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ight
-
2 # 依緣姐姐
謝謝邀請回答,首先談下個人對“遊戲”這兩個字的看法和認知,“遊戲”,顧名思義,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伴隨著娛樂和放鬆的(當然這裡不包括職業玩家)。從古至今,不僅是小孩或學生喜歡,就算是大人也都很多喜歡玩。遊戲的實質,也並不一定是我們常認為的“王者榮耀”、“吃雞”等一些跟網路有關的“網路遊戲”,遊戲本身包含的範圍其實很廣泛。
2、再說到現代,有些遊戲也是運用心智的思維方法設計出來的,通過各種通關打怪或角色扮演等一些方法進行社會實踐或者與人合作協調,也是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特性和情感控制,也可通過遊戲中的規則來引導教育學生的認知意向。比如,自己也可以觀察瞭解一下孩子玩的遊戲,然後想辦法從中引導孩子游戲時主要體驗愉快放鬆的心情,或者練習他的思考判斷和技能練習之類的方面,從而讓學生學會自我心態調節和行為控制力,等一些自控能力也可以的。遊戲本身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生物進化現象。可能主要由於當下社會發展的趨勢原因,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多,又都很少能有和很多夥伴一起玩耍的條件機會和場地什麼的,再加上大人自己也多忙於工作生活,對孩子缺少陪伴和監督,導致一些孩子沉迷上了網路遊戲,影響到學習,讓這類家長也是頭疼不已。建議家長應該多幫助他們,多開導、多陪伴,不應一味給太大壓力,太多指責。讓他們在適當的時間,偶爾短時間的玩會,也能舒緩和放鬆一下壓力。如果只把學習不好的原因全歸結為遊戲本身或是學生本身,肯定也是不理性的。主要還應多花時間和心思去找出和發現,他們學習和生活有哪些困難或問題,再根據具體情況對症解決。如果只是一味強行禁止和阻撓,也許效果不會很好,反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大人間的親情關係。
-
3 # 濱州市張芳心理諮詢師
這個問題可能是許多孩子都會關心的問題,也是許多家長感到困惑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是“不會”。
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對抗心理,如果遊戲被強制消除,學生的內心必然會產生對抗,而這種對抗心理會成為學習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同時會影響親子關係,讓孩子與家長之間無法實現良性溝通。而欠缺溝通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會遠大於孩子玩遊戲產生的影響。
當然,這並不是說,孩子無休止地玩遊戲就是好事。其實,遊戲在現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一種必備品。這種必備品的作用相當於我們做飯時用的調料,沒有的話,飯菜沒有滋味,但是,放得太多,飯菜就沒法吃了。所以,遊戲是不玩,孩子們似乎少了童年的樂趣;而玩得太多,則會影響生活和學習。所以,適量最好。
家長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如何適量地玩遊戲,而不是縱容孩子無節制地玩或者乾脆強制消除不讓玩,這都不是有效的做法。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如同做飯炒菜時掌握火候一樣,家長要學會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協調好親子關係,因為和諧的親子關係就如同炒菜時最好的火候,能讓孩子擁有健康快樂的成長狀態,也能因此而形成與家長之間的良好互動。
最後,提醒您:作為孩子,您可以反向操作,學會調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在良好關係狀態的基礎上,您就能實現遊戲玩好、學習進步的美好結局!
