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琴書生
-
2 # 秦漢餘烈
其實,我並不贊同曹操忌憚漢室名號不敢稱帝,亦或者是保全身後名節不願稱帝的觀點。
不願與不敢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無非是說曹老闆(曹操)不能稱帝。
可你要仔細分析,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明曹操不願意代漢自立。
這時候不用別人說我自己也知道,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明曹操願意代漢自立。
但你恰恰引用這種觀點來反駁我,不正是將是否代漢自立的權力,交到了曹操的手上嗎?因為,連認為曹操不能代漢自立的人,都要承認,曹老闆(曹操)有十足的能力代漢。
可他終究沒有做!
這就是不願與不敢的問題了,不過我認為是“未竟功垂”來形容更加合適。
曹操也想代漢,但沒有成功。
你若是以尋常人等的角度揣度曹操的心思,未免落於下乘。
至於為何說曹操有代漢之心、並且有代漢的行為,那就請回首看看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大敗而歸,對於曹魏內部政權的一次權力整合。
具體體現在曹操三次謀求禮制和地位上的晉升。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
如果按照大部分人持有的觀點,曹操已經大權在握,不需要再進行更進一步,那難道這三次逾越漢朝禮制的加封是漢獻帝自己神經錯亂了?非要強行賞賜給曹操的?
還不是曹老闆自己伸手要的!!
這你怎麼解釋曹操對代漢沒有興趣?
這都不是有興趣,完完全全的是謀求甚大!!
如果是第一次的“參拜不名,劍履上殿”還算是人臣之禮的殊榮,那麼加封魏公便是整個漢朝四百年曆史獨有的幾個例子,前一個要求加封“安漢公”的人是王莽,你說這其中有啥隱含的意思?
至於加封魏王,無異於是反叛漢室正統的訊號。因為在西漢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與群臣諸將“白馬盟誓”——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擊之!
這你怎麼給曹老闆辯解他忠於漢室、忌憚天子?
在曹操的眼中,漢室正朔這塊金字招牌也就劉備當個寶,對於他而言,漢室正朔反而成為了拖累曹魏發展的遺毒。
所以他要衝擊漢獻帝作為天子最後的一點尊嚴,讓曹魏的勢力徹底蓋過劉漢,唯有這樣也只能這樣,曹魏才能脫離出早年間沿用漢家天子的陰影之下。
對於我們讀史的人來說,知道北方曹魏政權名義上以漢獻帝為正朔,在當時的歷史一流人才當中,他們也能看出來。可對於大部分的百姓、民間士人來說,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他能懂?
只不過使得曹操功虧一簣的是,最後一次謀求封王的時候,引爆了所有對於漢室的忠臣的慷慨熱血,最為典型的就是曹操帳下的第一文臣荀彧,竟然跟隨了曹操數十年之後,仍然心念漢室。
這才是讓曹操警覺的地方,讓他下定了決心對漢室餘威的衝擊。如果是之前曹操還想保留這塊金字招牌,現如今卻嚐到了苦果。
因為在曹魏發展的過程中,漢室的名聲也在擴大。
換作是你,願意讓一個累贅頂在自己頭上嗎?
你不願意,曹操更加不願意。
否則小心操作太騷,閃著了腰。
只不過曹操終究是沒有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反倒是讓兒子曹丕這個後來者把勝利的桃子給摘了。
至於心存忌憚之說,你以為曹老闆是優柔寡斷的人嗎?
