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希夷微

    推恩令簡單的說本質上是中央對地方勢力的變相削弱。推恩令的出現就是為了維持一個強幹弱枝的局面,是一種陽謀。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人早就破解了推恩令。

    推恩令始於西漢,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東漢就已經是門閥林立,豪族橫行的局面了,要是推恩令難破解就不會有這種局面了。早期諸侯王的破解手段太低能,大致都是在減少推恩令的獲益者數量,這類方法十分不智,中央拿捏起來很容易,而且還有血脈斷絕的可能。這類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多說無益。真正破解了推恩令的是知識分子階層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推恩令是有侷限性的,它誕生之初就侷限在了有形資產上。有侷限性就代表著有漏洞,這就給了聰明人機會。推恩令可以將襲承的爵位官職逐代分散削弱,但是這是一個對有形資產的破壞。但是對那些無形資產卻是難以操作。我們最常見的無形資產是什麼?知識和人脈。

    因為交通不便、印刷不易、資訊不暢等客觀原因,古代的書籍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些書籍就是知識的載體,前人智慧的結晶。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們今人可以嘲笑古人的愚蠢就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古人達不到的知識高度,這個高度就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天賦異稟的高人也高不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但是你想要知識先入我門下為我所用。

    舉個形象的例子,武俠小說中少林寺有藏經閣,想成為絕世高手你就要有絕世武功,武功祕籍都在藏經閣,你想看可以,先加入我少林派。

    聯絡現在,許多中國籍的前沿科技研究者就需要去美國進修,因為只有在美國才有這個前沿知識可以教給你,但是你去了就只能服務美國了。國戰的時候,美中國人就能用這些科技吊打研究者的祖國。有的時候不是不愛國,而是研究者沒有別的辦法,總不能自己先走完美國研究的老路,再繼續研究新的科技,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知識從來都是有主的。這部分手握書籍的少數人就是門閥的雛形,門閥就是古代知識分子找到的破解推恩令最好的辦法。國家需要人才來治理國家,人才又掌握在門閥手中,門閥也就掌握了國家。

    再加上後來的舉薦制度,想要為官就必須有人為你背書,在沒有開科取士的古代,想要為官你就必須經營人脈。你再有才能,也需要有人為你鼓吹,否則你就沒機會聞達於朝廷。大家想想三國時的曹操,他為什麼一定要獲得月旦評,甚至不惜武力相逼。不就是為了讓世人知道他,封侯拜相就會容易很多了。要知道曹操已經是官宦子弟了。再說個例子,劉備為何會三顧茅廬,他就算實力不濟也是一方勢力,是不會對一個陌生人下這麼大本的,為什麼?是為了水鏡先生司馬徽那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換句話說,你要上位就需要一個有分量的人為你背書,而且你要是出了問題,舉薦你的人也有連帶責任。一榮皆榮,一損皆損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容。我舉薦的人就會以我馬首是瞻,被舉薦的人天生就打上了舉薦人的印記。門生故吏這些人脈都依託與這種舉薦制度,沒人會反對自己的舉薦者,因為你毀了你的舉薦者自己也不會好受。而且當舉薦者舉薦的人足夠多,這就是一個龐大的勢力集團了。我的職位可以被撤除,但是我的人脈不會消失,我的人還在各個要職或是手握大量資源。只要我有人,失去的資源我隨時可以拿回來。這個道理大家可以參考近代毛主席提出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這裡我們有個很典型的例子,四世三公的袁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袁術、袁紹為什麼可以那麼快拉起兩個大勢力,就是因為四世三公的袁家門生故吏滿天下。要不是袁家兩兄弟都有自己的致命的錯誤,天下早就是袁家的了。為什麼這麼多代人袁家非但沒有越變越弱反而越變越強?推恩令為什麼完全無用?漢朝的皇帝都是傻子嗎?都不是,這是因為這些都是無形資產,袁家不發動,皇帝看不見,推恩令自然也解決不了。

    當然我這裡只是片面的簡紹了一下門閥制度,門閥制度當然不只是這麼簡單。但是作為接替了漢室的晉朝的出現,基本上就是門閥制度終結推恩令的明證

  • 2 # 飛翔的背影

    推恩令是光明正大的陽謀,就是擺明了告訴你,皇帝不喜歡你的領地大,不喜歡你的實力強,就是要削弱你,你除了造反,還有什麼辦法,而且你造反了,你的兒子們也不會跟著你的。