-
4 # 龔大烈
謝謝悟空兄邀請。“遊戲被消除,學生黨就會學習更好嗎?”我的答案是,這個要因人而定。而如果用有效的家庭勞動教育來代替打遊戲,我相信,百分百的學生學習會更好。我的理由有以下3個:
理由1:愛勞動的孩子長大更優秀
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對波士頓地區456名兒童做過一項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愛幹家務的孩子和愛打遊戲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愛幹家務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前者的離異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更低。
“各種研究表明,愛勞動的孩子長大會更優秀。”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師範附屬小學語文教師姚嗣芳解釋了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
與此相反。我有一個同事的兒子,小學、中學一直是學霸。中小學階段,他媽媽一直把所有家務活包辦了,幫孩子穿衣服、牙膏擠好,孩子從不做家務。並令人驕傲地考取了少年大學。媽媽擔心他還小,直接到學校旁租房來照顧兒子的生活。但是,兒子對媽媽的一直陪伴很厭倦,用沉迷遊戲來對抗媽媽的關愛。孩子學習一落千丈,除了自己玩遊戲,他與同學老師幾乎沒有交流,導致他一度有心理障礙,最終被退學。
家庭的勞動教育是一種綜合素養的培育與提升,勞動中孩子不僅學會了動手,並且心智不斷提升,變得有擔當、有奉獻精神、善於合作、善於安排時間等等,更重要的是,藉助這樣的日常鍛鍊,培養了孩子的身心自主、自立發展的素養。
理由2:要交給孩子真正的勞動教育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
勞動教育在“五育”中是基礎和土壤。勞動教育是讓孩子擁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奠基教育,父母越捨得用孩子,孩子長大後越有擔當,也越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生活中的一切。
理由3:怎樣開展家庭勞動教育
既然勞動教育的價值更能替換打遊戲,那麼,如何在家庭中開展有效的勞動教育呢?
一是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勞動不是體罰孩子,而是通過勞動教育讓孩子有擔當、有責任感,提升綜合素養。
二是多鼓勵孩子愛勞動。家長有些時候可以故意找一些理由,比如上班累了,請孩子幫忙煮煮飯,沏茶什麼的,讓孩子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孩子也產生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從而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當孩子煮好一頓飯時,要適時誇讚孩子煮的真好吃,肯定他或她的勞動成果,多給孩子積極心理暗示,而不是抱怨油放多了,鹽放少了什麼的。
四是勞動適當延伸到戶外。孩子最常見的勞動,通常是家務勞動,如個人衛生、居家整理、膳食烹製等。其實,可以適當延伸到戶外。比如,我以前有個同事在鄉鎮中學教書,他聯絡學校附近的村民,種了三分農民閒置的土地,他主要種一些蔬菜瓜果之類,儘量使用有機肥、不打農藥。所以,週末時,他和老婆帶著兒子,一家人下地除草、捉蟲子,當然,也包括收穫新鮮的茄子、嫩海椒、西紅柿、黃瓜、玉米等。讓孩子親身體驗了勞動的艱辛與收穫,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孩子學習明顯更努力了,學習成績穩步上升。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只有家庭、學校、社會都積極行動起來,特別是將家庭勞動教育融入孩子日常學習和生活,讓孩子儘量減少打遊戲的時間和機會,才能真正為孩子創造幸福生活。
如果用有效的家庭勞動來代替沉迷打遊戲,我相信,百分百的學生學習、生活會更好。
-
5 # 受傷的Hedgehog
這個因人而異,大多數應該會比不玩遊戲好一點點,但是估計也不會有很大的提升,為什麼呢?
學習主要靠自覺,我們看到的學霸,單靠腦袋聰明的佔比很少,大多數都是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出來的,俗話說勤能補拙就是這麼回事。而喜歡玩手機遊戲的同學,如果只是一種小小的興趣愛好倒無所謂,就怕沉迷遊戲,耽擱了學習,自己的自律性又不高,所以才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種肯定會影響學習的,只是看影響的程度,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的孩子天生是學習的料,家長几乎不用為之操心,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習,哪怕你每天盯著他,報各種培訓班,也於事無補,孩子已經自動打開了拒絕之門,所以學不進去很正常,這個跟有沒有手機遊戲關係不大。
有一種情況是,自己的智力能力或者吸收問題,就是不管你怎麼努力,學習成績都不會有特別大的提升,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努力學習,為什麼有的人進步很大,有的人進步小的原因!
還有一種因素就是你根本無心學習,哪怕沒有手機,沒有電視,就跟古代一樣,娛樂方式很少,你也不會認真學習,還會去找其他的娛樂方式,這種情況有無遊戲都一樣!
孩子的學習本應是提高孩子的認知,便於更好的適應社會,有更多的選擇!因為應試教育,不得不面臨排名次,比較的情況,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個問題,比如一個班級50個學生,不管大家怎麼努力,總會有最後一名,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你就不應該再拿他與其他人比較,而是鼓勵為主!
