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舞春來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教育需要資質!原因如下:

    1、很多沒有文化的父母卻教育除了優秀的孩子,這種情況不僅有,而且還挺多。但這種教育更多的是側重於孩子的品格教育,而不是知識方面的教導和指引。

    同時,這種成功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並且成功的比率很低!

    2、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教導孩子成長的藝術。從教育從家庭模式轉變成私塾模式至今,都是有“資質”的人負責教育教導,歷史證明,教育孩子的人需要資質。在這一點上,似乎沒有人反駁。

    從現代教育來看,孩子所需要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都需要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廣博學識的人來開發和引導。或許這也是與時俱進。

    以上事實,也是為什麼人們對教育批評指責但沒有勇氣讓孩子離開學校,離開專業老師的原因。

  • 2 # Aneedy

    父母沒有什麼文化但教出來很優秀的孩子,這個事情要放到父母年齡現在在1950-1970年之間的人,那個時代是中國大變革時代,整個社會處於一種非正常狀態,整個高階知識分子和農民沒啥特別大的差別,人口秩序還沒有進行整合,由於多年戰亂優秀人才幾乎均勻分佈到中國各個地方,包括農村,再加上上山下鄉,在那個時代的孩子都是在1970年-1990年出生的,這個時間段,由於孩子接收了父母優秀基因的,都會在1990-2010這一段時間上大學,這一時間段拼教育資源還沒那麼激烈,這些孩子幾乎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家庭的支援幾乎都能上一些大學,其中也不乏清華之類的名校,那是那個時代造成的。

    到現在,這個社會不會再有這種機會,貧寒家庭如果沒有國家扶持,絕對無法造就特別優秀的人才,這是因為以下幾點:

    1、優秀基因積累:經過那個時代奮鬥出去人,無疑都是父母優秀基因的積累,並且再也不會返回農村和很難返回貧困地區,造就優秀基因匱乏,難以出聰明的孩子。

    2、教育資金的支援:社會分層逐步加劇,給孩子的教育基金也會出現很大的分層,比如我是陝西農村的,工作在北京,孩子在幼兒園,一年花在教育上的都幾萬,還是家底沒那麼富裕,和我同樣在老家的朋友,都為一年幾萬塊著急,更別說給孩子的幾萬的教育資金了。

    3、見識及知識面:富裕地方的孩子見世面更為廣,知識面更豐富,就拿我孩子講,在北京,對什麼叫坐地鐵、什麼叫高鐵、什麼叫磁懸浮、什麼叫坐飛機,怎麼坐等等,另外英語、各種知識,買的各種各類的書籍、玩具,都是讓孩子增加知識,更有利於發展。

    4、父母的引導,父母知識面和見識絕對會給孩子有很多的建議和引導,這也是決定孩子未來非常重要的一環。

    5、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資源,這個更是分層嚴重,和自己相處的孩子對交往等等,都是影響孩子的將來的。

    雖然,高學歷不是有文化的代表,但是你和別人談話聊天的時候其他人說的你都不懂,甚至都理解不了,你如何能證明你有文化?因此文化和優質教育和豐富的學識有正相關的,一般情況下,好的學歷就可以代表有文化!

    總之,現代的社會寒門再難出貴子,但孩子們仍然要努力,只有努力讀書才是窮人家的孩子很少有的還算公平的出路!

  • 3 # 藝凡說

    孩子的教育可以說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教育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績,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可是寒門學生逆襲的例子卻很多,這時候很多人就好奇,作為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甚至是沒上過學,是如何培養出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材生的呢?

    莫言曾發表過這樣一段博文:“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為我認為敢於最早舉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雛鳥,父母僅僅會愛並不及格,因為母雞也會愛,何況最真摯的愛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須接受訓練,具有相當的質量才行。”

    什麼樣的父母是好的父母?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今天我們做家長的都“及格”了嗎?

    每個人從生下來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這種教育有言傳有身教,甚至我覺得身教重於言傳。你生活在這個家庭裡面,你的長輩,你的親人,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工作、對待他人,我想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覺得有好的家風,確實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好父母都是學習學出來的,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

    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用心,一樣能成為好父母。

    我們一直的想法就是父母有文化有知識才能教育出更優秀的孩子。但實際是,很多父母大字不識幾個孩子照樣非常的優秀。

    看看過去的父母,有幾個有文化知識,有幾個上過學讀過書,但孩子優秀的不一樣很多嗎?

