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清華北大作為國內的高等學府,其就業情況很不錯。不過在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畢業生中,本科生相對博士,碩士就業的人比較少,大部分本科生畢業後都是選擇繼續深造。比如說國內繼續讀研或者出國留學等,當然還是有一部分直接選擇了工作,大都是世界500強或者是國內企業500強。
當然還有一部分畢業生選擇了自主創業,像清華大學更多的是簽約網易、騰訊、華為等科技型大公司,或者去中科院、核工業集團、航天公司等。北京大學多是去一些證券公司、銀行單位。總得來說,作為國內最好的學校,毋庸置疑其工作就業很不錯,像華為每年都是在清華北大砸下百十個左右50W的offer,真是羨煞旁人。
清華北大畢業生選擇最多的是國有企業,從簽訂的三方協議來看,佔比35%,國企對兩校本科生吸引力很大,碩士生也更偏向於國企,博士主要簽約高校、科研機構和國企。
一組資料顯示,2016年清華畢業生中,進入國家電網的有68人,中國中信的有60人,中國科學院的有37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有36人,中國電子科技公司的有33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有33人,工商銀行股份公司有32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30人,進入華為111人,網易26人。
2016年北大畢業生中,進入中國商銀行的有45人,中國移動有33人,中國銀行32人中國開發銀行31人,中信證券28人,中國農業銀行28人,中國科學院26人,進入華為91人,騰訊20人,網易20人。由此可看出,清華北大畢業生側重於對金融以及科技行業的選擇。
像清華北大作為國內的高等學府,其就業情況很不錯。不過在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畢業生中,本科生相對博士,碩士就業的人比較少,大部分本科生畢業後都是選擇繼續深造。比如說國內繼續讀研或者出國留學等,當然還是有一部分直接選擇了工作,大都是世界500強或者是國內企業500強。
當然還有一部分畢業生選擇了自主創業,像清華大學更多的是簽約網易、騰訊、華為等科技型大公司,或者去中科院、核工業集團、航天公司等。北京大學多是去一些證券公司、銀行單位。總得來說,作為國內最好的學校,毋庸置疑其工作就業很不錯,像華為每年都是在清華北大砸下百十個左右50W的offer,真是羨煞旁人。
清華北大畢業生選擇最多的是國有企業,從簽訂的三方協議來看,佔比35%,國企對兩校本科生吸引力很大,碩士生也更偏向於國企,博士主要簽約高校、科研機構和國企。
一組資料顯示,2016年清華畢業生中,進入國家電網的有68人,中國中信的有60人,中國科學院的有37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有36人,中國電子科技公司的有33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有33人,工商銀行股份公司有32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30人,進入華為111人,網易26人。
2016年北大畢業生中,進入中國商銀行的有45人,中國移動有33人,中國銀行32人中國開發銀行31人,中信證券28人,中國農業銀行28人,中國科學院26人,進入華為91人,騰訊20人,網易20人。由此可看出,清華北大畢業生側重於對金融以及科技行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