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李子木
-
2 # 欣欣向榮的笨蛋
作為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西吉基層農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名普通扶貧幹部,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定的發言權。
首先,聯合國確定的不適宜人類居住地區,是相對於1972年的生態自然環境和當地生產力發展水平界定的。這個界定,一定程度上對於全世界關注和解決西海固貧困落後問題具有積極意義。但過去的扶貧工作,側重於盲目的救濟而缺少根本意義上的扶,這就造成整整兩代人習慣於伸手要救濟,等靠要思想日益嚴重。
但這個地區真實情況如何呢?
駐村一年多以來,我切身感受到了西海固的巨大變化。
首先在基礎設施上,西海固的地質特點,是黃土高原山地丘陵地貌,水毀道路和耕地房屋確實比較普遍,但事實上,近幾年政府主導的扶貧工程除了將地質條件惡劣人口密集的村落生態移民安置到平原地區,確保恢復自然生態平衡之外,也在積極發力,大規模整治鄉村基礎設施,現在絕大多數山區都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危房改造,基礎農田設施保護等一系列工程。廣大貧困人口生活生產條件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就我所在的深度貧困村,已基本實現了耕做、播種、收割、覆膜等重體力農活的機械化。交通運輸也隨著道路設施的硬化網格化逐步普及了農用車輛。家家通電通自來水通網通路已經得到了實現。
再來談自然環境,2018年,西海固地區降水量遠超首府銀川,已被事實定義為半溼潤地區,人畜飲水已全部由自來水代替了苦鹹水。多年的坡改梯固水工程,退耕還林草工程,已經使百分之八十的西吉縣山區完全被植被覆蓋。很多方面,在西吉的自然環境舒適度甚至於超過平原地區的很多城市。
最後再談談人的思想,中央提出的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的重大決策,確確實實在逐步觸及當地人民的窮根。以貧為榮,以要為生的思想在中青年群眾之中已經不在成為主流,重視教育,透過教育改變家庭命運的觀念已經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我所在的村共一百四十多戶,無論是建檔立卡戶還是已經脫貧的家庭,都對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視,很多家庭,男人在家幹活掙錢,女人陪著孩子在外租房上學,即便再艱苦也不會說讓孩子輟學。
-
3 # j145985052
最起碼比西藏要好些,空氣沒那麼稀,海拔也就2000左右,沙塵暴也就春天和秋天多些,冬天也就零下一二十度,坐著家裡還是不冷,誰說不適宜人類居住,難道我們不是人嗎?
回覆列表
我的老家是隆德的,在我的記憶裡那個地方窮是窮點,但環境還是挺不錯的,青山綠水。尤其是近幾年退耕還林,封山禁牧,那裡更是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新農村建設後那裡的一切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家每戶吃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太陽能,還有天然氣,村村通工程使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我相信我的家鄉還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