    這就是推恩令的強大之處。赤裸裸的打壓你,你還沒辦法。

    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推恩令,就知道它的厲害之處了:

    推恩令的背景:漢朝初年吸取秦亡教訓,分封諸侯(見圖)。後期異姓諸侯叛亂被削後,又分封9名劉氏子弟為諸侯,是為 “同姓九王”,大的諸侯國擁有數十座城池,地方千里,並且能主宰領地內的人口、軍隊和財賦的權利,初期諸侯實力強勁,的確起到拱衛中央政權的作用。

    但在文景兩代,諸侯王和中央皇帝之間的血脈關係漸疏,實力較強的諸侯王日益膨脹,試圖挑戰中央政權——"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邪臣計謀為淫亂,大者叛逆,小者不軌於法,以危其命,殞身亡國。","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比如漢文帝的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諸侯叛亂甚至勾連匈奴,不僅打亂了漢朝崛起的步伐,也擾亂了對抗匈奴的方略。

    推恩令的提出:文帝時,賈誼就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意思就是要多多分封諸侯,削弱諸侯的實力。武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侯實力,達到弱枝強幹的目的,採用主父偃建議各諸侯國王的兒子們均有繼承權,嫡長子繼承王位,其餘諸子裂諸侯國之土地、人口、財富,使之為列侯。名義上是為了儒家的“推親親以顯尊尊”,使諸侯王各子均能得到好處,減弱推恩令在諸侯國內實施的阻力,實際上則是將諸侯國不斷分拆,大變小、小變無,實力愈來愈弱,使其不能對中央朝廷造成威脅。

    推恩令的效果:推恩令實施過程中,非常順利,達到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削弱諸侯國的目的,但是如果中央政權一直保持強大,尚且還好,如果中央政權權威日頹,朝中權臣謀朝篡位,地方沒有實力派諸侯,也對王朝穩定有不利的影響。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的過程中,漢室宗室根本對王莽構不成任何威脅,除了是被王莽收買控制外,諸侯實力不足也是一個方面的原因。

  • 3 # 澳古說歷史

    若想要破解“推恩令”,我們就得先要知道推恩令的內容是啥。

    推恩令,由朝臣主父偃所創。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上奏:

    “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大意就是主父偃認為現今諸侯王的實力,實在是過於強悍,且對朝廷多有逆心,對中央極具威脅,因此削藩刻不容緩。可是,若採取前朝晁錯那般強硬的削藩,則勢必會再次重蹈“七國之亂”的覆轍,這於國於民皆是不利的。因此,主父偃建議採取懷柔的方式來進行削藩,應該下詔推恩於諸侯子弟,讓諸侯王除嫡長子外,其餘嫡子也能擁有爵位和封國,以此不戰而屈人之兵,讓他們沒有任何的理由來反對朝廷明面上的削藩行為。

    主父偃的推恩令,其核心思想很簡單,那就是利用人的貪慾之心。在未推行推恩令之前,諸侯王子嗣中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諸侯王的所有財產,包括爵位和疆土,而其餘子嗣是沒有的。最初,因朝廷祖制就是如此,那些子嗣也不能說什麼,只能是想盡辦法的去謀奪那唯一一個繼承者的位置,若運氣逆天能得到,那也就罷了,可若是得不到,除非是皇帝特恩,基本上就是一無所有。

    試想,如若此時朝廷推出一項政策,就是隻要你是諸侯王的子嗣,你不但能得封列侯,甚至還能得到封國,你是會反對,還是會支援呢?顯然多數諸侯王子嗣是會大力支援的,畢竟曾經的自己註定將一無所有,但此時卻天降大運,自己不但不會一無所有,還能得到爵位和封國,試問這誰能拒絕呢?雖然,他們未必就不知道這是皇帝想要削弱他們藩王勢力的陰謀,但是在絕對的利益面前,他們是選擇性的忘記皇帝的削藩陰謀,選擇接受了這當然無法拒絕的削藩之策。

    綜上所述,推恩令的核心內容就是利用諸侯王的子嗣來減少諸侯國的疆土,將原本只有一個諸侯王之子能夠繼承諸侯國的所有疆土,變成了只要是諸侯王的子嗣就有資格瓜分諸侯國的土地,並擁有列侯的爵位,繼而削弱諸侯國的力量

