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哨聲

    趙括和馬謖一樣本身具有軍事能力 只是沒有得到鍛鍊機會 一出道碰上當世名將 也只能自認倒黴

    廉頗和秦軍的作戰,更多的是先鋒軍作戰:

    “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除了一開始趙軍主動進攻秦軍外,其餘時候廉頗軍都是被動防守的。這和閼與之戰前廉頗不肯戰的態度一樣,廉頗對秦軍在思想上就處於被動防守。

    即:長平之戰,廉頗不敢打,不敢和秦軍正面決戰,無論先鋒軍是勝是負。

    趙括之所以備受指責在於

    1、趙括採取主動出擊的戰術,和廉頗堅守戰術相反,因此戰敗,自然承擔戰敗責任。

    但主動出擊戰術也是得到趙王同意或預設的,否則趙王不會任命首次出戰的趙括為長平軍主將。

    長平之戰戰敗,趙華人不能指責趙王昏庸無能,只能指責趙括不懂兵亂搞一通。

    2、因為是首次出戰,從來沒有在實戰中得到驗證,一戰敗,很多人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是趙括的責任。

    廉頗堅守不出是對的,趙括率兵出戰是錯誤的。

    理由很簡單:廉頗是百戰老將,有經驗;趙括首次出戰,無經驗。

    至於其他的客觀因素,或者趙括本身積極作為,都被忽略不計。

    紅圈為秦軍地盤,藍線為廉頗防守的石牆 如趙軍先佔領紅圈的上黨,秦軍就進不了太行山

    長平之戰誰責任最大

    最大責任是趙王和平原君趙勝。既然接受馮亭的上黨,就應該馬上派軍駐守,而不是讓馮亭去守。在馮亭拒絕後,趙王和趙勝才派遣廉頗領兵去防守。廉頗剛到長平,馮亭的上黨就被秦國的王齕給攻下了。

    怯戰的廉頗修築石牆防守,而非趁秦軍立腳不穩時,奪取上黨,將秦軍逐出太行山外。

    若趙王和趙勝在決定接受上黨時立即派軍駐守,防守太行山山脈,秦軍自然難以進入,長平之戰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其次責任是廉頗。廉頗雖然是百戰老將,可面對的都是殘敗後的齊軍、燕軍、魏軍等戰力弱於趙軍的部隊。面對強於趙軍的秦軍,廉頗怯戰了,沒有積極和秦軍作戰,反而消極避戰,給了秦軍在上黨站穩腳跟的機會。

    最後的責任才是趙括。面對秦軍雖然遠但後勤輸送成本低於趙軍、秦國國力大於趙國的情形,一味避戰據守策略除了消耗趙國資源之外,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好處。

    廉頗消極防守的策略,讓趙括除了主動出戰外,別無其他策略。

    不打,永遠沒有贏的機會,打還有一線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現在大貨車超速行駛、不按規定使用遠光燈、行人及非機動車闖紅燈的事件仍然屢屢發生,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