    城市裡那麼多高學歷的父母,孩子品質道德敗壞的照樣很多很多。做父母很多時候真的不需要多少知識,只要懂得如何做人就足夠了!

    教育理念各種各樣,什麼才是最好的?怎麼判定?

    什麼教育是最好的?可能沒有標準答案吧。怎麼教育孩子最科學,恐怕也沒有最合理的理念吧。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所需要的教育方法也不相同。

    有的家長孩子完不成作業絕對不允許睡覺;有的家長則不想讓孩子寫那麼多作業,該睡覺就睡覺。這兩種家長哪個更合格呢?怎麼判定?教育好孩子從來就沒有固定的套路,怎麼肯定你的培訓就是最正確的?

    孩子習慣不好?先別急著責怪反省一下自己吧!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的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教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我們父母在有意無意地培養出來的。就像上海人說上海話吃上海菜,四川人說四川話吃四川菜一樣,彷彿生來就會不需要培養,而事實並非如此,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以至於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教,這就是“潛教育”,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質教育。

    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當務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因此在罵孩子的之前罵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改變自己。

    父母教育孩子,更多用的是身教,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當然,為人父母,如果在做榜樣的同時,也能多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更多地瞭解孩子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困擾,當孩子遇到困擾的時候,不是隻有自己以前的經驗,而是用更科學的方式來幫助指導孩子,那對孩子來說,就是更加幸福和幸運的一件事。

  • 4 # 千年蟲1672

    即然很多父母沒有文化,能培養出了優秀的 孩子。由此可見教育並不一定需要資質,但我認為需要正確的認識與方法。

    我瞭解一些早期從農村考出來的學生。其實他們並不是同齡人中間出類拔萃的,非常優秀的。但他們有睿智的父母的支援,堅持下來了,所以成功了。反觀有些資質優秀的學生,失去了父母的支援,離開了學校,沒有堅持,只得甘於接受自己的平庸命運。可以這麼說,有時候正確的認識也是決定孩子優秀的主要推手之一。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的成功模式不可能永遠複製。在現代人人認可教育重要的今天,還需要父母正確的教育方法與時間的付出。在每一個優秀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教育,家庭的環境影響是第一位的。

    一些統計資料告訴我們,清華北大的學生中,學習環境濃厚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佔了主要份額,特別是教師、高知家庭佔第一位。反觀農村出來的孩子,現在幾乎可以忽略了。這是因為現在農村,孩子們的父母大多放棄了監管的職責,去打工謀生去了。孩子的教育監管託付給了爺爺奶奶一輩的人,也就是說,孩子的教育成效成了順其自然、望天而收,其結果可想而知了。

    所以現在光有物質上的支援還不行,還要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為孩子提供精神情感上的支援,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孟母三遷的啟迪永遠不會過時。

  • 5 # 葉恆灬字灬淨意

    一個人是否成才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孩子本身的天賦、父母的德行、老師的能力、周圍夥伴同學的影響等等。當然了,有些因素很關鍵,有些因素次要一點。就拿問題中提到的“很多父母沒文化但能教育出很優秀的孩子”。這個認知必須要具體分析,父母沒有文憑不等於沒有文化。文化不單單是文化知識,還有一個人的德行。我們會發現很多學歷很低的人心地善良,心胸開闊,為人處世,接人待物,落落大方,很有人格魅力。反而很多學歷很高的人,心地險惡,心胸狹隘,為人處事,斤斤計較,小肚雞腸,睚眥必報,很不得人心。所以,很多學歷很高的人不服氣,憑什麼自己大學畢業,碩士畢業,博士畢業還得給高中畢業,初中畢業,甚至小學沒畢業的老闆打工。您還真別不服氣。要論為人處事,要論德行,人家並不比您差。

    就拿家長來說,很多學歷低的父母,心地善良,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反而是那些學歷高的父母,傲慢無禮,沒把老師放眼裡。把自己家小皇帝小公主寵上了天,老虎屁股摸不得。如果哪個正直無私的老師敢嚴加管教,孩子向家長告一狀,家長就找校長,找教育管理部門告狀。老師就得“吃不了兜著走”。罰款挨批評都算您幸運,說不定工作就沒了。