    由此,從推恩令的內容來看,要想破解推恩令,有一個最為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少生兒子,只要兒子少了,諸侯國被瓜分的疆土也就少了,由此力量也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其次,就是教導好自己的子孫後代,讓他們相濡以沫,知道精誠合作,這樣,即使是諸侯國的疆土變少,力量被分割,只要這些兄弟們知道團結對外,那其力量自然也就不會被真正削弱,朝廷也自然是拿他們沒有任何的辦法,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最後,要想阻止“推恩令”的推行,最為粗暴的方法,就是造反,只要推翻漢武帝的統治,自己當家做主,他們自然就能決定推恩令是否要推行。

    當然,以上的方法,說實話成功的機率是很小,很小的。首先,對於擁有三妻四妾的諸侯王而言,少生兒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要知道古代嬰兒的夭折率是很高的,而即使是能活到成年,其因醫療條件的落後,會不會英年早逝,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對於諸侯王而言,要想自己的爵位和封國能夠順順當當的掌握在自己一脈的手中,他就必須多生兒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因此讓他們少生兒子,這根本不現實。

    如此,少生兒子,這看似最簡單的方法,實際上卻是最不可能實現的方法。

    其次,讓諸侯王的子嗣們團結一致,這更是不可能。古往今來,為了權力,父殺子,子殺父的事情可不少,在絕對的權力面前,親情是絲毫不值錢。推恩令為何能成功的推行?歸根結底,它就是利用了那些諸侯王子嗣們的貪慾之心,主父偃清楚的知道,只要涉及到封國和爵位,諸侯王子嗣之間哪怕曾經再怎麼相親相愛,他們也會反目成仇。為了封國和爵位,他們是可以拋棄一切,因此,要想讓他們團結一致,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最後,造反一事。漢武帝時期的諸侯王根本就沒有造反的實力,若是放在漢武帝之前,諸侯王倒是有一搏的能力,文景時期,可謂是西漢諸侯王實力最為鼎盛的時刻,這時就單單是吳楚兩國,就擁有了直接硬抗中央朝廷的實力。

    但是,景帝三年(前154),隨著吳楚七國之亂被中央朝廷平定,諸侯王的力量就開始急轉直下,而後在景帝一系列操作下,先是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限制諸侯王日後不得再繼續治理封國,改由皇帝親派的官吏替其治理,而後又廢除了諸侯王自由徵收賦稅的權力,日後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由此,自此之後,諸侯王是威風不再,雖還是擁有一定的力量,但卻再無對抗中央朝廷的能力。

    如若諸侯王敢造反,這就是等於給了漢武帝直接滅掉他們的理由,此時不用推恩令,漢武帝就能讓他們直接灰飛煙滅。如此試問,諸侯王會這麼傻嗎?在明知沒有能力對抗中央大軍的情況下,他會傻到去造反嘛?此時,若不造反,雖說疆土會縮小,但至少還有封國,還有爵位。因此孰輕孰重,我想那些諸侯王知道該如何選擇。

    總之,說白了,在漢武帝時期的那個環境下,推恩令就是一場明目張膽削藩,但卻讓您不能不接受的陽謀。若你不接受,朝廷就會以你不遵王命為由,發兵征討,我想這是漢武帝最想看到的。而若是你接受,那你就必然得接受疆土變小,力量被削弱的命運。總得說,無論諸侯王做出何種選擇,推恩令對於漢武帝來說,就是百利而不一害的,它只會讓諸侯王越發的衰落,中央朝廷越發的強大。

    當然,漢武帝時期,諸侯王之所以會名存實亡,並非只是單純的靠“推恩令”,這之中還有武帝所另外推行的五項政策的功勞。

    可以說若沒有這五項政策的存在,空有一個“推恩令",它是萬萬達不到讓諸侯王名存實亡的目標的:

    第一、左官律。元狩元年(前121)年,“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因衡山王、淮南王陰謀叛亂,武帝遂頒佈左官律。所謂“左官律”就是禁止文人私自前往諸侯國擔任官職,為了防止諸侯王籠絡到有才能的文人,武帝就下令,今後凡是未經中央派遣,就私自前往諸侯國處擔任官職的,日後不得在朝廷任職,也不得居住在長安,同時若諸侯王犯罪,他們也要跟著受處罰。