都不是,不過是天不假年,事情沒做完罷了。
(求一個關注)
-
3 # 傑少說熱門
你好,這裡是我根據各位史學大師以及自我閱讀之後的一些小小看法。
關於曹操想不想當皇帝這個問題,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關鍵就是曹操說的那一句話‘如果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這句話就說明了曹操不想當皇帝,也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暗示曹操兒子當皇帝,根據部分歷史學家以及我自己的判斷,我認為曹操那個時候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因為可以根據曹操的《讓縣自名本志令》中可以看出,他對於自己的江山是沒有規劃的,他只有完成霸業的理想,他不知道後面的路該怎麼走,但是要說曹操不想稱帝,這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曹操有條件。但曹操本質上還是政治家,政治家是有所考慮的,這裡主要分析他的四個顧慮。
第一條 不吉利 曹操曾在年輕的時候說過,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詳也,在他年輕的時候,無論是董卓廢立皇帝,袁紹另立皇帝,袁術自立皇帝,都在皇帝問題上犯了錯誤,他都是不以為然的,認為換皇帝這個事情很不吉利,這個觀念可能到了曹操晚年,仍然還有存在。
第二條 受恩寵 曹操世受漢恩,曹操這個家族世世代代收到大漢王朝的恩寵,他報恩的思想可能還是存在的,至少不忍心下手。
第三條 難改口 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說自己只是想做個晉文公,齊桓公,絕不會篡漢的,賭咒發誓了很多次,最後他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
第四條 不合算 曹操太清楚劉備,孫權是什麼樣的人,他非常清楚只要他曹操一稱帝,劉備孫權馬上跟進,最後篡漢的罪名,曹操自己背上,他們安安全全去當皇帝,比較方便了他們。其次,曹操雖然現在不是皇帝,但仍然代表中央,劉備,孫權這些人,再怎麼稱王,也只是地方。如果曹操當了皇帝,他們也跟著當了皇帝,那雙方的關係便從中央對敵方變成了,對方對對方了,這樣很不合算。
-
4 # 龍魂軍事
曹操之所以選擇不稱帝是因為曹操當時所處的社會大環境和自己前半生的總結,漢武帝重用董仲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大發展時期,1.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較完備的教育體系。漢代的官學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兩大類。中央官學主要是太學。私學在兩漢時期有很大的發展。其程度有的相當於太學;有的相當於地方官學。但較普遍的還是蒙學。
2,漢代以儒家思想為教育的主流。漢代的學校教育,實質上就是經學教育。統治階級為了擴大儒術的影響,大力興辦學經的學校,選拔經學教師,出版經學書籍,增加學生名額。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了中國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為封建制學校體系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3,漢代還倡導社會教育。向人民灌輸封建倫理道德思想,以使人民服從封建統洽者的統治。
第二點,曹操不選擇稱帝的原因,是因為曹操前半生的總結,當袁術與袁紹稱帝時曹操立即以大逆之不道的罪名,挾天子以令諸侯進行討伐,各諸侯,為了證明自己是仁義之師和籠絡人心,也不得不聽從於曹操的命令,曹操之所以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歸根結底,還是當時社會大環境下對漢天子的認同,這種認同就來源於一種文化的認同,信仰的認同。
並且曹操處於中原文化區,也是當時政治經濟的中心,這種認同遠遠大於蜀國與吳國。而後其子曹丕稱帝也是採用了一種溫和的方法(禪讓)
-
5 # 大風起兮雲飛揚y
東漢末年,漢室江山名存實亡、群雄並起、群雄都想稱帝的年代,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前車之鑑
董卓廢立
