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祺媽育兒室
-
2 # 遠走才能高飛
兒童用藥的指導原則是,安全,適量,有效,規律。安全是指相對毒副作用較少,甚至在合理的劑量內無毒副作用,無蓄積量。適量是透過理論計算,再結合醫生用藥經驗,使用適度量的藥物。有效是選用最有效,最合理,最方便兒童接受的治療藥物,治療方法進行診治。如能用物理方法治好的,決不使用藥物,能用中醫治療的,決不濫用西醫。能口服藥解決問題的,決不使用注射方法。規律是,病,屬偶然事件,治療就是個連續過程。規範全程,按時服藥,遵從醫囑辦事,是任何一個兒童的父母或監護人應當牢記在心的大事,也是兒童能夠迅速康復的要件之一。四時欲要小孩安,常須三分飢與寒,用藥和治療是不得已而為之。要保小兒安康,須適度飢與寒,多多活動鍛鍊身體吧。
-
3 # 桃花戀家的二掌櫃
簡單來說兒童安全用藥之內的藥物不會對兒童健康造成傷害。
舉個例子:我身邊一姐姐家朋友的哥哥,是大連人,她哥哥在7歲時候由於不良用藥導致耳聾,他今年38歲她哥哥40歲,她回憶裡,自從哥哥患病後,因為大連當時沒有賣助聽器的,所以她們家裡要攢錢給哥哥到上海買助聽器,助聽器很貴呢,她說好多年家裡就沒有聞過肉香,因為要給她哥哥攢錢。他哥哥自己本身也是個非常優秀的人,但是因為耳聾,導致他升學、就業、甚至結婚生子都會有一些影響。這是一個自己的例子,所以很有必要給孩子做一個兒童安全用藥基因檢測。
另一個就是,兒童在三歲之前非常容易患病,這段時間裡免不了會經常去醫院,醫院給開什麼藥我們就得吃什麼藥,在這種不瞭解自己孩子身體狀況的情況下,盲目用藥很有可能就導致我們孩子產生耳聾或者其他疾病的發生。
其實每年因為不良用藥致聾的兒童大約有3萬人,很龐大一個群體,這還不包括藥物毒副作用對孩子的肝腎功能甚至是神經系統造成的損傷。
能給孩子的用藥品種還是挺少的。目前中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為12.9%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用藥不良反應高達24.24%是成人的4倍。
我們大人呢?一般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縮小版,我們生病吃什麼藥挺好用就小劑量的給孩子服用,往往會這種給孩子用成人藥物會導致孩子造成肝腎損傷甚至神經系統損傷,這些都是隱患,可能短時間內發現不了,等發現已經給孩子造成很大傷害了。
所以作為家長很有必要給孩子做一份兒童安全用藥基因檢測,這樣可以知道自己孩子什麼藥可以吃,什麼藥一定不能吃,去醫院醫生開藥時候也可以告知醫生自己孩子的用藥情況,從而避免孩子服用不安全藥物,以上一字一字碼出來了,希望對您有用
回覆列表
兒童用藥要注意: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吃一種藥能好絕不吃兩種藥,能不吃抗生素就不吃,如果需要服用抗生素一定遵醫囑,按照規定的天數吃夠,否則也會產生耐藥性。
儘量不吃複方藥,國家規定不適合兒童吃的不吃,有年齡要求的要注意。
嚴格按照規定的劑量服用,不要超量。儘量不用成人藥。吃藥三天不管用,一定要複診,諮詢醫生看是否更換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