    試想,對於那些有匡扶天下志向的人才來說,是諸侯國的誘惑大,還是中央朝廷的優惠大呢?如若,讓他們在諸侯國與朝廷之間作出選擇,試問你會怎麼選呢?顯然,多數人才都會選擇朝廷。因此“左官律”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限制諸侯王對於人才的獲取,只要諸侯王沒有了人才的輔佐,料想他也不會壯大到何種地步

    第二、阿黨法。阿黨法所針對的物件,就是朝廷派往諸侯國負責幫助諸侯王治理其封國的傅、相。如上文所說,自景帝后,朝廷就會派遣官員前往各諸侯國,負責替諸侯王打理封國,當然明為輔佐,實際則是監視。傅、相實際上就是皇帝的耳目,是皇帝監視諸侯王的特務,有了他們,諸侯王的一舉一動,遠在長安的皇帝都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知曉,並做出相應的行動。

    如此,可以想象,傅、相對於皇帝的重要性,有了他們,諸侯王就一切盡在掌控中。反之,若是傅、相不站在皇帝這邊,那皇帝對於諸侯王的掌控,至少會被削弱一半。因此,對於傅、相的掌控,對於漢武帝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由此阿黨法應運而生。所謂“阿黨法”,就是“諸侯王有罪,傅、相不舉奏,謂之阿黨”,只要諸侯王被朝廷察覺有罪,但事先又沒有得到傅、相的奏報,那傅、相就會要受到嚴厲的處罰,輕者丟官,重者斬首。

    第三、附益法。附益法是針對朝中官員的,武帝時期,多有諸侯王賄賂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為其掩蓋罪行,或協助其聚斂財富之事。因此,為了遏制住這股腐敗的風氣,武帝遂頒佈“附益法”。附益法共有兩項內容,其一禁止朝中官員為諸侯王聚斂財富;其二禁止朝中官員與諸侯王勾結,為諸侯王謀利。自附益法頒佈後,此後若查出朝中官員有與諸侯王勾結者,一律“棄市死刑”。

    附益法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徹底斷絕諸侯王與中央的聯絡,讓他們無法左右朝中的政策導向,及瞭解朝中政策的相關動向,繼而讓諸侯王在京城中變成一個瞎子,一個聾子,徹底喪失對於中央朝廷行動的主動性。

    第四、私出界罪。私出界罪是針對的諸侯王的。吳楚七國之亂為何會爆發?七國為何能幾乎在同一時間同時起兵?這一切都有歸功於吳王劉濞,當時吳王劉濞親自前往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而後又聯絡於楚、趙、淮南諸國,一起通謀相約起兵,這才有了之後的吳楚等七國一起同時反漢的叛亂。因此,武帝時期,為了防止諸侯王私自相見,一起陰謀叛亂的時期的發生,遂頒佈“私出界罪”。

    所謂“私出界罪”,就是不允許諸侯王在未經過中央同意的情況下,私自踏出封國外,若被查出,則就要被降為列侯,若還執迷不悟,依舊再犯,則就有可能被治罪,甚至是貶為庶民。私出界罪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防止吳楚七國之亂那樣的諸侯王大規模叛亂的發生,只要能切斷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即使諸侯王造反,也不會出現諸多諸侯王一起叛亂的事情,藉此就能減輕朝廷的軍事負擔,以此時朝廷的實力,若是單個諸侯王叛亂,朝廷瞬間就能將其平定,是不費吹灰之力。

    第五、非正與亂妻妾位之律。非正與亂妻妾位之律是針對諸侯王王位的繼承,此條律法規定諸侯王的王位和封國只能由嫡子繼承,也就是由王后所生之子來繼承,若王后無子,則這個諸侯國就要被廢除,其疆土歸朝廷所有,而如若諸侯王膽敢將庶子立為嫡子,則一旦被朝廷察覺,則諸侯王將會被貶為庶人,其諸侯國依舊會被廢除。同時,諸侯王不得將妾室扶上王后的位置,若是敢私自提高妾室的地位,則諸侯王不但要被貶為庶人,還要處以流放之刑。