廢舊帝立新帝,廢少帝劉辯立劉協,一是劉辯14歲,劉協9歲,年齡小更容易撐控,二是劉辯身後勢力,削弱何氏外戚勢力,便於控制皇帝,三是董卓與扶養劉協長大的董太后同姓,堂而皇之以外戚身份控制劉協。
董卓無故廢舊帝立新帝,迅速激起天下群雄的反抗,曹操、袁紹、袁術、孫堅等天下諸侯聯合共同發兵討伐董卓,董卓大敗後,挾天子驅萬民遷都長安,同時焚燒宗廟宮殿,發掘皇陵,蒐羅財寶。西遷路上,死屍滿溝壑,哭聲震天地,民憤沸騰,最後董卓被王允與呂布設計謀殺,屍體被點了天燈。
袁紹如果另立一個皇帝成功了,自己就是開國元老級,權力滔天,而且他覺得另立一個皇帝理由充分,那就是,劉協是國賊董卓廢立的,年齡小,完全受董卓掌控,於是,袁紹找到了漢朝王爺劉虞,然而,無論袁紹怎麼求劉虞當皇帝,劉虞態度十分堅決地拒絕了袁紹,曹操也堅決反對袁紹另立新君,表示心中只認漢獻帝劉協一人,袁紹另立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公元197年,袁術竟公然稱帝,董卓廢舊帝立新帝,遭天下諸侯討伐,已經慘死,袁紹另立皇帝的陰謀也沒有逞,這個時候,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了,一個國家出現兩個皇帝,而且袁術是什麼人,在曹操的眼裡,就是個臭蟲,還想成龍,於是,曹操立即發天子召號令天下諸侯討伐袁術,曹操親自率兵討伐,響應號令的還有劉關張三兄弟,袁術聽說曹操來打他,嚇得魂飛魄散,根本不敢迎戰,袁術的軍隊也沒戰鬥力,袁術的子民,在他的統治下飢橫遍野,易子而食,沒人支援。
據說,袁術死的時候非常慘,當時軍精已斷,廚師給他煮了碗麩皮粥,袁術難以下嚥,想喝碗蜂蜜水,廚師說,只有這個,愛喝不喝吧,袁術長嘆一聲,沉默許久,然後大吼一聲,我袁術怎麼落到這般地步啊,倒在床下,吐血而亡。
-
6 # 娛樂文創
在三國時期,曹操勢力最強,地盤最大,可是,劉備稱帝了,孫權也稱帝了,卻唯獨曹操到死也沒稱帝,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首先,曹操當年遷都許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管幹什麼都是打著漢室的名義,當初為了出師有名拉攏人心,他可不止一次強調過自己絕不會取漢而代之。話說多了,說久了,就容易變成個人的標籤,更何況像曹操這樣的公眾人物,所以,如果曹操貿然稱帝,這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其次,曹操的眼光看得比較遠,稱不稱帝只不過是個名義上的事兒。想當初,袁術急著稱帝,結果群起而伐之,最後自取滅亡,再看看他自己,當年不過是自封了一個魏王的頭銜,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甚至一度出現叛亂。畢竟,四百年漢室在民眾那裡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所以,現在稱帝還不是時候,再等個幾十年,等漢室的觀念淡化了,基本上火候就可以了。所以這等於說,曹操把稱帝的夢想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去完成。而曹丕確實也沒有辜負老爹的期望,稱帝登基,還追封老爸為魏武帝,也算圓了老爸的皇帝夢。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魏蜀吳之間雖然相對穩定,但一旦出現可以借題發揮的導火索,比如稱帝,就可能再一次挑起戰端。而且魏國內部也尚不穩定,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個頭銜而賭上整個國家。
況且,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是無論從權力、待遇還是威望上,早已經是實際上的“皇帝”了,既然如此,那還在乎什麼稱不稱帝呢?
-
7 # 歷史遊俠阿春
老規矩,先上答案:曹操想不想稱帝,只是他的選擇而已,他擁有選擇。
東漢末年,大族們很喜歡點評,一旦被名士點評的好,就很容易出名。早年的曹操也很喜歡這個,但是大家點評的時候都很看重資歷和家族,說白了,在東漢那個年代,世界的資源基本上都掌握在士族名族手裡,普通人,尤其是是身位低的人很難出頭。曹操身為宦官之後,當然不是這些人能看的上,為了能得到點評,曹操不惜用威脅的手段獲得了許劭的點評: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
也就是說,曹操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起碼在早年就被人給看出來。結合後面的成就來看,曹操確實是亂世的梟雄,那麼,他為什麼不稱帝呢?
