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盛
-
2 # 分享歷史小知識
1.晉孝武帝司馬曜
《晉書·卷九》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散失,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
2.方孝孺
方孝儒:“便誅十族又能怎樣!”……然後真的誅十族 (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當眾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也頗為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弼成王來了。”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成祖暗壓怒火說:“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聲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 明成祖徹底絕望了,也橫下一條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
3.寇準
-
3 # 好話說不完
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好胳膊好腿,不如一張好嘴,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胡說八道的多了只能自食苦果。神武帝高歡長子,東魏權臣,政治家、軍事家的高澄就是沒有把握好說話尺度而被殺。魏天平三年(536年),十五歲的高澄入朝輔政,拜大將軍,封渤海王。通過改革官員選舉制度,懲治貪賄,整頓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確立了權威。高澄對高氏地位的鞏固,東魏、北齊間政權的過渡貢獻頗大,歷史地位可以比於晉景帝司馬師。高歡死後,高澄繼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坐鎮晉陽。擊潰叛將侯景,以反間計亂樑,拓兩淮之地,收復河南,在短期內團結東魏統治階層,順利掌控了東魏政權。武定七年(549年),高澄完成奪取東魏皇位的準備工作,受禪前夕為膳奴所刺殺,年僅29歲。
高澄為什麼在即將奪取皇位時被殺呢?從潁川前線凱旋班師後的高澄正與親信大臣們在北城東柏堂內密謀禪代東魏之事,蘭京入內送食。高澄認為他行動鬼祟,對他產生了懷疑,令他退下,並對在座的人說道:“我昨夜夢見這個奴才用刀砍我,看來我得處死他。”蘭京在外面偷聽到這句話,更下定了先下手為強的決心。於是藏刀於盤底,再度送食。高澄怒道:“我沒有下令,你怎麼一再進來?”蘭京大喝一聲:“我來殺你!”高澄逃跑時崴了腳無奈躲到床底,結果被蘭京殺死。蘭京,又作蘭固成,樑朝勇將蘭欽之子。其父徐州刺史蘭欽與陳慶之齊名,與東魏交戰時,蘭京被俘,分配到高澄府中當廚子。高澄被封齊王時,宴會上大舉觴曰:“臣澄勸陛下酒。”帝不悅,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文襄怒曰:“朕!朕!狗腳朕!”文襄使季舒毆帝三拳,奮衣而出。”見《魏書·卷十二》)。高澄不僅罵了孝靜帝還讓僕從打了靜帝三拳。可憐高澄死的奇冤。一句“我昨夜夢見這個奴才用刀砍我,看來我得處死他。”讓自己被一個廚子殺死。
-
4 # 老胡家先生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裡浮現出幾個人
第一個 漢質帝 劉纘
《後漢書.樑冀傳》:"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冀聞,深惡之,遂令左右進鴆加煮餅,帝即日崩。"東漢時期,外戚把持朝政的情況非常嚴重,樑冀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漢質帝劉纘對他很不滿,說他是跋扈將軍,結果呢?直接被這位跋扈將軍毒死了。這傢伙也可憐,死的時候才9歲。
第二個 元韶
元韶北魏宗室,東魏宗室宰相,北齊外戚宰相,獻文帝拓跋弘曾孫,無上王元劭之子。勤奮好學,外表俊美。愛好儒學,禮賢下士。孝莊帝即位後,元韶襲封彭城王。迎娶齊王高歡之女、孝武帝元修之皇后。東魏時期,歷任侍中、太尉公、錄尚書事、司州牧、太傅,煊赫一時。
高洋篡位後,一直對東魏的那夥元氏宗親心懷忌憚。然後某一天,高洋就突然問元韶了:"漢朝的光武帝為什麼會中興?"不知道元韶怎麼想的,有可能是被嚇到了吧,元韶來了這麼一句":因為王莽沒有將劉氏殺光。"高洋一聽,覺得你說的實在太對了,我們一定要吸取歷史教訓,於盡誅元氏一族,前後殺了七百多人,將屍體投水裡,導致魚肚子裡有一些指甲什麼的,民眾很長時間不吃魚。
第三個 顏異(這個最慘)
顏異(?—前117年),琅琊郡臨沂人,西漢大臣。復聖顏回第十世孫,顏產之子,名儒顏之推嫡祖。早年為濟南亭長,漢武帝時期任大司農,以廉潔正直官至九卿。
公元前117年,漢武帝與張湯研議發行“白鹿皮幣”,一張白鹿皮幣,價值四十萬錢,親王貴族到長安朝覲皇帝時,都要購買,是一種變相勒索。武帝徵求大司農顏異意見,顏異提出了不同看法:“今王侯朝賀以蒼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武帝大不高興。張湯本與顏異有仇隙,有一天顏異曾與客人交談,客人說起朝廷政令多有不便,而顏異的反應是“微反脣”,也就是嘴脣微微動了下。
張湯據此上奏,說顏異身為九卿,見政令不便不向朝廷奏告,而私下“腹誹”(在肚子裡嘀咕)。漢武帝心知肚明,便判了顏異死刑。只能說沒有更慘,只有最慘!