    綜上所述,諸侯王最終會“名存實亡”,固然有“推恩令”的推動,但起到更大作用的,還是武帝所另外推行的五項政策,武帝先是以“推恩令”這等陽謀來減少諸侯國的封地,同時造成諸侯王子嗣之間的內訌。再以“左官律”來阻斷諸侯王對於人才的招攬,讓他失再次壯大的可能。後以“阿黨法”來讓皇帝徹底掌控住諸侯王的一舉一動,從而佔盡先機。又以“附益法”來讓諸侯王失去朝中大臣的支援,喪失對於朝政的干涉,及對朝中之事的監視。最後又以“私出界罪”來讓諸侯王徹底失去與其他諸侯串通一氣的機會,繼而防止吳楚七國之亂這等諸侯王大規模叛亂事件的再次發生

  • 4 # 雜學家大文豪

    “推恩令”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層層再分封將諸侯本身擁有的力量不斷分化,化整為零,最終實現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在“推恩令”的要求下,諸侯有多少個孩子,他的家業就會被分成多少份,即便諸侯只有兩個兒子,這份力量也至少要被分成兩份,哪怕這兩份分配得再不公平,也比諸侯自己原來捏在手裡的要弱小。隨著時間的推移,諸侯便自然而然的消亡了。

    “推恩令”能夠生效的社會基礎有兩個。

    第一個是社會經濟結構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為主,主要的社會財富產出集中在農業方面,而受到客觀規律和科學技術的限制,一塊田地的產出是相對恆定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諸侯所擁有的力量也是相對恆定的。這種力量相對恆定的性質,使得諸侯變成了一個可以被“推恩令”這把刀切割的蛋糕。而推恩令本身也是從農民這個基礎層面下的刀,所以一切一個準。

    第二個是傳統的“士農工商”的階級概念。諸侯,自然是處於社會上層的貴族,他們唯一能夠接受的最多是讓自己附加一個“士”的頭銜。而“農工商”因為要從事生產,這與貴族的“脫產”性質是天然對立的,這就使得貴族被“虛名”所牽絆,財富的主要來源被捆死在領民身上。而以農民為主體的社會結構,使得貴族們在面對“推恩令”時從根本上就沒有抵抗能力。

    “推恩令”能破解嗎?理論上能!但是實踐中幾乎不可能。

    要破解“推恩令”,就要意識到推恩令推的恩,實質上指的是以農業內容為主體的體量恆定的社會財富。因此,只要找到一種方法進行開元,使得自身財富的增長速度跟得上家族的迭代速度,那麼“推恩令”便自然而然地被化解了。那麼有這種方法嗎?有的!這種方法就是發展商業。

    商業促進商品流通,提供更多的社會需求,從而回過頭再度刺激社會生產,是一個良性迴圈。農業因土地面積和科技的限制有著天然的上限,但是手工業沒有。各種各樣的手工業欠缺的不是產能,而是市場。而市場怎麼來?這就需要商人的挖掘。還有什麼比國家親自下場進行商業運作更能有效促進商業發展的嗎?沒有。所以只要諸侯能夠提倡和主動促進商業發展,那麼國家經濟就可以發育得很好,積攢足夠的財富以應對“推恩”。

    可是為什麼說在實踐上幾乎不可能呢?這就要回到使推恩令生效的第二個社會基礎。高高在上的貴族是不可能放低身段從事“賤商”的,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個死結。沒有足夠的財富被“推恩”,諸侯國的衰落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5 # 風動藤動銅鈴動

    如何破解“推恩令”?此令是精準打擊封建分封制諸侯王的利器,只要中央朝廷能夠有強力推行它,依靠舊有宗法制度的諸侯王無法破解,除非諸侯王自己能夠適時變法更制,說不定能摸索出一個破解的辦法。

    “推恩令”是對諸侯王分封嫡長子世襲制進行異化的一種變種,使世襲的諸侯國反而因為多子繼承而變得分封地域越來越小,是一種針對小宗諸侯王對手採用的“散其勢”的策略。

    “推恩令”這個局能夠解決的就是當中央朝廷較為孱弱時,少數宗室諸侯王可能坐大、不服從或挑戰中央朝廷的問題,雖然它並不能解決其餘的大多數的挑戰皇權的問題。

    諸侯王為什麼都想多生兒子?