我認為是可以的,他是擁有選擇條件和不想選擇的理由
曹操擁有可以選擇的條件
看完《三國演義》的人,其實相對來說都會比較偏向於蜀國,很多人也會很感嘆,為什麼曹操那麼奸詐,劉備那麼正義,而且劉備旗下那麼多虎將和謀臣,最後也失敗了。
其實這個不能怪劉備,因為這個真的是大勢。就像赤壁之戰一樣,曹操抓住劉備和孫權,直接就殺了,但是劉備和孫權,任何一方抓住了曹操,都不敢殺,為何,他們的能力太弱小,一旦曹操死了,北方各群雄必定再起,曹氏勢力的反撲會直接引火上身,可見,曹操的勢力是有多大。
古代的國家是命數一說的,比如說王莽篡漢,天下人本身還是心向大漢,那麼劉秀的起義就很有優勢。但是到了東漢末年,民心對於性劉還是曹,已經沒那麼堅決,大漢四百年基業已經被劉邦的後代揮霍一空。這也就是為什麼劉備即使佔據了很多人的人心也未必能成功的原因,因為諸侯不同意,他們也想稱王稱帝,對於大漢的忠誠已經不再是枷鎖。
曹操具備選擇的條件,因為她從眾多諸侯當中脫穎而出,殺敗了很多人,統一了北方,天子在他的手裡玩弄,可以說天下一半已經姓了曹家。曹操可以稱王也可以稱霸,當然也有能力扶持漢帝,假如他真的一心一意扶持漢帝,那麼東吳和蜀國就是謀逆,人心不軌,失敗就是必然的。曹操的實力具備選擇各個角色的能力。
不想選擇的理由
準確的說,曹操雖然擁有選擇稱帝的條件,總的來說,理由有三
1、我們知道,在科舉沒有盛行的年代,全國升遷資源和財富資源基本上被士族和門閥所壟斷,寒門想要躍龍門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假如說一個人要想稱王稱霸,那麼首先就要得到士族和門閥的支援,就像當初18路諸侯進攻董卓一樣,大家統一選舉袁紹作為大統帥,就是因為袁紹家族是“四世三公”。曹操的成長也是一樣,雖然他自己是宦官之後,但是在手下謀臣的建議和扶持下,也是儘可能的結交各路的士族和門閥,雖然他們最後有的被曹操殺害了,比如孔融等。如果曹操明目張膽的稱帝,世代享受漢朝皇恩的士族和門閥就不會同意。不同意的結果就是曹操很可能就會功敗垂成。士族和門閥們也知道曹操不喜歡他們。
2、幫助曹操打天下的臣下還有很多還是向著漢朝的。比如陪伴了曹操多年的荀彧,他就一直反對曹操稱帝,最後還公然和曹操對著幹。曹操雖然狼子野心,但是也知道,如果沒有荀彧就沒有成功的他,況且在曹魏集團內部,心裡還向著漢朝的不再少數,他一旦做的過火,難免引火上身。
3、對於曹操來說,他已經是魏王了,天子在自己手裡玩著,北方統一了,自己不是皇帝勝似皇帝,再進一步也沒有多大的必要,而且還要顧及很多人,很多事情要處理。曹操看不起士族和門閥,就像士族們看不起曹操是宦官之後一樣。假如利益得當,曹操也是可以和他們講和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曹丕稱帝后,做的事情之一就採用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極大的保障了士族和門閥的利益,所以稱帝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就緩和了很多。
總的來說,曹操不是不可以稱帝,也不是沒有條件稱帝,也不是他不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願意妥協也沒必要,同時也不想寒了扶持自己多年的老臣們,
-
8 # 非正常歷史研究室
曹操雖然未稱帝,但是卻一步一步的策劃稱帝的事情,但最終未稱帝,有以下的幾個方面!