-
5 # 九州往事
感謝題主的問題,剛好我有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要分享的故事主人公是西漢前少帝劉恭,就因為禍從口出,讓自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廢黜的皇帝,並慘遭殺害,年僅11歲,令人嗟嘆。少帝這一段歷史比較少人提及,我就來為大家細說一二。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呂后讓張嫣假裝懷孕,然後直接殺了周美人,奪了劉恭後謊稱是張嫣所生之子,立為皇太子。據《漢書·外戚傳》記載:欲其生子,萬方終無子,乃使陽為有身,取後宮美人子名之,殺其母,立所名子為太子。
仁弱的劉盈前面剛看了人彘,這邊又遭受枕邊人被殺的打擊,一病不起,終於駕崩,年僅23歲,也是令人嘆息。隨後呂后立劉恭為皇帝,史稱前少帝,因皇帝年齡小,所以由呂后臨朝稱制,呂后的野心終於得到滿足。《資治通鑑·卷十二》記載:既葬,太子即皇帝位,年幼;太后臨朝稱制。
成為傀儡的劉恭漸漸長大,終於有一天聽聞自己身世,大斥到:”太后怎麼能殺死我的生母,還說張皇后是我的母親呢?等我長大後一定要為母親報仇!”禍,便是出於這句話了。
呂后一聽,這還了得,立馬將其軟禁於後宮,對外稱患病不得見人。《資治通鑑·卷十三》記載:少帝浸長,自知非皇后子,乃出言曰:“後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壯,即為變!”太后聞之,幽之永巷中,言帝病,左右莫得見。
雖然囚禁起來了,但是呂后仍然放心不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下令廢黜劉恭,並將其殺害,不可謂不心狠手辣。可憐劉恭在位四年,因為一句氣話,僅僅11歲便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廢黜的皇帝。自古無情多是帝王家唉!
-
6 # 胖哥侃歷史
這種人簡直太多了,幫助曹操贏下官渡之戰的許攸為何被殺?無非嘴賤。
話說許攸從袁紹處叛歸曹操,定計火燒烏巢,一把大火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局勢,讓曹操得到了冀州,統一了北方。許攸的影響有多大?可以說沒有許攸,就不會有後來的曹操。
對於曹操來說,許攸可以算得上是雪中送炭。在曹操兵少糧盡的時候幫助他挺過了難關。但許攸最後卻沒有什麼好下場,被曹操收押處死,這是怎麼回事呢?曹操恩將仇報麼?
