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悅漫步海邊

    說伊藤博文是甲午戰爭的幕後黑手,稍微有點不確實,實際上陸奧宗光對於挑起甲午戰爭的“貢獻”,要比伊藤博文大得多。不過,伊藤博文在馬關談判中對李鴻章採取的咄咄逼人的強勢態度,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伊藤博文生前最後的照片。踏上哈爾濱火車站站臺後,正在脫帽行禮的人就是伊藤博文,就在此後不久即被刺殺)

    伊藤博文遇刺,發生於1909年。此時的伊藤博文,身為日本北韓統監,是日本對北韓施加殖民統治的代表。當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應俄國財政大臣邀請,乘坐火車到達哈爾濱會晤,當伊藤博文踏上哈爾濱火車站站臺後,在歡迎的人群裡衝出一名北韓人,即著名的北韓義士安重根,向伊藤博文連開三槍,將其擊斃。

    (刺殺伊藤博文的北韓義士安重根。刺殺成功後,安重根在哈爾濱火車站被俄羅斯軍警拘捕,後被引渡給日本,關押於旅順,1910年在旅順被日方處死)

    安重根成功刺殺伊藤博文後,的確有北韓人對此事感到不樂觀,乃至擔憂。因為伊藤博文雖然是日本對北韓施加殖民統治的“太上皇”,但伊藤博文在日本政府中卻是堅定的反對徹底吞併北韓的人物,即伊藤博文認為在形式上依舊應當保留北韓獨立。

    (擔任北韓統監時代,身著北韓民族服裝的伊藤博文。對於北韓,伊藤採取的是老牌帝國主義的殖民招數,即從文化上開始滲透駕馭,而並不贊成直接將北韓吞併)

    而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實際上是無意中除掉了日本政府中一個重要的反對直接吞併北韓的人物。安重根的舉動,又在無意中給了日本政府中持吞併北韓意見的一派以重要口實,就在伊藤博文被刺的第二年,日本直接廢掉北韓王國,將北韓併入日本。

  • 2 # 歷史百家爭鳴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他是明治九元老之一。他還是日本第一個內閣總理大臣、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明治憲法之父,立憲政友會的創始人。從這一系列頭銜中,可見伊藤博文的厲害之處,除了這些以外,他也是甲午戰爭的幕後黑手 導致了清朝在這次戰爭中實力暴露無遺,並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但他在哈爾濱時,被北韓的愛國青年安重根所殺。本來他死了是件好事,可不少人對此卻抱有不樂觀的看法。

    伊藤博文的死之所以不樂觀,是因為日本的對外策略已經奠定,伊藤博文的死並不會阻止日本的對外擴張,反而會加快日本對外侵略的腳步。而且安重根把伊藤博文殺了,就給日本了一個侵佔北韓的理由,日本可以藉著為伊藤博文報仇的理由佔領北韓,並推行它的殖民策略。只能說安重根的做法是一種短見,他的行為雖說是義舉,可他沒有考慮日本的現狀,當時日本缺不缺伊藤博文影響不大,因為日本的戰爭機器已經建好了,缺了伊藤博文並不會影響日本的運轉,這是治標不治本,要想根本上消除日本的侵略性,只能將它徹底打敗,並對它進行徹底的民主化改革,要不然一切都是徒勞。像麥克阿瑟對日本採取的民主化改革,才從根上去除了日本的軍國主義與封建主義,使得日本稍微收斂,這證明只有實力才能讓日本沒有野心。

  • 3 # 拉馬努銀

    看過日劇坂上之雲(日劇的歷史背景對於重大史實的描述是相當客觀的)就知道 伊藤博文在戰前是反對甲午戰爭開戰,也是反對侵吞北韓(他當然是為了日本的利益,顧忌當年的國際關係,擔心其他列強幹涉)他不死,北韓根本沒有那麼快被侵吞,後面的歷史也可能被改寫。當然這段歷史在我們的教科書上是沒有的,書上只寫了他戰後敲詐清國,所以很多人對此憤憤不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電磁爐好還是電陶爐好?哪個更實用?哪個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