年紀和身體原因因為早先年的征戰以及在朝堂上的政事,耗去了曹操大部分的時間,同時曹操還有頭痛的毛病,等一切安定下來的時候,曹操年事已高了,但已經位極人臣,稱帝的事情交給兒子來!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廢三公、稱丞相
建安十七年(212),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漢帝冊封魏公,加九錫、都鄴城、建魏國、設百官;七月建魏國宗廟社稷
建安十九年(214),魏公曹操位在諸侯王之上
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進爵魏王、行天子輿服儀仗
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立曹丕為魏王國太子
以上來看,曹操是認為時機不對才沒有稱帝的,很多人說曹操不敢稱帝,但是曹操當丞相期間,殺皇后皇子的時候可一點沒有手軟,而且後期再走篡位的路子,因此曹操有稱帝的想法,但是因為時機不成熟,才最終沒有稱帝!
-
9 # 去年今日
首先說,一個人具備幹某件讓自己獲利很大的事卻沒有幹,一定有不能幹的原因,絕不僅僅因為道德,理想!
不稱帝比稱帝划算兄弟三人爭家產,但是老爹還沒死,肯定是誰先動手誰吃虧。
當時許都名義上還是漢朝首都,實際權利在曹操手中,別人或多或少都投鼠忌器,然而一旦稱帝,這種優勢就沒有了。
賠本買賣,誰都不會做。
然而面對稱帝這麼大的誘惑,僅僅因為賠本還不足以讓人卻步,更大的阻力在於曹操把自己困死了。
曹操自己走到了死衚衕曹操自己走的是屌絲路線,或者說用人策略上走的是屌絲路線。
但是大漢朝400餘年,留下來的世家大族可不是曹操僅僅團結這麼一批屌絲就能撼動的。
作為曹操,想團結屌絲,就必需顧及屌絲利益,而顧了屌絲利益就顧不上貴族利益,因為生產力是有限的。
不給貴族利益,貴族就不會支援你。
就像在一個公司裡,群眾基礎再好,董事都不同意你做ceo,你也白搭。
所以擺在曹操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執行鐵血政策強行稱帝;一條是悶聲發大財,稱不稱帝不重要。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操沒法選擇前者,只能選擇後者。
後來曹丕稱帝,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來看,曹操也為這事做了不少安排。
-
10 # 這一槍是晚安
分析曹操是否稱帝,還不如分析曹操身後各階層精英博弈的狀況,曹操的行為,只是這些政治精英們博弈的結果。
曹操身後的階層包括:
世家門閥,從東漢到東晉壟斷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強大階層,他們有兩大政治訴求。一是壓對寶,門閥豪強之間也競爭激烈,沒壓對寶家族有覆滅的危險,比如把寶壓在袁紹身上的河北大族官渡之後不是被滅就是邊緣化,而把寶壓在曹操身上的潁川文士門閥則賺得盆滿缽滿,在整個魏晉都是舉足輕重的力量。
這是門閥和曹操這樣的“明君”利益一致的地方,而是他們的訴求二,則是門閥和“明君”利益相悖的地方:門閥需要的是一個弱中央,或者說弱皇室。因為門閥的經濟基礎,是“佔山護澤”,兼併大量的土地經營莊園經濟。他們兼併的物件,是自耕農,而自耕農又是中央皇室的經濟基礎,政府的賦稅和兵役都需要自耕農來承擔,這就使得門閥的莊園經濟,跟政府的經濟收入,完全是互相沖突此消彼長,說得不好聽點,門閥是喝著皇室的血壯大的。所以當曹魏開始打擊豪強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門閥大族全都倒向司馬氏。門閥與君主的關係參見:荀彧為什麼會選擇跟曹操分道揚鑣?
