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常心132178314俞凌
-
2 # 塵緣未了話江湖
裝13者,古今皆有之,少誰都不少,多誰都不多。這種人雲亦云的事情,聽聽也就罷了。
理解不理解一本書,無關緊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守好自己的錢袋子,那才是真的。馬雲做得這個或者那個,動不動被人說成顛覆這個行業那個行業啦,其實正常人不會這麼看。
切切的說一句,所謂的移動支付,不是馬的首創,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只是時機對的一個,做得大的一個。
真正讓人生活變得更好的,不是花錢多方便,而是賺錢更輕鬆,你說對不啦?
-
3 # 孟可的思想空間
馬雲說當讀到《道德經》時心中驚呆了——這哪裡是我讀老子,分明是老子讀懂了我,並且讀到了心裡。
一萬個人讀老子,一萬人的心中就會有一萬個老子。因為每個人由於經歷與稟賦不一,所認識到的《道德經》也自然會有所不同。所以看道德經看註解真的沒有太大的必要。我們所看到的註解是別人心中的《道德經》,況且別人心中的《道德經》未必是真正的老子原義。
中國古代由於印刷技術落後,古代人寫的語句都比較濃縮精煉,有過於精煉之嫌。再加上中國古代文化提倡悟性、意境等無法量化的東西,在文字表達上更顯得晦澀難懂。所以現代人很難真正理解古代人具體某些語句的本義。
《道德經》更是如此。我認為不必拘泥於每個字句的意思的解釋。因為極有可能會誤解老子的本義。應當從《道德經》的全文總體內容來理解其中心思想就足夠我們應用了。
所以不看別人的註解,只要瞭解道德經的大概中心理念。讀者以自己的生命體驗去解讀自己心中的道德經,也是非常正確的道德經讀法。
適合一切人等,理解不同,各有所獲,大德無為而為,小德川流不息。善者走向純善,惡者回心轉意,大修大成,小修小成,洋洋兮發育萬物。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