡撫,夾在了最中間,受雙方的監察。因為兵權對於奪取天下太過重要,自然要受到嚴格的把控。

    在清朝除了地方提督,在京師還有總管京師防務的“軍警機構”九門提督。九門提督掌管京師防務所以和清朝歷史上的皇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雍正登基時的隆科多,慈禧和奕訢奪權時的文祥,清末的榮祿。九門提督這一職位也是非皇帝心腹大臣不能擔任。

  • 2 # 車工00

    提督也就相當於一省級軍區司令員,重兵在握。在封建社會,皇權高於一切,雖然提督握有兵權,但也不是隨意調動軍隊,擁有作戰權的。只有皇帝授權,才能領兵作戰,但一舉一動,還要受總督巡撫的約與監督。之所以要這樣安排,主要是皇帝怕手握兵權的人擁兵自重,無人制約。因為在封建社會,擁兵自重,圖謀不軋的事例實在太多,所以,清朝在歷史的教訓中想出這個辦法,的確有用,從沒聽說有手握重兵的人能夠造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遊是不是心馳神往、心嚮往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