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臨池管窺

    說到“楷書”的書法史,我們就從魏晉開始講吧!

    兩漢以來,書體普遍使用隸書,隨後出現了章草。直至三國時期,總的造型基礎才開始向新的書體蛻變。這其中,鍾繇是書法史上由漢隸轉入楷書這關鍵時刻的代表性人物。這一時期的楷書,還帶有濃厚的隸意,並以橫向取勢為主,如《宣示表》等。

    至南北朝時期,中國還處於南北對峙的局面,在楷書中則表現出來與區域、北方人性格相似的那種崇山峻嶺、勁峭險絕的書風,尤其是在石刻方面,達到了鼎盛時期。如《張猛龍碑》等。

    與此同時,南方的楷書,由於受曹操“禁碑令”的影響,故總體上流行的主要是書簡之作,表現出一種江南式山水式淡雅綽約的風韻,強調的是筆墨情趣。如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黃庭經》等。這兩種楷書風格,各有優劣,表現出了兩種不同區域的文化差異,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589年,隋一統天下,在短短的三十餘年中,這種差異便很快消失,出現了南北融合的新局面,成為唐代楷書的橋樑。

    隋朝楷書,南方文人的那種儒雅書風佔據了主導地位,這便是書法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隋楷”的出現。北碑的那種獷悍粗豪的風格被一種娟秀挻健的風韻所取代,其乾淨利落的筆調中,流露出對平和雅健的審美追求,充滿了南方文人計程車氣。如《蘇慈墓誌》、《董美人墓誌》等。

    隋楷雖然完成了南北融合的使命,但從發展趨勢看,有向媚趣方面發展的跡象,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尤其是唐太宗時期,由於崇尚王羲之書,追求媚趣也就成為了必然。韓愈對此曾深感不滿稱“羲之俗書趁姿媚”的譏評。

    在此時代背景下,初唐的歐、褚以及中後期的顏、柳,在繼承同時,將隸書遺意、北碑峻峭與隋楷的清麗融於其中,作為楷書最有生命力的內涵,作了重新的藝術化融合,這是一次全新的藝術風格實現,同時又處處示人以楷法,真正拉開了楷書的序幕,完成的楷書的真正定型,對以後的楷書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推動作用。此後至元代,楷書的發展基本上承唐餘緒,直至上下五百年,縱橫千餘里的“集大成者”趙孟頫的出現,他以“舊瓶裝新酒”的方法,把楷書重“包裝”,扭轉了南宋楷書的衰退之勢,恢復了傳統法度,又具有時代特徵,為楷書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楷書發展到清代,亦是一個重要的時期,被稱為“書道中興”的一代,乾嘉時期,隨著金石考據學的勃興,大量金石碑版被髮掘出土,不少人由考據進而學書,楷書逐漸轉向碑學。尤其是幾位理論家,如阮元《北碑南帖論》、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輯》更是竭力推崇北碑。“尊魏卑唐”的風潮更是遂使南帖尚存的地盤,完全讓位於北碑,其思想影響至今。

    總結至此,閱者是否能對中國的楷書發展有了一個大概的脈絡?至於今天的楷書,筆者已不清楚發展的方向了,也不想濫言了,只好請有志於此道者“好自為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蜀漢巔峰時有多強大?孫權和曹操打的過蜀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