-
6 # 鵬哥說競彩
個人覺得把遊戲消除,會讓學生的成績提高,具體有以下幾點:
1、把遊戲消除,至少讓孩子的注意力能投入到學習中去,不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投入到遊戲中去,也可以消除長時間玩遊戲而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帶上眼鏡;
2、現在的學生無弄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只要在放學的回家路上都是討論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在我身邊就有很多,當我下班坐上公交回家的時候,車上所有的都是學生,都能在耳邊聽到在說什麼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我當時就想都是這些遊戲把這些學生給弄成這樣子的;
3、孩子在週末的時候,只要一有空就想拿起手機玩,你讓他做作業,你在他身邊的時候他還做,只要你離開他以後,他就會迅速拿出手機一直在那玩個不停,根本不想做作業,作為父母看的這又生氣,又著急,本人對消除遊戲,而且是徹徹底底消除,表示十分贊同;
4、玩遊戲不但會讓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而且它還會讓與父母的交流越來越疏遠,父母在給他只要說一些學習的事,他就感覺到厭倦,久而久之,他就不想和父母溝通,最後沉迷於遊戲的世界,學習成績越往後就越不好,最後就會出現厭學,輟學;
5、為了祖國未來的花朵,強烈呼籲相關部門徹徹底底關閉網路遊戲,讓學生從遊戲中走出去,從書本中走進去。
-
7 # 雲大思兄
受邀回答。看你的語氣,你應該年紀還小,正是自律意識較差,容易受到外因影響的年紀。其實怎麼說呢,既然你是學生,想必是因為學習的各種壓力,加上父母的約束,才讓你在接觸到遊戲的時候,很輕易的陷了進去,畢竟遊戲裡的世界,在你們看來,是可以給精神帶來愉悅和驚喜的。不過,就算遊戲被清除,也沒人敢保證你的學習就更好。
但是,這裡要說但是!你要知道,你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遊戲裡的精彩,對你的命運不會有太大改變,甚至是,還會在某種程度上毀了你的一生,凡事過猶不及,也是如此。如果你正處於叛逆期,覺得家長說的都不想聽,甚至想跟他們對著幹,反著來;如果學習時對老師的各種教導聽不進去,也不願意學;如果,你對遊戲有了依賴,那麼這時候,你就要從自身找找原因了,然後,從以下幾點進行有意識的改變:
一是想想你為什麼玩遊戲。俗話說,玩物尚志。但處在你學生的階段來看,學習可能是痛苦的,那些生硬的知識或許讓你情不自禁的想要退縮,無休止的作業也在磨損你的耐心,因此,才會在接觸到遊戲之後,很輕易的就陷了進去,甚至為之著迷,寢食難安。
這時候,你就要去思考,為什麼遊戲帶給你愉悅的體驗之後,家人和老師不但沒有認可你,反而會不厭其煩的教育你,這或許讓你的逆反心理一下到了頂點,他們越不讓你玩,你就偏要玩,他們讓你學,你就偏不學,因此,才形成了惡性迴圈。這時候,為什麼不拿玩遊戲的心思花到學習上一些,去迎得他們的認同呢?
