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22462164804

    英國是最早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的國家,它最先完成產業革命,是19世紀最強大的工業國家,1850年其工業產量佔世界30%。同時英國又是最大的殖民帝國,版圖佔地球陸地面積四分之一,殖民地面積超過本土10倍。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商品銷向全世界,原料、食品購自全世界。這就決定英國必須衝破國內保護貿易的限制,積極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1)廢除穀物條例。該條例是當時重商主義保護貿易的重要立法,為保持國內糧食價格處於較高水平,用徵收滑準關稅的辦法,限制穀物進口。經過工業資產階級與地主貴族之間的長期鬥爭,該條例終於在1846年廢除,工業資產階段從中獲得降低糧價、降低工資的利益,被視為英國自由貿易的最大勝利。

      (2)改革關稅制度。1842年英國進口專案共有1052個,1859年減至419個,1860年減至48個,以後又減至43個。把極複雜的關稅則加以簡化,絕大部分進口商品不予徵稅,並基本上廢除出口稅。

      (3)簽定自由通商條約,1860年英法通商條約以及後來的英意、英荷、英德等通商條約,相互提供最惠國待遇,放棄貿易歧視,意味著通商條約,相互提供最惠國待遇,放棄貿易歧視,意味著英國自由貿易政策在國際上的勝利。

      (4)取消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解散特權貿易公司,開放殖民地市場,把殖民地貿易納入自由貿易體系。法國是當時第二個工業強國,從19世紀中葉起也逐漸傾向於自由貿易。1853~1855年期間,曾降低煤、鐵、鋼材、羊毛、棉花進口稅。1860年全部取消禁止進口貨單,接著又廢除出口獎勵金,降低原料進口稅,並同一些國家簽訂旨在推進自由通商的商約。德國工業落後,直到19世紀60年代才逐漸放鬆以關稅為主要工具的保護政策,出現自由貿易傾向。從1865年修改關稅法開始,1867年修改關稅同盟條約,以後又廢除出口稅及部分進口稅,降低進口稅率,關稅壁壘政策具有自由色彩,反映南方種植園主用農產品出口換回低價工業品的要求。北方勝利後,轉到保護貿易方面,不斷提高工業品進口關稅,就工業品貿易來說,美國並未出現自由貿易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沒有,沒怎麼拼搏就賺了很多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