    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開枝散葉、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

    諸侯王希望後代繼承人能夠擁有同氣連枝的眾多兄弟,互相扶持光大家業;

    獨生嫡長子成長夭折或遇意外導致絕祀的風險太大,多生幾個兒子可以在意外發生後有替補者;

    諸侯王家大業大,經濟條件優渥,生養多個兒女的成本無壓力容易承擔;

    其他原因。

    所以只要沒有生理疾病,封建諸侯王一般都有比較多的兒子。

    與正妻家族的政治聯姻、血統融合可壯大諸侯國自身的政治實力。

    保持諸侯國內的統治權和力量不分散,能夠應對外部較大的敵對勢力,在競爭中生存延續下去,甚至發揚光大。

    非繼承人可以作為嫡系繼承人的備胎使用,增加血統的保險係數;如果嫡系傳人不出事,也可能一輩子用不上。

    嫡系一脈的傳承代表大宗,其他旁系的傳承是小宗,小宗服從大宗,共同一致對外。

    “推恩令”削藩局的侷限性和破解之道

    一、跳出局外

    身在局中的人看似確實無法破解,但是跳出這個局自然就不用破解了。

    即諸侯王尋找另外的出路,使非繼承人的兒子們不得在諸侯國內部爭奪。

    但這個難度係數很高,不但違反了中央的政令,而且很難做到,畢竟在庶兒們看來依令繼承要比自己去打拼容易得多。

    二、置身局外

    除了對分封的諸侯王之家,對本來就不在這個世襲分封局中的勢力,一點作用都沒有。

    比如外戚集團,士族世家集團,宦官集團,後來出現的節度使等,他們有可能達到很強的勢力影響和控制皇權,卻不能用這個辦法來解決。

    三、局內轉換

    “推恩令”需要實施較長的時間才能顯出成效。如果諸侯王向地方大族世家制轉變,則推恩令就可能失效。

    假如諸侯王大家族不分家,嫡長子作為世家的族長,其餘兒子作為大家族的成員,享有多方面的各項成員權利。

    這樣既補償了非嫡系繼承人的利益,達到安撫的目的,也不會有王國內土地的實際分封,或最多隻有名義封號。

    以家族整體利益名義對成員獎功罰惡,鼓勵他們為家族利益作出貢獻發揮作用,“推恩令”的推行就缺乏家族內的基礎。

    中央集權制得到強化,但是在中央各個派系之間的政權鬥爭中,皇帝成為了孤家寡人,不再有地方上有實力的宗室諸侯的支援。

    諸侯國的後代子弟地方化和平民化,一部分轉化為世家制或與其他士族世家相結合。

    如西漢末年莽新政權導致天下大亂時,南陽劉氏的劉秀兄弟等作為劉姓宗室傳人已無咫尺之地,也只能以平民身份起兵反抗。

    “推恩令”退出歷史舞臺,不是因為被破解了,而且因為各分封諸侯王被成功地瓦解殆盡,完成了預定的政策目標。

  • 6 # 一鍋煮了

    有著“千古第一陽謀”之稱的“推恩令”,一旦施行,基本是無解的,所以,如何破解“推恩令”這個問題,確實比較難辦,如果非要破解“推恩令”,那麼只有讓諸侯王世代單傳一種方法!

    推恩令為什麼“無解”

    推恩令的強大之處在於讓參與的各方都能獲益,無論各方都沒有拒絕的理由。因為推恩令規定了諸侯王死後,王位依然會保留,且仍由嫡長子繼承,只是會將封地分割給其他的兒子,而且皇帝會封賞這些分得封地的諸侯子弟為列侯,這樣一來,諸侯王的王位就衍生出“一王多侯”的新格局。

    破解“推恩令”的唯一解

    瞭解過推恩令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方法,想要破解這個“千古第一陽謀”,似乎就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諸侯王主動實行“計劃生育”,世代單傳。一代諸侯王只生一個兒子,這樣就可以避免其他人分割封地,諸侯王的地盤也就不用被瓜分。

  • 7 # 玄坤文史

    要破解“推恩令”很難,但是並非無解,不過要達成條件,概率又幾乎為零。“推恩令”是在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侯王勢力的一項政令,要求諸侯王要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們。

    漢武帝為何要施行推恩令

    在中國古代,因為嫡長子繼承製,最初諸侯們的封地,爵位,甚至是財產只能由嫡長子來繼承,而推恩令頒佈後,就將一個諸侯國分為若干份,諸侯的子孫們都可以享有封地,直到所有土地都被分封完畢。