二是明悟學習對你人生的意義。《警世賢文》勤奮篇有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世上,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但不管哪一條道路,都離不開學習。這點從你一生下來就開始學笑、學說話、學走路, 就可以明白。而之後,學習知識,才能增長才幹;學習做人,才能贏得尊重。甚至包括你玩遊戲,也是一種學習。可以說,人生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學習。
既然學習這麼重要,那你就要明白學習對你人生的意義了,相信你也有很多理想吧?不管你的理想是什麼,有多遙遠,能支撐它的,就是要不斷的學習,才能一步步的實現你的人生理想和自我價值。這時候,你就要增強自己的自控能力,把時間花有用的學習上,哪怕一下子做不到,也能一點點的慢慢改變。
三是明白遊戲中潛在的人生規則。既然你那麼喜歡玩遊戲,那麼,相信你也應該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明白了遊戲裡的潛在規則了吧?不管是什麼遊戲,都是升級遊戲,你需要打出好裝備,有好武器,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時候,才能升級,成為更強的存在。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想將遊戲裡獲得的認同帶到現實之中,就需要讓自己通過學習,強大自己。這時候,無論是打怪還是升級,或者得到更強的裝備,才能讓遊戲裡的愉悅,出現在你的生活,並,伴隨著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這才是你當前最緊要的任務。
-
8 # 劉冷冷
非常高興又充滿衝動得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的答案是,大多數都不會。不能處理好遊戲、人際交往、生活與學習四者關係的孩子,刪掉了遊戲,那原本發洩在遊戲的精力,就勢必會流向其他三個領域。如果其他三個領域裝不下,就一定會出現新的領域來承載這些精力。
因此,玩遊戲耽誤他家孩子學習,是長久以來中國式教育失敗的家長嘴邊,常常掛著的藉口。家長不會引導孩子們學習,反而把孩子們不學習的原因全都歸咎於遊戲。也是因此,很多家長提議,遊戲應該被消除,這樣他的孩子就能好好學習了。
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遊戲最重要的貢獻,是讓小朋友們娛樂消遣嗎?不,是降低了犯罪率。老教師常說,以前的學生,做出來的事你都沒法想象。閒得無聊就打架,打的多了和幾個打架厲害厲害的小朋友拉幫結派,實力壯大了就敢帶著刀,一副老子天下無敵的樣子,然後就發展成了黑惡勢力,有些進了派出所,有些給人看場子。
上一代和這一代的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忽視的,因此才有很多孩子心理多少有一定的偏差,有些時候不那麼正義與善良。就在這些孩子中,出現了上面提到的打架和拉幫結派的問題。
什麼,你說家長也在教育孩子?對不起,實際上家長管過孩子嗎?說個寫作業,說個好好學習,問個成績,就叫管過孩子的教育嗎?對不起,這不叫教育孩子,這就是隨口一說。
我們再來看看現在是什麼樣我們來看看現在,哪怕你家長不教育孩子,孩子也太會產生這種犯罪傾向。下了課,回了家,空調房裡打遊戲,這不舒服嘛。不服嗎?峽谷相見!
這就是遊戲即娛樂的作用,如果忽視了這個作用,是多麼的“何不食肉糜”啊!
最好玩的最好玩的是,那些從小天天打架長大的人,反而天天怒罵玩遊戲長大的孩子玩物喪志。
那些回家從來不寫作業、也不知道學習為何物的人,反而天天按著自己孩子的頭讓他刻苦唸書到深夜。
那些考不及格的人,反而天天逼著自己孩子考100分。
這些人仗著自己比孩子厲害,拳頭就是道理,妄圖對孩子施加完全的奴役和掌控,真不愧是一批在江湖械鬥中長大的英雄好漢。
武德充沛,不服不行!
最後一波諷刺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科技三定律
《銀河系漫遊指南》作者道格拉斯·亞當斯
-
9 # 玉米狗子
首先很開心回答您的問題!