小型豪強和寒士。小型豪強的代表,許褚、李典,許褚“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李典“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寒士代表,郭嘉、劉備、諸葛亮。小豪強更具地方特性,不像世家門閥是大官僚與大家族的結合,對權力要求不高,訴求更務實,希望有“明君”能夠保境安民,讓自己的家族不被黃巾之類的流寇侵襲,能穩定的當土財主。
而寒士,也就是小地主的訴求,是希望突破士族對官場的壟斷,獲得成就功業的機會。東漢到東晉取士,名義上是選州郡賢達,實際已經被士族壟斷,大家出門碰到先自報三代家門,家世牛逼你就牛逼,家世差一點就各種被鄙視,當官也變得完全看家世。像桓溫這樣小士族出身的梟雄,位高權重的時候尚且被琅琊王氏之流鄙視為“老兵”,諸葛亮這樣失去父蔭的士族末流會被人看不起到什麼程度。因為小地主出身的精英們變得沒有出路,上升通道被堵死,他們渴望機會,這其中野心大一點的如劉備、諸葛亮,要麼想當大軍閥,要麼相當大軍閥的“肱股之臣”,野心小一點的,比如郭嘉,更注重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對權位和財富看得相對淡一些。寒士的心態參見:諸葛亮之妻黃月英真的是大才女嗎?
皇室,或者說中央政府,前期是漢室,後期是曹氏自己,訴求是削弱門閥鞏固家天下。
平民,某種意義上說改變了歷史,其中大部分創造了一種歷史環境,他們的訴求是“耕者有其田”,能安心勞作安心過小日子,小部分平民精英比如張飛、關羽,和寒士精英一樣,渴望出人頭地。
貫穿整個東漢到東晉政治線索,就是皇室與官僚門閥的權力爭奪,平民和寒士階層儘管人數最多力量最大,但大部分時候都被壓制,極少參與到核心博弈來。從訴求上說,平民和寒士階層,是完全站在皇室一邊的,他們其實是一個經濟體的一體兩面,皇室“王黨”要保持家天下,就要天下有足夠的自耕農納稅服役,同時吸納底層的精英,作為皇室和底層的紐帶,而小農們也希望國家統一沒有戰亂,同時有個開明的政府保障他們不被門閥欺凌。
但這兩股力量在黃巾之前無法匯聚在一起,因為只有一個皇室高高在上,不可能和老百姓有太多接觸,皇室只能依靠官僚作為和平民階層互動的紐帶,但這紐帶已經成長為門閥,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了。在朝中,皇室和官僚大臣互相牽制,在鄉野,門閥有莊園有武裝壓制自耕農,門閥又釋放出州郡低階職位吸引寒士和平民中的精英,使他們不忠於皇室而成為門閥的門生故吏。
皇室有限藉助寒士和平民階層的地方,就是從寒士和平民中培養出新的門閥,即宦官和外戚,來制衡傳統官僚門閥。比如曹操他幹爺爺曹騰就是寒士出身,依靠皇室成長為宦官門閥,當然曹操他幹爺爺還是很有賢名的,比張讓之流好太多。
如果沒有意外,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東漢會直接進入東晉模式,官僚門閥越發坐大,皇室越發衰弱徹底喪失號召力,成為名義上的門閥之長,門閥間此消彼長,輪流坐莊,時不時逼宮篡位。不會有三國和魏晉,直接進入“袁與劉共天下”的局面。
不過老天有眼啊,給了“王黨”和平民階層一個機會。東漢末年已是王朝末期,人口爆棚,土地的產出無法負載這麼多人口,於是吃不飽飯的平民被逼進入歷史舞臺,“王黨”和平民階層短暫合流。
以亂世中唯一的“王黨”曹操為例。曹操為重建“王黨”的威權國家,努力和平民階層合流,具體方式為“掌軍”、“耕者有其田”、“吏治”。
“掌軍”和“耕者有其田”實際上是一件事的兩面。歷朝歷代中央皇室的根本,都在於“軍權”在握,漢室不是沒有想重掌軍權,比如漢靈帝置“西園八校尉”,“初黃巾起,上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故親任之,使為元師,典護諸將,大將軍已下皆令屬焉”,但很快引起門閥反彈,計劃流局。漢靈帝之所以失敗,不僅僅因為自身能力和門閥的反彈,更重要的是,重建一支軍隊,需要有能服役的兵源,和支援起這支部隊的糧草物資,說白了要有足夠自耕農納稅服役,同時皇室能直接管理,但此時鄉野間的自耕農因為門閥的兼併,分割凌亂,負責稅收的州郡吏和部隊的基層領導也都是門閥的門生故吏,忠於門閥大過朝廷。