    推恩令表面上看,是想要天子廣施恩德,讓更多皇室宗親享有封賞,但實際上卻是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這樣就讓原來一個疆域廣闊,實力強大的王國,分裂成若干個王國,而這些王國的諸侯絕嗣後,封地由國家收回,朝廷控制的疆域也就逐漸增加了。

    施行“推恩令”主要和漢初的國情有關,劉邦兩次分封天下,一次給異姓王,一次給同姓王,劉邦將異姓王剷除後,到了漢文帝,漢景帝時期,同姓諸侯勢力逐漸壯大,最後爆發了“七國之亂”,叛亂平定後,雖然諸侯王的勢力大大削減了,但是也還有一些諸侯國疆域廣闊,國力強大,對朝廷構成了一定威脅。

    漢武帝上臺後,全面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如果採取過激手段,勢必會造成叛亂,主父偃上書建議漢武帝推行推恩令,這符合漢武帝的政治需求,推恩令開始施行,目的就是讓這些諸侯國從內部自己瓦解。

    推恩令的破解之法

    對於漢武帝施行推恩令,實際上還是有破解的可能性,首先是盡最大可能儲存諸侯的實力,既然要儲存實力,那麼一個是要減小封國的面積,另外一個是減小諸侯國內可以參與推恩令的人數。

    減少參與推恩的人數不太可行,因為子嗣多少也可以看出一個家族是否興盛,如果諸侯王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塊封地以後還是他一個人繼承,而有多個子嗣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次子的封地,就比如在封國裡有十郡,就只封次子一郡,甚至只封幾個縣,這樣就能確保諸侯國最大程度的儲存實力。

    要破解推恩令,必然就會和朝廷對抗,除了起兵反抗是沒有其他選擇的,以上兩個方面只能儲存實力,但是卻無法破解推恩令,漢武帝時期諸侯合力恐怕也難以抵抗朝廷,但是漢武帝還有一個大敵匈奴,勾結匈奴,在漢武帝出兵遠征,趁亂起兵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幹情況就複雜多了。

  • 8 # 不知道叫啥子3

    要說破解,其實也很簡單…直接一言不合扯旗造反,把中央政府拉下馬,自己來當皇帝,這不就破解了嘛!

    推恩令這個法子,對諸侯來說,用正常辦法基本上就是無解的…因為這涉及到人性的弱點和一個死迴圈…

    一個封王,他本身和嫡長子肯定是不太願意接受這個方案的,但其中最不願意接受的其實只是嫡長子,而封王本身對這個方案的抵制力度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大,甚至有的封王還暗中支援…原因很簡單,我又沒動你封王本身的蛋糕,是在你死後才拆分你的封地,對你本人自然是沒影響的,是你你願不願意為了這一點點不爽就扯旗造反?

    再說了,甚至有的封王本身就寵愛某個不是嫡長子的兒子,正愁身後事呢,結果中央政府這一道推恩令下來,什麼都不用擔心了:寵愛的兒子原本沒有繼承權,還得擔心日後嫡長子繼承之後清算,或者憂慮怎麼找個藉口把小兒子扶正之類的,這下大家平分家產,然後分家,什麼都不用想了,問題都解決了…

    然而這當中,最吃虧的嫡長子,又能怎麼樣呢?他本來就還只是個繼承人,並沒有實權,他的反抗簡直就不是個事…

    再說其他諸侯的兒子,更是舉雙手雙腳支援,畢竟誰不想多分點家產?

    這種情況嫡長子等利益受損的總是極少數,而且還是本身就不掌權的極少數,所以根本沒法破…

    我們現在覺得諸侯利益受損,那是站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背景,和完全的第三者觀點上得出的結論…

    但實際上,對於本來就沒有“一定要做皇帝”這種信念的諸侯而言,這其實就是以犧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來分給更多人…就算沒有直接得利,真正的掌權人也並沒有受損…所以這個理由是遠遠不足以讓人冒險造反的,畢竟造反是個高風險行為,成功率低不說,弄不好就要死全家的…不能反抗就只能接受…

    這就是典型的一手蘿蔔(雖然這個蘿蔔都是別人的)一手大棒的案例…破解的辦法就只有頂住大棒,不然肯定要挨錘…

  • 9 # 魏青衣

    漢景帝時期,曾經爆發過一場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央集權與諸侯王之間因利益而產生的,不可避免的矛盾。