原來曹操和許攸在少年便相識,因此許攸覺得自己跟曹操很親近。官渡之戰後,許攸更是自恃功高,每每不分場合,對曹操呼來喝去。阿瞞長阿瞞短的掛在嘴邊。【注】:阿瞞是曹操小名
曹操開始聽著還行,礙於面子和過往的交情並不發作,但許攸仍然不知悔改,見曹操不甚生氣,就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終於有一天,許攸出城,對身邊的人說:“老曹家沒有我,可進不得此門。‘’別人聽到後向曹操告發了許攸,早已對許攸忍無可忍的曹操終於下手,許攸被收押,不久後就被處死了。
許攸這人屬於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在官渡立功後,許攸哪怕什麼事情都不做,曹操也會保許攸一生富貴,把他高高供起來養一輩子。但許攸卻是挾恩圖報,總想佔點嘴上便宜,終於將自己對曹操那點恩情慢慢耗盡了,禍從口出,形容許攸再恰當不過了。
無獨有偶,同為三國時期聰明人的楊修也是死在嘴上。曹操一直很欽佩楊修的才華,將其徵聘為丞相府主簿,參謀軍機大事。
但楊修這人也管不住嘴,在爭奪漢中時,魏蜀兩國僵持不下。曹操處於進退兩難之境。一日曹操晚飯時,廚子端來了一碗雞骨湯,曹操品嚐後盯著桌子感嘆:雞肋啊,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正巧傳訊兵問今晚的暗號是什麼,曹操下意識的就回答說:雞肋。
當訊息傳達給楊修時,才智過人的楊修馬上想到了曹操當下的想法,於是打點行李,又告訴身邊的人丞相要撤軍了。第二天曹操見到士兵都在整理行裝,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楊修傳出了要撤退的訊息。
曹操大怒(被人猜中心思),以惑亂軍心的罪名將楊修殺了。
小結上面提到的兩個人物都是聰明人,卻都沒落得什麼好下場,算是典型的禍從口出了。封建社會獨裁者的殘暴確實是這兩個聰明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兩個人都有著管不住嘴的特點。哪怕在現代社會,這樣的人在公司中,也是會受到排擠,不招人待見的角色。
-
7 # 淺憶隨心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經典案例——許攸
說起三國時期的許攸,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故事,他是河南南陽人,本來是袁紹軍隊下的謀士,但是後來又轉投曹操。但是最後,也是被曹操所殺,結局並不是特別的好。
其實,不僅僅在三國時期,在任何的一個年代,一個朝代,都有自己作死的例子,就拿韓信來說,這麼有能力,並且有才華的一個人,最後也是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這樣的自作聰明的人,在當時那個年代雖然能夠存活一陣子,但是絕對不對存活特別久的時間,許攸也是一個例子。
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敗給了曹操,但是其實那個時期的袁紹,實力也是很強大的,並且在一個非常鼎盛的時期敗給了曹操,可以說非常的可惜,但是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曹操統一南北的決心和實力,在這個時候,許攸直接拋棄了袁紹,投奔了曹操,這件事情也對於曹操最後取得勝利起到了一個非常決定性的作用。
作為一個謀士,許攸的確有自己的才華,單就說這一場戰役,其實他在袁紹那裡出過很多的策略和計謀,也是可以打敗曹操的,畢竟曹操那裡的軍隊實力相對較小,但是當時的袁紹並沒有採納許攸的建議和意見,而且還由於一個誤會,對許攸大罵出口,這樣的袁紹讓許攸非常的傷心和絕望,於是也就轉投了曹操,曹操當然是一個愛才惜才的人,對於許攸的加入,他當然是歡迎的不得了,而且,當時曹操對於許攸也是一個非常友好的態度,這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自然,許攸是喜歡曹操的。
由於當時,曹操的軍隊勢力不大,人數也少,因此想要贏,就必須要快,如果一直的拖下去的話,那麼是不會取得勝利的,但是當許攸來到之後,便給曹操了兩條建議,一個是,曹軍去繳獲袁紹的軍糧,一個是曹操直接搗毀袁紹的老窩,這兩個建議,曹操都採納了,並且取得了勝利,因此許攸對於這次戰爭的勝利,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取得勝利之後,他便有點驕傲了,翹起了尾巴,但是沒想到,卻死在了許諸的刀下。
之後的許攸對曹操非常的忠心,總是給曹操出謀劃策,但是曹操有的時候也只是大笑,對於曹操的性格來說,這個大笑意味著很多的東西,也許是信任,也許是不屑,還有可能是直接存下了殺戮之心,許攸的嘴裡總是說著這個,說著那個,禍從口出,這個詞來形容他就在合適不過了。
而且,那時候的他,還經常把軍事的問題當成一個笑話來說,似乎毫不在意的感覺,但是對於曹操而言,他是那麼謹慎的一個人,自然對於他的這樣的說法和做法很是反感的,而且當時的許攸,還得罪了很多人
-
8 # 只有不斷的學習才充實
有些事必須揣著明白裝糊塗。當一個人的聰明
用錯了地方或者是不合時宜,那麼就是愚蠢的表現甚至會招來滅頂之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是曹操把當晚撤退的口令變更:"雞肋"向軍士傳達,而善於揣摸主人心意的揚修竟然告訴眾人,收拾東西丞相準備撤軍了。最終曹操以他動搖軍心之罪殺了他,當然了,我們有理由怪罪曹操心胸狹窄,但揚修的死是積累,並不是一件事情促成的。所以,作為下級下屬人員儘管你可能很有才華與於才幹,但千萬不能逾越權力的界限!
