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錢錢

    廉相如經過獻璧給秦王,發現秦王並無用城換璧的誠意。於是就借托需要莊重的禮儀來進行和氏璧的轉交,這樣就爭取了時間把和氏璧送還給了趙國。這是完璧歸趙。

    其實完人歸趙這個說法欠缺準確性,當時藺相如可是抱著必死的念頭面臨秦王的,他認為秦王完全可能殺了他。但還好秦王沒那麼殘暴,因此覺得白白殺了他也無計於事,只會增加秦國的惡名,因此就放藺相如回去了。

  • 2 # 點滴成河

    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他一生中有許多重要成就,最有名的被流傳於後世的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這幾件事不僅被寫入歷史課本,成語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

    一、和氏璧

    關於和氏璧的出處大家都知道,卞和獻玉就不多說了,主要是這塊玉是如何到趙國的。主要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遊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50餘年後的公元前283年,趙華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

    第二種: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

    二、玉之爭

    秦國昭襄王時期武將有白起,文臣有范雎,遠交近攻的政策實施使得秦國霸主地位進一步鞏固,六華人人自危。趙國得到和氏璧的訊息被秦王知道,後書信聯絡趙惠文王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玉璧。趙國上下也不傻,知道就算自己願意把玉交出去秦國也不可能把十五座城給自己。趙王問計於藺相如,藺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趙惠文王說:“得了我的寶璧,不給我城邑,怎麼辦?”藺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秦國理虧。兩種對策衡量一下,寧可答應它,讓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趙惠文王說:“誰可以派為使臣?”藺相如說:“大王如果確實無人可派,臣願捧護寶璧前往出使。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邑不能歸趙國,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趙惠文王於是就派遣藺相如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3、完璧歸趙

    這個大家就比較清楚了,藺相如入秦後面見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大喜,卻並不提及城池之事,藺相如看出秦王之意,假意說玉璧上有瑕疵乘機奪回玉璧持柱站定,稱秦王無交換誠意,如強奪唯有和玉璧一同身碎,秦王恐玉毀,只好答應藺相如的要求。藺相如看出了秦國不可能交出城池,而自己作為使臣也不能丟失自己國家的威儀,就偷偷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自己留下來與秦國周旋。藺相如回國後,趙惠文王認為他是一位稱職的大夫,身為使臣不受諸侯的欺辱,於是封藺相如為上大夫。秦國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不給秦國和氏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每天中午留部分成績差的孩子補習,家長也必須到學校陪,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