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63201958491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的急意思為:危急的事。形容詞做名詞。

    出處:西漢·司馬遷《鴻門宴》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白話釋義:

    楚軍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替韓王護送沛公(入關),現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司馬遷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創作《太史公書》(後來稱為《史記》)。後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並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徵和二年(前91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為《項羽本紀》。

    項羽作為漢朝開創者劉邦的勁敵,曾與劉邦爭奪天下,漢朝歷代君主對項羽的態度多是貶大於褒。而司馬遷卻不同。

    揚雄《法言》雲:“太史遷,曰實錄。”“子長多愛,愛奇也。”正因為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和“愛奇”思想,不以成敗論英雄,才刻畫出具有鮮明個性的項羽形象。而鴻門宴是項羽一生成敗的一個重要節點,因此司馬遷濃墨重彩地再現了這一事件。

    文章賞析:

    這篇文章善於透過重要歷史事件、在矛盾衝突中塑造人物,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個性化和典型性。作者善善、惡惡、賢賢、黜不肖的態度是十分鮮明的。他以極其深微而又明顯的愛憎筆觸,刻畫了兩種不同型別的統治人物。

    劉邦是一個卑鄙狡詐而又極其機變的所謂成功人物;項羽則是一個粗豪自恃、淺聽輕信的所謂失敗英雄。作者把劉邦、項羽放在鴻門宴這具體事件、具體矛盾中進行描繪,完成傳記文學人物的典型性。

    劉邦、項羽,儘管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所描繪的的也完全符合歷史的真實,然而後世卻常用來概括兩種不同型別的人。

    作者在描繪這兩種人物性格時,愛憎傾向是十分明確的:對項羽主要的是同情和讚頌,對劉邦主要的是鄙夷和貶斥。這就深刻地影響著千百年後讀者情感的向背,使人們的同情都歸於項羽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暖氣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