    我曾經在補習班教小學生,我就發現只要是父母學歷不高的家長,一般都不溺愛孩子。孩子犯錯打也打得,罵也罵得。打了他,要是父母知道了,都說“打得好,要我說還打輕了。”凡是學歷高,有權有勢的家長,十有八九都把孩子寵成小皇帝小公主了。這些孩子犯錯,不要說打罵了,你話說重一點,可能家長都會來請您“喝一壺”。我剛開始不懂,以為現在的世道還跟我上學時一樣淳樸,結果還是我錯了。前面一年常常有學生背後告我的黑狀。動不動就被校長當著全體老師的面開專題會批判我,一批就是一兩個小時。我只有低頭傾聽的份兒,不能有半句辯駁。所以後來我慢慢摸索出一些道理來,凡是那些家長打扮得白白淨淨的孩子,一定不要太認真管,睜隻眼閉隻眼就皆大歡喜。凡是那些黑不溜秋,調皮搗蛋的孩子反而可愛一些,不但嚴格管理不會告狀,而且越責打他跟老師越親近。

    還有家庭環境也很關鍵。俗話說“寒門出貴子”這是很有道理的。貧賤的生活雖然人人都不想遭遇,但對培養孩子的德行和遠大志向確實有很大的好處。反而是那些父母有權有勢,家庭富裕的子女還很難成才,很容易成敗家子兒。[大笑]

  • 6 # 阜陽鄉村老師

    農民三句話培養好孩子:

    1、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

    2、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傷害人的事;

    3、孩子,撒開手闖吧,實在不行,回家還有飯吃。

    1、寶貝,好好學習就行,其他事爸媽來辦;

    2、寶貝,記住不能吃虧;

    3、我告訴你,再不好好學習,長大沒飯吃。

    有些父母,孩子從小到大都不管,但是,孩子還不錯;

    有些父母,非常努力地管孩子,孩子卻有很多問題。

    有些父母,自己從沒讀過書上過學,卻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

    有些父母,自己是高學歷,卻把孩子教出了很多毛病。

    有些父母,沒知識,但有智慧;

    有些父母,有知識,但沒智慧。

    知識不等於智慧。

  • 7 # 魚磊衛靜

    一、我對人成才的觀察分類

    1、人才中的少數人天生就是人才。無論家庭窮或富,無論父母家人教育不教育,只要家庭和社會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比較寬鬆的環境,他就能成才。

    甚至於一些天生的人才,只要能夠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只要能夠克服逆境,就能成才。

    也就是說,只要生活困境和社會逆境不奪去他的生命,不徹底中斷他的成長和成才,他們就會成為人才。

    2、有的人才是需要逆境激發其潛能的。也就是說,一些人在努力改變命運中不斷髮奮,也就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潛能激發的越多,距離成才越近。

    3、太好的條件和順境,容易消磨一些本來可成之才的意志。也就是說,紈絝子弟中有一極少部分本來是可以成才的,由於社會的誘惑,由於一些社會閒人的圍獵,而成為玩世不恭的紈絝子弟。

    4、大部分人才是需要家庭、老師和社會教育、引導和雕啄的。

    二、教育是為大多數人成才成人服務的。

    要搞好教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必須不斷提高教育者的素質。因此,必須設定一些條件,也就是資質問題。

    並且,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資質會越來越高的。

  • 8 # 888清清河邊草

    教育不需要資質,但需要父母正能量和積極向上地潛言默化。

    嫁到老公家的時候,小濤還在讀小學,打工後回來,正好碰到小濤考取武漢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訊息。

    辦酒席那天,我們毛家族、親朋好友拿錢去恭喜慶貨。都紛紛說:毛家出狀元啦,他家出人頭地啦…

    小濤大學期間又報誇了雲南國防學院。

    其實小濤父母是我們村最厚道的農民,農忙時種著十幾畝的水稻地和幾畝棉花地;養了一頭老水牛,兩頭豬。秋收之後,又開始做豆腐。

    記得有一年的冬至裡,下了一夜晚的雪,天好像剛剛矇矇亮,“賣豆腐、賣豆腐的…”

    後來,我問叔叔,這麼冷,怎麼還能那麼早做出豆腐?他說:趕早為人家要早飯菜呀。嬸嬸說:“半夜3點左右就起準備磨黃豆、搖包、燒豆漿、點滷、壓制、有時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可是他們還是每天堅持著。

    小濤媽是我嬸嬸,我曾經問她:小濤署假期間參加勞動嗎?“當然要啦,每個暑假拉到水田裡插秧,大太陽天氣,光著頭,晒得汗曝也跟栽來栽去,遇到下雨天,溼淋淋的衣服也還要繼續栽。她還說:有一次眼鏡掉到栽田裡,像摸魚一樣摸了好久才找出來。