    雖然七國之亂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七國之亂真的就是結束嗎?早在七國之亂爆發之初,七國國主就以清君側為名挑釁皇權,試圖以殺晁錯推翻漢景帝的統治,但,漢景帝將晁錯殺掉了,七國國主幹脆拋棄了華而不實的口號,直接率兵挑釁漢景帝。

    儘管七國之亂被漢景帝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平息了,但諸侯與中央之間的根本矛盾沒有改變,因此,有了一個七國之亂,就會有下一個七國之亂。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漢武帝推出了推恩令,推恩令要求,諸侯王在傳承土地爵位的時候,要將土地同時分給自己的多個兒子,如此一來,不需要中央集權,諸侯的土地自然而然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如何破解推恩令?

    想要破解推恩令很難,需要解決兩個矛盾,其中一個矛盾自然是諸侯與中央之間的矛盾,而另一個矛盾則是嫡長子與次子,三子等之間的矛盾。

    要解決諸侯與中央之間的矛盾,毫無疑問,還得選擇戰爭來的最為直接,諸侯想要抵制中央推恩令對自己的削弱,只能夠依賴發動戰爭抵禦,但發動戰爭的時候,毫無疑問,若是諸侯勝利了,那麼次子,三子等的利益就會受到影響,只有嫡長子受益。在此種情境下,除了嫡長子以外的繼承人自然都會反對抵制推恩令,因此,推恩令實際上是將諸侯與中央之間的矛盾,推到了嫡長子與次子,三子的競爭上。

    除了發動戰爭以外,諸侯還可能通過計劃生育減小推恩令帶來的影響,如果諸侯只生一個孩子,那麼自家的土地自然要全部交給這一個兒子繼承,如此一來,推恩令便也失去了效益。但在實際情況中,諸侯國國主難道真的會只生一個孩子嗎?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諸侯自然是認為孩子越多越好。即使諸侯為了抵制推恩令,真的只生一個孩子,那麼,若是這個孩子出了事,發生點意外,諸侯的損失只會更大。

    想要破解推恩令,幾乎不可能,除非諸侯的實力真的超過中央,但在漢武帝時期,諸侯的勢力明顯是遠遠的不如中央,即使是諸侯強盛的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不也三個月就平定了?因此,想要破解推恩令幾乎不可能。

  • 10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多數人都知道推恩令是漢武帝時期削藩的主要手段。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推恩令最早並不是誕生於漢武帝時期。推恩令的雛形最早誕生於漢文帝時期。歷史上漢文帝時期,由於漢初時期一直推行無為而治,對諸侯王勢力監管不足,這就更加導致了惡性發展。各地諸侯王勢力坐大,開始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漢文帝繼位後,劉氏宗族內部的利益矛盾衝突也加劇到了極致。所以漢文帝時期先後經歷了兩期諸侯王叛亂。他們分別是淮南王和濟北王。在經歷了淮南王、濟北王的叛亂之後,韓文意識到想要徹底解決諸侯王的問題並非用武力就可以解決的。所以朝堂之上大家開始群裡群策想辦法解決諸侯王勢力過強的問題。

    漢武帝時期雖然諸侯王歷經了漢文帝以及漢景帝兩任皇帝的削藩。但地方權力依舊龐大無比。所以當時主父偃在參考了文景二帝的削藩策略後,向漢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此舉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分化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符合了漢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立刻得到了漢武帝的支援。

    推恩令之“狠辣”程度堪稱無解。想要理解推恩令只有兩種辦法,其一就是造反。以力破法,造反來反抗推恩令的實行。但這種做法風險極大。造反的諸侯王很可能會被自己的庶出兒子們出賣而失敗。畢竟推恩令對於庶出子弟們簡直就是天大的福利。為了這個他們可以出賣任何人。其二就是隻生一個嫡子。這樣一來沒有其他兒子,想分也分不了。但這種方法也沒有那個諸侯王會選擇。畢竟在古代人丁興旺是一個家族是否旺盛的強大的標誌。即使平民都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如果諸侯王真的只生一個兒子。萬一這個兒子在關鍵的時候出了什麼意外,那就更糟了。所以說推恩令在古代基本上就是無解的死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有一天突然對婚姻很厭煩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