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舒克的煩惱

    垃圾分類的推進是大勢所趨,與其抗拒,不如認真瞭解一下垃圾分類的知識。

    今天下班,我自己就受了一次教育:下午下班回家,我拿出冰箱裡的西瓜,把上面的保鮮膜拿掉,然後扔在了垃圾桶裡,我女兒卻手疾眼快的把保鮮膜從垃圾桶裡迅速拿出來,把它放在了一個裝滿很多塑膠袋和保鮮膜的袋子裡,我一開始沒反應過來,我問她,難道這扔掉的保鮮膜還要再次利用嗎?她笑話我,說根本不是家裡再次利用,只不過是做了一次垃圾分類而已,我非常意外,我說現在小區裡面不是還沒開始做垃圾分類的清運工作嗎?她說,現在外面輿論炒的這麼火熱,早晚要實行垃圾分類,不如自己家裡早點開始學著開始練習如何將垃圾分類。。。。

    看來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聲勢真的很大,所以隨著這項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會拎得清的

  • 2 # 魯南製藥

    這個問題還是要從長計議。

    垃圾分類任重而道遠啊。

    老話說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改變人本身的“惰性”的難度。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輕鬆日子,再讓自己去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日子,誰都會覺得彆扭,畢竟,一切都要從零做起。

    近期實行的垃圾分類,主要還是在大城市實行,也是有客觀的原因在裡面。

    一方面,在垃圾處理上,大城市的處理方式更加科學,處理經驗更加豐富,這是從根本上進行兜底。

    另一方面,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只有經濟條件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民眾才有這種意識去實行垃圾分類,與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相比,民眾也更有自覺的動力去做垃圾分類。

    那麼,垃圾分類大令一出,又如何真的讓人“拎得清”?

    首先,分類標準是個問題。現在的分類標準各個地方都不一樣,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或者是遊客,必然要面臨垃圾分類標準不同而導致分類不可合理的情況出現。

    第二,垃圾分類確實是難以做到100%。這並不是中國的問題,即使是世界上實行垃圾分類最早的德國,號稱有德國的時候就有了垃圾分類,如今,百年分類之後的德國,每年依然有40%的垃圾被不合理分類。

    因此,綜合各方面來講,垃圾分類,既要靠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也要靠專業人士的特殊工作進行輔助。

    舉個例子,德華人如果不確定自己手裡的一份垃圾應該歸為哪類,可以在扔垃圾的時候放在一個特殊的位置,這樣,等專業人士來收垃圾的時候就會由專業人士進行分類,盡最大程度避免錯誤分類。在這方面,中國,無論是上海還是北京,社群大媽們承擔著這一光榮而偉大的角色任務。

    與此同時,專業人士輔助,並不是專業人士專職。因此,為避免部分人偷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在垃圾分類的同時會搭配一個互相監督的機制。

    如果發現誰垃圾分類錯誤,可以舉報,一旦調查清楚,就會面臨鉅額罰金,這一點上,日本尤其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漱口水的作用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