而曹操拜黃巾所賜,有了突破現有體制另起爐灶的機會。比如武帝紀載,曹操破青州黃巾後,“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以及後來“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這其實就是黃巾流民武裝打破了原有門閥階層對土地控制,重新形成大量的自耕農迴歸“王黨”政府的直接管理,為“王黨”建軍提供兵源和物資供給。所以說“掌軍”和“耕者有其田”是一件事,這就是平民階層和“王黨”合流的關鍵所在。
曹魏的軍制也是偏向於“王黨”中央集權,在朝的中央禁軍,絕大時候都由曹氏宗親統領,在外的邊疆鎮軍,多由忠於曹魏的非門閥出身的將領掌控,比如“五子良將”,當初把寶壓在曹操身上的比如潁川文人門閥,也只能把持文職,極少指染軍職。官渡之後曹魏勢力變強,軍紀上改“但賞功而不罰罪”為“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這其實是變相的打擊門閥武裝,掌控禁軍的曹氏宗親是不可能遭到實質的處罰的,更多時候是擁有部曲私兵的門閥“抵罪”。
而“吏治”,實際上是“王黨”和底層精英的合流。黃巾起義,天下大亂,但黃巾流民武裝只是起破壞作用,時局的走向還要看精英們的選擇,平民階層的精英這個時候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加入了黃巾,成為流民武裝領袖,比如魏書程昱傳,“黃巾起,縣丞王度反應之,燒倉庫”,不少州郡的中下層官吏加入黃巾,就是因為這些寒門或者平民出身的精英深感自己在體制內已經走到頭,而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門閥子弟卻靠家世霸佔州郡的重要職位,成為他們的頂頭上司,所以毅然造反。
另一方面,黃巾流民武裝也打破了世族門閥對官場的壟斷,黃巾軍衝擊州郡殺掉了一批門閥出身的官僚,而時局緊張,那些僅靠家世居官者沒有能力處理這種局面,這逼迫門閥不得不接受寒門和平民中有才華的人,來接手他們的職位,以解決棘手的局面。曹操這個時候提倡“惟才是舉”,是借黃巾造成的外部壓力,吸收大量忠於曹魏的寒門和底層的精英,打破門閥對官場的壟斷,重新建立中央朝廷和自耕農之間的紐帶。比如郭嘉、韓浩這些寒士成為他的謀士或者技術官僚,程昱、滿寵、楊沛這些底層出身的能吏、酷吏鎮守州郡打壓豪強。
所以郭嘉說曹操和袁紹十勝十敗,除了個人能力,更多是在說曹操對整個社會弊病的瞭解,勝過袁紹。
至於曹操為什麼不稱帝,真的不重要,曹操死後,青州兵不聽號令明目張膽的離開洛陽,青徐依舊被臧霸、孫觀這些豪霸父死子繼的割據著,五子良將之後軍鎮也逐漸形成新的地方割據勢力,當初的心腹之臣成為新的勳貴門閥之後,也開始成為皇室的死敵倒向司馬氏,曹仁、曹真、曹休這些經受戰火洗禮名將之後,掌握禁軍已是曹爽這樣的沒有能力的權貴公子了。
理想主義者曹操只是憑藉他的天才,和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在門閥的天下中,短暫的開啟一扇屬於“王黨”的門而已,連他自己都知道,這一切不可能持久。
回覆列表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小說中,還是在戲曲舞臺上,曹操都被描繪成了一個白臉的奸賊,但是曹操卻終其一生都沒有稱帝,所以曹操只能算權臣而不能算奸臣。至於曹操為什麼不稱帝?我想主要還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要知道東漢末年天下豪傑蜂擁並起,誰也不服誰,在早期有袁紹,呂布,袁術,劉表,公孫瓚等割據勢力,曹操在諸多軍閥的勢力中只能算中等。到了後期,則出現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面對劉備和孫權兩大勢力,曹操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卻也奈何不得孫劉聯手。赤壁一戰,讓曹操精銳損失殆盡,從此不敢南下。劉備和孫權也成為制衡曹操稱帝的重要因素。如果曹操一旦廢漢獻帝,自立為皇帝,則劉備和孫權必然會打著興復漢室的口號,北伐曹魏,到時候自己師出無名,豈不是落的個自討苦吃。
