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渭彩墨情
-
2 # 追夢樂享人生
臥冰求鯉講的是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臥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幹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孝道經典故事。2006年12月入選山東省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臥冰求鯉”同時也是中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中有七孝出自臨沂,而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被推為“二十四孝”之首,影響最為深遠。王祥以孝事親的行為,規範了幾千年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孝。當初想要重建孝友祠,主要就是想起到教育警示後人的作用,弘揚孝文化。
中國正在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尚未完善,絕大多數老人仍靠子女晚輩贍養,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個現實問題。弘揚孝文化對於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都有著重要作用。”
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即使是最親近的親人,感情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自己去主動爭取的。一般繼母和夫家兒子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感情也不親厚,尤其作為一個外人突然加入一個家庭中雙方一時都會很不適應,甚至會因此產生衝突。王祥為了家庭的和睦不惜臥冰的痛苦,走出了改善關係的第一步。不論臥冰求鯉的手法是否科學可取,他做出的努力是感人的,相信他的繼母也一定收到了這份感動,這份感動對整個家庭是至關重要的。對於長輩,他表明了尊敬恭順的立場,對於家庭他表現出了堅韌負責的精神,可能很多人覺得他求魚的方法迂腐愚蠢,但這種捨己為家,為了改善人際關係主動付出的行為正是身具大智慧的體現,當我們抱怨家人為什麼不和睦時,不妨學習一下這種主動奉獻的精神。
-
3 # 使用者1430807591406
不管《臥冰求鯉》這個故事是真是還是虛構的~~~最重要的還是講明一個真理,也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美德 :百善孝為先~~~ 主人公能在寒冷的冬天臥冰,想把冰用自己的體溫融化,雖然覺得是愚公精神,但是就因為想達成生了病母親的願望,有這種“一根筋精神”又何妨~~~~~
還是那句:百善孝為先 ...o(∩_∩)o...
回覆列表
《臥冰求鯉》這個中國流傳古老的民間故事,是出自幹寶的《搜神記》裡。故事講晉朝王祥的繼母對王祥很不仁慈,經常在王祥的父親面前數落王祥,王祥的繼母生病了,想吃魚(鯉,魚的一種),王祥在冰冷的冬天去結冰的河上面,脫掉衣服臥在冰面上來身體融冰釣魚,冰裂而跳上來兩條鯉魚,王祥高興地拿回去給繼母吃。
這則故事的寓意是說,人的誠心是會感動上蒼而事遂人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