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一個存在483
-
2 # 漁岸踏歌
在羅貫中三國演義寫作前,關公的形象就經過說書藝人與戲劇表演,在民間得以傳播。經過羅貫中先生的文學加工,關羽義薄雲天的形象得以強化,加上明清統治者對關羽的神化,這些因素加起來,使得關公成了現在大家心目中美好的形象!
-
3 # 興海亭
封建理教“禮義忠孝信“,需要這麼一個偶像,關羽正好符合。你看,關羽在曹操營中,對兩個嫂子那是恭恭敬敬,謂之“禮”,桃園三結義,一個頭磕到地上,一輩子超過親兄弟,“義”啊。興漢滅曹,“忠”啊。……
-
4 # 書囊蟲
主要是被歷代統治者神化了,漢壽亭侯義勇武安王關聖帝君!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聖由聖而神,歷代無一人有此殊榮!
-
5 # 山楂微客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回答。對於關羽的形象,我們可以分解成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對這三個形象進行分析就不難發現為何在人才輩出的三國只有關羽能享盡九州香火了。
陳壽的《三國志》中描寫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並記載了關羽封金掛印,留書拜辭曹操去尋找劉備。著名近代著名的史學家呂思勉曾這樣說 :“關羽這個人本領是有本領,你留心把三國志看,自劉備用兵以來,不分兵則已,倘使分兵,總是自己帶一支,關羽帶一支的,可見他有獨當一面的才略”。由此可見關羽的歷史形象算的上英勇忠義了。
數千年來,隨著王朝興替歷史更迭,關羽慢慢走進了文學領域,在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中大放異彩,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被那些時代的文人神化。唐朝詩人郎士元和南宋詩人陸游都曾對關羽感嘆,當然對後世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莫過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是一部在中國甚至是世界都享譽盛名文學著作。《三國演義》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刻畫關羽的人物形象,甚至有一些還是虛構的,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等等這些都是被後世傳頌的名段。這部小說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後面出現的京劇中的三國戲也深受其影響,更別說老百姓了。
每個時代都需要英雄,需要信仰,老百姓需要,君侯需要,統治者更需要,於是關羽脫穎而出,各朝各代統治者對關羽追加封號的不勝列舉,壯繆侯,武聖,真君 各種稱號多的數不過來。統治者將關羽的歷史形象,文學形象與民間信仰完美結合,塑造了一系列的顯聖的故事,所以關羽也開始由人向神開始轉變了。
輾轉千百年,歷史,文學,民間信仰這些相互促進雜糅,於是一個忠義仁勇,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就在世人心中永遠不可磨滅。
回覆列表
關羽一生追隨劉備,被視為忠義。各朝皇帝為加強統治,宣揚忠君愛國,就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而成為教育百姓愛國忠君的宣傳材料,經歷朝歷代的加封,逐漸“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
到清代,更是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另外,受到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影響,名著影響甚大,民間尊其為關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