-
9 # 郭成軍
司馬遷大家都知道是中國箸名歷史學家,就因為一句話被漢武帝處以宮刑,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大將投降匈奴,司馬遷為這個大將辯護了一句,漢武帝大怒,司馬遷受了宮刑。
一個太監和慈禧太后下棋,太監說了句,我殺了老祖宗的車,太后大怒,你敢殺我的老祖宗,來人呀,把他拉出去斬了。
以史為鑑,禍從口入一點不假,尤其是和地位高的人說話,要格外小心,能不說就不說。而說假話的人能步步高昇,大多數人在強權面前睜著眼說假話,最有名的莫過於趙高的指鹿為馬了,說真話的被處死,說假話的保全性命。
-
10 # 玩世不恭的朱厚照
歷史上有很多例子,明朝萬曆初年,年僅十歲的萬曆顯然不能親自執政,當時是隆慶皇帝(萬曆他爹)的老師高拱作為內閣首輔實際上掌管大權,但是呢,高拱為人比較張狂,看誰不爽就幹誰,弄得內閣當時只能聽他一個人的意見,這漸漸讓張居正看不下去了於是張居正聯合了和高拱不和,但是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馮保。既然不和,政治家之間肯定要你死我活,一次馮保出了個問題,高拱要治他。寫了份奏書,但是皇帝沒放在心上,這時高拱說了“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這話碰巧讓張居正聽見了,張居正把這話改了一下,讓馮保給皇帝送去,馮保說的是“十歲孩子,如何做人主”。就這麼簡簡單單的牢騷,他說給了一個不該聽見的人,於是語義從牢騷變成了謀逆之心,當然沒有證據,張居正也沒往死裡整,反正最後高拱算是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下了臺,張居正成功上位
回覆列表
【晉孝武帝司馬曜:我開個玩笑就被媳婦兒殺了。】
晉孝武帝司馬曜 ,東晉第九位皇帝, 他在司馬家族裡算是特別聰明特別有抱負的一位皇帝。
司馬曜對內進行政治改革,削弱當時勢力強盛的門閥士族,極大提高了東晉皇權的權威。在經濟上他改革落後的稅收制度, 提高了國家經濟,百姓安居樂業,谷帛殷阜,家家自給自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也是在司馬曜執政時期發生的,這一戰使得東晉國力大增。
從以上資訊來看,晉孝武帝司馬曜能稱得上東晉的中興之主。
但是司馬曜有個毛病,他特別愛喝酒,尤其在大權臣謝安死了以後,司馬曜開始經常性得深夜買醉。
公元396年9月20日,司馬曜和往常一樣在宮裡拉著自己寵愛的張貴人一起喝酒。
當時司馬曜已經喝多了,嘴裡巴拉巴拉說著胡話,張貴人在旁邊伺候著陪他聊天。
也不知道司馬曜這個憨憨怎麼想的,喝著喝著就和自己老婆說了一句:
“你看你都這個歲數了,該退一退了,我還是更喜歡年輕的女孩子。”
司馬曜是在開玩笑,但是張貴人當真了,她不僅當真了,她還特別生氣,特別特別生氣。
一般妃子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想盡方法提升下自我魅力留住皇帝的心。但是張貴人可能覺得渣男的心是留不住的,她解決從根源上來解決這個問題。
等到司馬曜把自己喝高了上床睡覺,張貴人接著喝了幾口酒,把伺候皇上的宦官都趕走。
然後帶著自己人輕輕鬆鬆把司馬曜給捂死了。
庚申,帝與後宮宴,妓樂盡侍;時貴人年近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亦當廢矣,吾意更屬少者。”貴人潛怒,向夕,帝醉,寢於清暑殿,貴人遍飲宦者酒,散遣之,使婢以被蒙帝面,弒之,重賂左右,雲“因魘暴崩”。時太子闇弱,會稽王道子昏荒,遂不復推問。——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