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道門守衛者
-
2 # 興化嘟嘟
簡單點說就是可以有美好的願望,高大理想目標,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造成不必要損失,是貧是富也不過一日三餐,大魚大肉也是穿腸過,任何時候不能太目中無人。凡事多給人一些理解和寬容。
-
3 # 馬路飛歌9
這副對聯出自左宗棠,據說是亞洲首富李嘉誠“很喜歡的一副對子”,也是他辦公室裡懸掛的唯一書法,知名度頗高。我去過金日集團董事長李先生辦公室,他待客沙發後面的牆上也掛了這幅對聯。
發上等願。願是一個人內心的方向,有什麼願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所以發願很重要。有些人發願掙大錢泡小妞吃喝玩樂,也有的人發願救國圖強,振興中華,也有人發願只求平安喜樂。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在我看來就是上等願。
結中等緣。佛教有緣起性空一說,萬事萬物離不開因、緣、果三字。所以“結中等緣”的意思,我理解為不過份,不強求,不偏激,含中庸之道,求自在之緣。比如姻緣,國學大師張中行曾將婚姻分為四等:可意、可過、可忍、不可忍。張老說他的婚姻屬於“可過”。這“可過”就屬中等緣。
享下等福。也不是說過苦行僧的生活,我理解就是不奢侈,不浪費,不攀比;簡單些,樸素些,自在些。
發願是解決世界觀的問題,結緣是解決方法論的問題。而享福則是踐行之道。合起來就是紅塵中修行之道。下句亦然。
相關內容
-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
-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和“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如何理解?
- 如何理解“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地坐,向寬處行”這句話?應該如何做好自己呢?
- “存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在高處立,著平處坐,向闊出行”,這是否是左宗棠的真實版本?
-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的下一句是什麼?有什麼暗喻?
-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出自哪兒?
- 如何理解立上等志,做中等人,享下等福?
- 現在,多少錢算上等家庭?多錢叫下等家庭?多錢叫普通等家庭?
- 為什麼大多數中層領導,都有著上等焦慮,卻過著下等人生?
照例審題
怎麼解釋“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這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題主文化人啊。
先來看“發上等願”怎麼理解?一個遠大的目標,要遠大到什麼地步才算上等願?不已一己私利為目的,讓更多人更好的生活。
舉個例子:釋證嚴,原名 王錦雲
號 靜思 法號 證嚴 稱證嚴上人,早期稱為花蓮師父,又被稱為臺灣的“德蕾莎修女”。
原話“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這是證嚴法師的宏願,她一針一線縫出了慈濟功德會,用了四十五年。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目標太宏大,那就給自己一個短期內達不到的目標,但是長期堅持下去一定能看見希望的目標就好。
“結中等緣”萬事不強求,有就最好,沒有也無所謂,順其自然,該來的終會來。
“享下等福”不管再有錢,再有勢,就過普通人的生活。
“擇高處立”做什麼事情眼光要長遠,看問題的角度要高階,你的看法起點和別人不一樣,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樣。
“尋平處住”做人要低調。
“向寬處行”做事留餘地,說話留口德,交人留三分。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立一個遠大的志向,向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嚴格要求自己,在生活裡,勤以持家,儉以養德,最要緊的是低調,多交朋友的同時,做人做事要給自己留個餘地。
回答完畢
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