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股上上籤
-
2 # 灬說謊的流星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國家大力倡導房住不炒,從大的經濟環境背景而言,房價整體已沒有大的上漲空間,甚至在特殊節點房價回撥,開發商各種優惠政策,馬雲早就談過房價如蔥,香港首富李嘉誠不賺最後一塊錢,也早在幾年前就從大陸地產行業抽身,去年萬科的“活下去”!等等,都印證了炒房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房子確實是用來住的。
2.房住不炒,國家一直在努力,出臺相關政策,公租房,保障房等切實讓百姓住得起房!
“共有房屋產權”也在試點當中,即個人與政府各出一部分費用,房產共有的形式。
3.90後的普遍經歷過高等教育,思想思維上對房子也並沒有太大渴望,而真正帶給90後買房壓力的是老一輩的觀念,婚姻的壓力等等。
4.現在農村基本上見不到年輕人,年輕人幾乎沒有人想在家種地,都想出去闖闖,倘若發展下去,村裡的中老年人相繼離世,誰來種地?這就需要大機械化耕種,把耕地統一規劃,把住宅統一安置,農場主式經營,企業化管理,那我們老家之前的老宅子,耕地,換來的是新的,集體的住宅區,嶄新的高樓亦或大別墅,想想就開心!房子真的不愁哦!
5.作為一個90後,我認為,我們當下要做的是結合自己的優勢,把自己的興趣點當做自己的工作,踏實肯幹,做細做精,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為社會大家庭發光發熱。
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是90後,受西方超前消費觀念的影響較大。他們或是月光族,或是負債族消費族。那為什麼他們沒有買房的危機呢?股瘋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有祖產。這類90後,他們雖然是月光族,存不下錢,但是他們壓根就沒有購房的壓力,因為家底比較好,父母已經早早為他們準備好了房子。最過這幾年,城市外擴,棚戶區改造拆遷,一些家庭因此獲得幾套住宅的大有人在。這個群體也被稱為“拆二代”,所以他們也就沒有購房的需求和壓力。
二、住房公積金繳存高。一些大型國企、外企及機關事業單位 職工,他們在當地繳存的公積金遠高於當地平均水平。家底雖不厚實,但是買房首付還是沒有壓力的。付完首付,每月的公積金就足以償還購房貸款,因此也沒有購房壓力。
三、進城務工的90後。從農村進城務工的90後,面對城市高昂的房價,拿著低廉的工資,區大的收入房價差距讓他們壓根沒有在所在城市購房的打算。他們在老家本就有房子,沒有購房的動機,何來購房的危機。
四、得過且過型。這類90後,年紀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然而心智好似還沒有完全成熟。仍然是啃老混日子,毫無危機感和責任感,得過且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在他們的大腦裡,哪裡還有什麼買房的危機。
但是話又說回,並不是所有的90後都沒有買房的壓力。以上人群,並不能代表90後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