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樂健身開心吃
-
2 # 愛健身的jerry
一般對於有輪廓的肌肉需要頂峰收縮。比如胸部下沿,胸部中縫,背部下束,二三頭。但是一些大重量的動作就不需要了,比如臥推,硬拉,深蹲。
動作一般追求的比較多的是快上慢下,透過慢下去充分的以離心收縮刺激肌肉。
-
3 # 尕黃健身
你好,我是尕黃。
頂峰收縮”是我們肌肉訓練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可能有的健身者平時也在做,但是並沒有足夠重視。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頂峰收縮?
“頂峰收縮”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動作的頂端持續讓肌肉發力,甚至收縮得更加緊,以加深對肌肉的刺激。
以啞鈴彎舉為例,啞鈴彎舉是我們訓練肱二頭肌的常用動作之一,當我們彎舉到一定位置的時候,往往聽到有些高手或者教練提示你「要保持動作1~3秒」,而這個保持就是頂峰收縮。
頂峰收縮就是由向心收縮轉向離心收縮的一個點,最常見於彎舉的訓練動作中。
還是以啞鈴彎舉為例,當我們做向上彎舉的動作當中,這就是向心收縮。而還原下放到起始位置的過程,就是離心收縮,中間的保持就是頂峰收縮。
保持停頓就是頂峰收縮?
上面說到,頂峰收縮就是:停在那裡保持動作1~3秒。難道停住就可以了?
當然不是!
這是很多新手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他們只知道要停頓,卻用身體其他部位“撐”起這個重量。比如關節,這樣一來,雖然做到了停頓保持,但肌肉並沒有持續緊張,也就沒有了頂峰收縮的效果。
力量訓練一定要做到頂峰收縮嗎?
也許你看到有些高階訓練者,並沒有做到“頂峰收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保持頂峰收縮」會影響「衝刺大重量」!
頂峰收縮相比於沒有頂峰收縮的動作能提升5%肌肉刺激。
但代價是:要減小重量或者減少次數。因此不少人認為,頂峰收縮帶來的收益,吸引力並不大。所以有些訓練者會放棄頂峰收縮而追求更大的重量更多的次數。
初級健身者,一定要做到頂峰收縮。不要盲目追崇高階訓練者的鍛鍊方式,起點不同,追求目標不同!
做到頂峰收縮,它可以幫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標肌肉上,幫助你控制肌肉穩定並完成標準的動作。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遠比上來就追求「大重量多組數」要實際的多。
所以,不要急於完成更大的重量和更多的次數,而是要保證每一次的訓練都是有效的,適當減少重量,做到頂峰收縮,讓你的目標肌肉有更明顯的泵感,這是你提升健身效果最好的方式。
回覆列表
理論上是這樣的,這樣對肌肉的刺激更強烈,增肌效果會更好。
個人感覺,重量較大時,動作想快也快不起來。偶爾換輕重量快上快下,也是另一種體驗。
引體向上最難,要是也頂峰收縮和慢上慢下,會嚴重打擊信心,本來覺得能做十幾個的,慢上慢下,也就能完成五六個。初學者很難掌握,我覺得藉藉力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