在中國,手遊中18歲以下的青少年佔65.8%,休閒娛樂是他們上網的最主要目的,而網路遊戲是網際網路休閒娛樂方式中最吸引人的一種型別,網路遊戲中角色扮演型對青少年成長產生的影響最大。中國網路遊戲作為一種新型產業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期,在發展運作過程中必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給青少年成長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網路遊戲不僅僅影響了青少年身心健康,還深刻地影響了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多方面領域。所以,有必要分析研究網路遊戲影響青少年的內在原因,加強網路遊戲的監管力度,給青少年帶來一個純淨的網路文化空間。 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一個個網路遊戲在帶給他們歡樂的同時,更多的卻是無盡的痛苦和悲哀。時間、金錢的無謂消耗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網路遊戲在帶給他們一個虛擬世界的同時,讓他們不成熟的心智很容易滑向各種不健康的深淵。 然而,一方面是家長和孩子們與網癮的苦苦鬥爭,一方面是網路遊戲商們想盡辦法要讓青少年越陷越深,一場不見銷煙的鬥爭背後,誰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誰來幫助他們走出網癮的深淵?又是誰來讓他們在雨季花季的Sunny下,自由和健康地呼吸? 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一些負面影響逐漸表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開始沉迷於網路遊戲,甚至患上了"網路遊戲成癮症".網路遊戲混淆虛擬遊戲與現實生活.網路遊戲影響青少年的道德認知.網路遊戲對青少年心理、身體健康、學習等產生不良的影響.網路遊戲引來國外不良文化的入侵.對網路行業加強監管,建立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對中學生開展預防和救助行動,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加大學校教育投入。 網遊成癮,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醫學專家表示,從生理的角度而言,沉溺於網路遊戲中的青少年往往長時間面對電腦,保持著同樣的姿勢,眼睛盯著螢幕,精神完全沉浸於虛幻的遊戲世界,這些都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網遊沉溺對青少年的視力,語言表達能力與植物神經系統等都會產生危害,嚴重時,甚至會直接導致沉溺者的死亡。 而更可怕的是心靈的腐蝕。北京林業大學的心理學系老師方剛認為,不良網路遊戲往往充斥著暴力和色情的內容,對武力的崇尚和追求,以及強者通吃的原則,對於性的模糊甚至歪曲表現,諸如此類內容都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許多專家表達了社會、教育和家庭等一起需要儘快行動的迫切性。他們認為,就法制而言,應強烈呼籲未成年人網路權益保護法的出臺。中國現今的立法程式是醞釀到出臺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這與網路的發展速度是不相符的。未成年人的判斷力,自我控制力等都無法和成年人相比,在某種程度上,未成年人便成為網路社會裡亟待保護的弱勢群體。就教育而言,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好玩、好奇與好勝是青少年的天性,教育工作者應該好好思考,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把教育軟體、知識等融合到遊戲中去,如果只是枯燥的應試教育,那麼在這場社會與不良遊戲商的孩子爭奪戰中,很難把孩子拉回到課堂中來。 當然,更多的專家呼籲首先要以政府為主導,建立由社會和公眾參與的管理體系,其次,加快建立有關標準,管理措施及產業政策等,再次,要動員社會力量和廣大公眾對管理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而家長們更要多學習一些資訊網路知識,做孩子健康上網的指導者,有關機構儘快出臺國家標準的網路遊戲分級制度,對現有網路遊戲進行分級,指導青少年和家長按照等級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網路遊戲。 應當承認,現在一些電子遊戲確實很誘人,不僅可以從中感受到其他娛樂形式無法感受的美妙、驚險與刺激,遊戲人還可以通過操作、干預改變遊戲程序和結果,從中體驗到在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自身力量,得到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自我肯定,從而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但是由於未成年人是非觀念不強,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孩子一接觸這類遊戲,常常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與此同時,關於痴迷網遊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報道頻現報端。二者之間有沒有關聯?誰也不敢輕言定論,因為這必然被遊戲迷的口水淹沒。 我曾看到一篇報道:國外醫學專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些未成年人經常看暴力電影,後來觀察發現,這些孩子們更傾向於暴力化的玩耍,生活中不少動作都在模仿影片中的暴力行為。這項實驗表明,過多的暴力場景和畫面對人的潛移默化,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存在的,而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尤甚。專家認為,過多的殺人遊戲會讓他們形成對生命的漠視和麻木。更可怕的是,這些心理、生理都未成熟的孩子,一旦在現實中遇到矛盾和衝突,諸多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中,暴力,這一最熟悉的方式,就成了首選。在遊戲中失去好壞對錯辨別能力的青少年,與自己親人的一次普通口角,最後卻被遊戲的簡單粗暴演變成了一起驚天慘劇,,這樣的事已屢見不鮮。 