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傅聊歷史

    如何破解“推恩令”?

    漢朝初期因國家未穩定,百廢俱興採取了“郡國並行制”的策略,將領土分給劉姓的王爺們或者功臣,這在初期有利於穩定國家安全,保障漢朝江山的穩定。但是郡縣的收入歸分封國所有,導致了分封王有了實權,權利過大,直接威脅到了中央安全。優點初期能保障國家穩定,缺失後期分封國實力過大威脅中央政權。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佈的一項重要政令

    1,恩令實施後,諸侯王國的地盤越分越小,即使諸侯王沒有子孫的也要分好,有了子孫後再去去封國,直到分完為止,這樣以來諸侯王再也無力抗拒中央了。,

    2,比如劉備這一脈,他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第十八代玄孫,到了劉備的爺爺那一輩還是繼承侯爵,但是到了劉備的爹這一輩就沒有了,到了劉備這一輩更慘,他爹死後,劉備只能靠編織草鞋為生了,當然了到了東漢末年處於亂世,劉備靠著劉皇叔的名頭,招攬了不少人才。就像現在的明星一樣為他劉備賺足人氣。

    3但是推恩令雖好,但是卻同樣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把劉姓諸侯王的勢力越封越小,越封越弱,這樣確實解決了諸侯王割據尾大不掉的弊端,可是當國家處於動亂的時候,劉姓諸侯都到了那裡去了,比如王莽篡位時,沒有一個劉姓諸侯站起來的,褪了毛的鳳凰不如雞,劉姓諸侯再也折騰不了啦。

    4本來劉邦殺白馬盟誓,目的就是防止大權旁落,封王只能封劉姓的,怕有異姓之人有不臣之心,而推恩令簡直就是劉邦的白馬盟誓的剋星,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到了末年都失去了保護:各路諸侯進京勤王。

    總結:無論劉邦的“白馬盟誓”,也無論漢武帝的“推恩令”,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時的問題,但是卻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這也許是古代帝王的宿命,難怪有人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儘管如此,歷史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同樣和劉邦有相同的想法,但是建文帝不知為何沒有采取“推恩令”。如果他採取了結果會是什麼樣呢?

  • 2 # 石頭說歷史

    說實話,無解。

    “推恩令”是漢武帝劉徹用來削弱地位諸侯王權力,強化中央集權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

    漢武帝以前,西漢的那些諸侯王也像中央那樣搞嫡長子繼承,只要諸侯王不絕後,那麼就可以保證諸侯國一代代傳下去。

    但各地諸侯國的存在對於西漢中央政府來說始終都是一個威脅,漢景帝為了削弱諸侯王的權力,決定採用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

    結果具體政策還沒制定出來就遭到了諸侯王的強烈反對,他們不敢直接反對漢景帝,於是打出了“殺晁錯,清君側”的旗幟。即便漢景帝殺了晁錯來平息眾怒,還是引起了“七國之亂”。可見這些分封出來的同姓諸侯王對於漢朝來說起到的不是向心力,而是離心力。

    好不容易平定七國之亂的漢景帝對諸侯王無力進一步採取措施,這項工作只能留給他的後輩去完成了。這個接力棒交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手上。

    這是一項很“毒”的措施。

    首先,它見效快。比如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他有100多個兒子,只要這個政策推行下去,偌大的中山國馬上就會被肢解成許多小國。其他諸侯國也不例外。

    其次,它推行起來基本沒有阻力。因為人都是有私心的,各個諸侯王除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後代都想獲得土地和爵位,他們自然會全力支援這項政策。“推恩令”不是白叫的。

    所以各諸侯王明知道這是烈性毒藥,但對此毫無辦法。如果你不執行,那麼就是對抗中央,漢武帝正好收拾你。如果你執行了,那麼諸侯國是一定會被肢解的。

    諸侯王在合理區間內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生育,但以古代的醫療條件來看,後代夭折的概率很高,那麼漢武帝正好就把絕嗣的諸侯國收回國有了,這諸侯國只能在史書上留下“無後,國除”幾個字。所以“推恩令”怎麼看都是無解的。

  • 3 # 請叫我小小小少爺

    破解推恩令只能參照當時蘇丹的做法,即新蘇丹繼位後殺掉所有兄弟,當然這也屬於脫褲子放屁,皇帝想啥你知道,你想啥皇帝當然也知道,皇權在手直接可以說你喪盡人倫綱常,剝奪了你的爵位,所以說,推恩令無法破解,要麼接受,要麼造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親讓我把彩禮錢借給弟弟,我讓母親打個欠條,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