而且在曹操之前傻呵呵的袁術就篡漢稱帝,結果天下群雄並起而攻之,結果不到兩年就被嘔血而死。而三分天下之後,曹操的勢力要比之前袁術的勢力大的多,但是曹操為人謹慎,袁術的前車之鑑剛過去不久,所以曹操必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篡漢。
曹操一生致力於天下統一,而知道曹操去世,天下仍是處於三分割據的狀態,曹操縱使有稱帝的野心,他也明白此時稱帝為時尚早,就算稱帝也要至少先把孫劉二人之一攻破,才能有稱帝的根本,但是曹操並沒有活到那個時候。
東漢末年,雖然漢室衰微,但是倫理綱常的觀念深入人心,王莽篡漢在前,但是王莽的新朝卻存在了僅僅14年,而且往往還揹負了篡漢的罪名,受世人唾罵,遺臭萬年。董卓之所以受萬民討伐,也是因為他想篡漢而代之,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鑑,曹操肯定不會為了皇帝稱號去得罪天下人。
雖然曹操沒有稱帝,但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封自己為丞相,魏王,加九錫,實際上距離皇帝寶座已經只剩下半步之遙,但是曹操卻始終沒有能跨出這半步,其中很大原因就在於曹操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雖然曹操挾漢獻帝,以丞相身份執掌朝政大權,已經是對漢天子的大不敬,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天下太平,我相信曹操寧願做一個能臣良將,也不願做一個亂世奸雄。
“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由此可見,即便是身處亂世,曹操的理想也僅是做“春秋五霸”那樣的諸侯霸主而不是取天子而代之,做一個篡漢的奸賊。
第三,曹操志不在此
雖然曹操在歷史演義和戲曲中被醜化成了白臉的奸臣,但是我認為曹操卻是整個三國最有理想有抱負,也是唯一志在天下而不在皇帝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無論是大將軍何進還是董卓,袁術等人在取得一定的地位和優勢之後,就會迫不及待的為自己稱帝做準備,甚至袁術連大的基本環境都看不清就敢貿然稱帝。曹操的志向並不像這些人如此短見,曹操志在天下。
曹操在打敗袁紹之後,儼然已經成為了天下最大的割據勢力,但是曹操並沒有輕狂自大,為稱帝做準備,反而在軍事上北征烏桓,鮮卑,統一了北方,從此無後顧之憂。然後破荊州,下江陵,想要就此一舉擊潰孫劉聯軍,但是奈何赤壁大敗,使他功虧一簣。在內政上,曹操提倡節儉,大力發展經濟,實施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東漢末年戰亂多年的中原從此恢復正常,甚至有所發展。從曹操實行這一系列措施來看,曹操的志向在於整個天下,而不在於一個皇帝寶座,所以稱帝對於曹操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
在曹魏政權中有不少人都勸過曹操稱帝,但是曹操曾經對眾直言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意思就是說如果真的要稱帝,等我百年之後再由兒子追封吧,因為周文王沒有篡位,而是周武王封的。
果然曹操的話很快就應驗了,因為曹操在生前早就為兒子曹丕稱帝掃除了一切障礙,公園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稱帝,建立了魏朝,曹操被追封為魏武帝,也算是間接當了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