對於絕大多數網路遊戲迷來說,遊戲只是遊戲。但是,玩網路遊戲上癮,甚至到了難以與真實世界相區分的程度,就是一種病態。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13歲至17歲的青少年在網民中網癮比例最高,大學生網路成癮率達到9%以上;北京公安部門統計,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網路成癮患者。在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的今天網路成了最大的推手。數年前當網路遊戲開始風靡的時候,就有人驚呼“電子海洛因”正在毒害著我們的青少年。在獨生子女居多的今天,每一個網癮少年的背後是幾個家庭的苦難。當那些網路遊戲的開發商和網咖老闆在數著白花花的銀子的時候,豈知那是多少家庭的血汗?誰又去在乎上面浸著多少網癮少年的父母無奈的眼淚? 某些專家稱,將網路成癮納入到精神疾病範疇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規定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確定一個疾病要同時具備以下兩條: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痛苦;社會功能受損。而精神疾病的特徵是個體的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的改變,並伴有痛苦體驗和功能損害。我們是把網路成癮納入到“精神疾病”範疇,並不是有些人說的“精神病”範疇。前者是一個疾病分類學的科學概念,而後者是老百姓對其不全面的通俗理解。需要指出的是,精神疾病一般分為輕型與重型兩大類。輕型是指患者對自身的精神異常有一定的自知力,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能保持與環境適應的能力,如神經症。重型是指患者對自身的精神異常表現沒有自知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喪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能正常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對於網路成癮患者是否屬於精神疾病的判定,一定要依據《標準》由醫生來執行。 為了更好地幫助網路成癮患者告別網癮、健康回歸社會,2008年11月8日,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中國首個《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在京通過專家論證。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病診斷範疇。這一標準的通過結束了中國醫學界長期以來無科學規範網路成癮診斷標準的歷史,為今後臨床醫學在網路成癮的預防、診斷、治療及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據。 如今,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走進網路世界學習知識、享受樂趣,也有許多未成年人過度沉迷網路不能自拔,身心受到極大傷害,家長、學校及社會各界深感憂慮。網路是把“雙刃劍”,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路,是全社會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五城市青少年網際網路狀況及影響的調查報告中顯示:青少年上網的使用者中,男生略多(56.6%),年級越高,使用者比例越高。其中,高中生佔高中生的56%,初中生佔初中生的36%,小學生佔小學生的25.8%。在使用者總體中,初中生所佔比例最高,為42%,其次是小學生和高中生。調查還顯示,父母學歷越高,其子女使用者比例越高。 過分迷戀網路遊戲,對孩子們的健康是有害的,青少年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遊戲螢幕聲畫並茂,鮮豔的色彩對眼睛的刺激,容易患上色弱、怕光、近視等眼疾;其機身攜帶的輻射容易造成大腦疲勞,還會影響睡眠,嚴重地導致休克。另外,長時間保持一種坐姿,容易造成脊椎骨損傷、壓迫內臟等一系列對孩子們健康成長百害無一利的不良影響。有的孩子迷戀網路遊戲不能自拔,整日沉湎於網路中。上課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不惜逃學,整日泡在網咖,荒廢學業,辜負了家長對孩子們的滿腔期望。 “上網成癮的青少年,社會功能極度缺失。”從事網路成癮治療的北京軍區總醫院陶然主任擔憂地說:“更可怕的是一旦他們道德失範、人格扭曲,很可能走上惡性犯罪道路,對社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危害,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隱患。朱爾澄常委呼籲:學校、家庭、社會要齊抓共管,共同為青少年營造健康向上的網路環境和成長氛圍,讓健康之花在每一個孩子的心底綻放。
-
10 # 遊戲小的哥
對於遊戲和學習一直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無法逾越的代溝吧!關於遊戲被消除,學生黨就會好好學習,我是持否定態度的,以下是我列出的幾點理由:
1.遊戲與學習之間本就不再一條線上,它們的時間線就不共同。(當然你如果跨越時間線那麼就是你的問題了)
2.大多數都知道,適量的遊戲是可以開發大腦的。
3.遊戲被消除,時代就彷彿回到了你父母的那個時代,這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說一樣東西有負面影響,那麼他一定有正面的好處。既然他被髮明自然有它的道理。
對於遊戲和學習之間的不平衡,我認為你還是可以和父母有很好的溝通的可能性。有如下幾點:
1.對於父母不允許打遊戲,無外乎就是他們自己在童年時代沒有接觸,並且遊戲的負面影響過多,導致他們擔心你的學習,你可適當和他們溝通解釋這只是一個時代的產品而已。
2.學習與遊戲時間的問題,父母拒絕遊戲,大部分就是擔心你不能很好的掌握遊戲與學習時間的平衡性,你如果能向父母證明你的控制能力。
3.還有點父母怕遊戲影響學習,是因為他們怕你玩上游戲之後,就算剋制自己不在學習時間段玩,也在學習時間段想著遊戲,那麼這要看你是否能能夠分清學習和遊戲的重要性。
事實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可以很容易解決的,主要看孩子門是否能夠主動上前!
