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萌發於兩漢,至東晉二王為代表開創的行書風格,是行書源頭。
1、王羲之行書偏於行楷,用筆內擪,骨力洞達,從容平穩,醇厚典雅,富於變化,氣韻生動,耐人尋味。
2、王獻之行書偏於行草,用筆外拓,筋力中圓,隨意自如,神韻清雅灑脫。
3、至宋代米芾先從顏入,後從小王的行書中吸收了大量的精華,並開創了自己的行書新流派。
4、元至明中葉,趙孟俯與董其昌,以及祝允明、文徵明,是“二王”正脈系統中的傑出代表,均在晉唐書風中佔據一席之地。
唐朝中期宋顏真卿大膽吸收了篆書線條的特性,在二王行書的基礎上,一變古法,自成一格,開一代新風,是繼“二王”以後的又一座藝術豐碑。
此後宋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均受其影響。
王羲之用的是指力,顏真卿用的是腕力。
王羲之墨色溫潤,顏真卿墨色蒼澀。
王羲之用筆精到細膩,顏真卿用筆信手拈來。
王羲之章法完美極致,顏真卿章法震撼強烈。
明代晚期至清朝,在碑學思潮的影響下出現了用北碑筆法寫行書的風格,出現了很多大家。
如趙之謙、張裕釗、鄭孝胥、曾熙、徐生翁和于右任等。
如鄧石如、吳昌碩。
如何紹基、沈增植、齊白石、沙孟海。
無論是學帖還是學碑,關鍵是創作出大家喜歡的作品。
以上觀點,與大家探討。
行書萌發於兩漢,至東晉二王為代表開創的行書風格,是行書源頭。
1、王羲之行書偏於行楷,用筆內擪,骨力洞達,從容平穩,醇厚典雅,富於變化,氣韻生動,耐人尋味。
2、王獻之行書偏於行草,用筆外拓,筋力中圓,隨意自如,神韻清雅灑脫。
3、至宋代米芾先從顏入,後從小王的行書中吸收了大量的精華,並開創了自己的行書新流派。
4、元至明中葉,趙孟俯與董其昌,以及祝允明、文徵明,是“二王”正脈系統中的傑出代表,均在晉唐書風中佔據一席之地。
(二)顏派行書唐朝中期宋顏真卿大膽吸收了篆書線條的特性,在二王行書的基礎上,一變古法,自成一格,開一代新風,是繼“二王”以後的又一座藝術豐碑。
此後宋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均受其影響。
(三)顏真卿與王羲之的不同之處在於以下幾個方面:王羲之用的是指力,顏真卿用的是腕力。
王羲之墨色溫潤,顏真卿墨色蒼澀。
王羲之用筆精到細膩,顏真卿用筆信手拈來。
王羲之章法完美極致,顏真卿章法震撼強烈。
二、碑派行書明代晚期至清朝,在碑學思潮的影響下出現了用北碑筆法寫行書的風格,出現了很多大家。
1、用魏碑筆法的行書如趙之謙、張裕釗、鄭孝胥、曾熙、徐生翁和于右任等。
2.從篆刻中取法的行書如鄧石如、吳昌碩。
3.碑帖結合的行書如何紹基、沈增植、齊白石、沙孟海。
無論是學帖還是學碑,關鍵是創作出大家喜歡的作品。
以上觀點,與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