    有一次,我去小濤家玩,我又好奇問,小濤讀高中生活上是怎麼樣的?嬸說:就是平時擔心小濤在校生活差,又沒錢買好菜,每個星期給小濤送一瓦罐子雞肉加湯。還說:有一次叔叔騎著三輪車帶著她行到拐彎處,她懷裡抱著的燉了3個小時的雞肉湯差點摔了。

    小濤爸媽平時是村裡最樸素又厚道的人,但是看起來又幹淨,在我們毛家族和村裡很有好口碑。

    比如說:他們家先插完秧後,左鄰右舍與村裡人都相繼請他幫忙:撒直播秧,打農藥、撥秧苗、桃秧苗、很吃得苦又默默無聞。也許就是小濤爸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口朝黃泥背朝天的農村苦月子,才促進他努力讀書的動力,堅決走出農村的毅力,最終實現他出人頭地的夢想。

  • 9 # 價值立方小金子聊就業

    父母沒有文化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大家直接理解的低學歷,第二個層面是教育理念、培養理念、生活與意識的培養差。先說個人結論,教育不需要資質,只需要用心,建議先用心讀完。

    1、如果是教育層面的沒文化,其實還好,我就問一句,大家父母的父母,大家爺爺的父母,誰是那麼有所為教育層面的文化的,大家的老一輩們,都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顯然不是的。

    那麼,大家的家長們,被老一輩人培養出來都是差的麼?不是的,至少目前社會上核心崗位,都是這一批人充當著頂樑柱的角色。

    2、如果家長真的是教育理念、培養理念、生活與意識出了問題,那麼孩子很難有個健康的環境。試問?家庭夫妻本是非常不和睦,一言不合就吵架、吵得不夠還想大打出手,能沒有陰影麼。有的不僅是夫妻之間的出手,對小孩也是下手,你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又能如何。

    也看過沉迷於打牌的家長們,包括在小孩面前也是一樣,小孩自制力你哪裡能期待那麼好?特別是各種生活意識,對小孩影響太重要了。有的人是整體抱怨,覺得自己學歷不好,覺得自己命不好,覺得自己這不如人,那不如人,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教小孩,不要從小就然孩子把自信給丟了。家長的對孩子的各方面影響非常的多,就不一一說了。

    所以,在學校的書讀的少不可怕,可怕是對孩子“沒有教養”,不用心去教養,這裡說的不是孩子自己“沒有教養”,是“沒有教養”的家長。

    3、那麼,教育需要資質嗎?

    教育不需要資質,你用心、用全力去愛給就行。知識不夠怎麼辦?有學校啊,大家是數學、還是英語、還是語文沒有人教?想學,只要條件不是非常的惡劣,都是有機會的。待人處事怎麼辦?用心去教就行,不要教孩子各種負能量,不要總是帶著“有色”眼觀看待這個世界。

    教育真的需要用心,不要不考慮對孩子的影響,怎麼任性怎麼來,你不是小孩,是家長了!不管背景如何,每個人都有資格做一個好家長,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你的孩子跟你一樣學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那你就是這個一個文化水平,你孩子都生了,你難道還能說,你“老子”就這個文化,你自己成長吧!

    文化層次不高不是不能很好養兒育女的藉口,加油,各位家長!

  • 10 # 福州禪武

    家庭教育的特點:

    1.先導性

    一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個教育者是父母。兒童在家庭接受的初步教育,對後來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具有先導性質。有許多父母雖然文化不高,方法也不一定多樣性,但是他們的的人品,德行都會深刻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價值。

    2.感染性

    感染性是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指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能引起別人產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絡的情感。家長的好惡取捨,常常決定著子女的行為舉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的這種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有時是說服力很強的言語說教都難以代替的。

    3.權威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在子女心目中的權威性,是家長有效地教育和影響子女的重要前提,而且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權威性。

    4.針對性

    鮮明的針對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特色。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只有父母能夠全面地、細緻地瞭解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比較容易地做到從實際出發,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5.終身性

    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長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終身性。父母永遠是子女的“老師”,家庭教育的這種終身性特點,有利於家長對孩子進行長期的、連續的觀察和教育,有利於孩子形成比較穩定的人格特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明朝不是大一統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