-
11 # 四點半剪輯
我認為,遊戲被消除,學生黨並不會學習更好。
遊戲不是學生學習差的根本原因橫向對比,不論是中學還是大學,總有人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也玩遊戲啊,那為什麼會學習還好呢?選擇大於努力。因為他們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好比爬山,你辛辛苦苦地爬呀爬,人家早就坐纜車到目的地了。條條大路是通羅馬沒錯,但是,每條路到羅馬的距離肯定不能啊!
縱向對比,難道說在沒有所謂的吃雞,農藥的時代,他們的成績就會比這個時代更好嗎?我認為不會。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制約,也可以說是藉口,但他們永遠都阻擋不住真正優秀者的步伐,通向成功的道路,永遠並不擁擠!
問題背後隱藏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很容易想到,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別人甚至不會說你。誰會希望自己前進的道路上多出一個競爭者?愛之深,責之切。也許父母有時候做得不正確,但是,我們在非原則性問題遷就他們又怎麼了呢?他們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啊!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作為一個大學生,跟你說幾句心裡話。在我高考之前的一年開始,我就把手機上所有的遊戲都解除安裝了,因為我很清楚,有平常不用讀書,考試特別厲害的"天才",可我不是,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應該全力以赴地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不告訴你我的成績有沒有提高,但是,我可以清楚明白地告訴你,迄今為止,我沒有感到一絲後悔!
送你一句話吧,少年。真正登山的人是不會迷戀山腰的風景的。
-
12 # 美妙指尖
不會,你們不想想他為什麼打遊戲,而學習變差並不是因為打遊戲造成的,那是因為他本來就不想學習,但又需要找件事情作為情感寄託,所以就喜歡上了打遊戲。
回覆列表
遊戲的發展歷史
遊戲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它是所有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是基於物質需求滿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時間、空間範圍內遵循某種特定規則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滿足的社會行為方式。
早在古代,辭海中就曾經對遊戲做出過定義,稱其為直接獲得快感並且有主體參與的活動。這就導致遊戲會存在幾個特性:規則,合作,與競爭。
通過定義,我們就能夠知道,遊戲其實並不是洪水猛獸,它是我們生存的必須,也是我們人類一步一步走來能夠區別於其他生物的特殊所在。遊戲是有好處的,遊戲的歷史其實不算太長,僅僅有幾十年的時間,但在這幾十年的時間內,它從無到有,發展壯大,到現在已然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和產業鏈,無數從業者在其中,獲得收入,甚至過好自己的人生。不對遊戲過於恐慌,首先從思想上對遊戲不存在偏見,才能夠繼續進行我們今天的討論。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游戲除了娛樂之外,還有什麼屬性是可以有助於我們學習的。為了確保專業性,我特意從中國知網,萬方資料等專業論文資料庫上找到了一些專家撰寫的論文,此處摘要一部分進行分享。
一方面是自己關注管住自己,要有節律,比如每天規定自己只玩一個小時,而且固定時間,絕對不超時間。這一點其實很難做到,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家長監督。二是加強和家長,以及老師的溝通。藉助外界力量監督和鼓勵自己。第三是設定任務優先順序。每天給自己制定合理的計劃。比如今天做多少作業,彈多長時間的琴,打多長時間的球等。先完成作業,必備的功課等內容,再玩遊戲。如此,遊戲就會有利於我們,而不是阻礙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