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風8142891611628
-
2 # 夢為引
很多地方習俗是不一樣的。
我們呢彩禮是1萬到10萬不等的,,,大部分集中在2-5萬,,,一般就幾萬塊錢的時候,就是女方父母就就留著了,,,辦酒席,買結婚用品,給紅包,給新娘置辦一些隨身物品,有時候還需要簡單的裝修一下房子,雜七雜八的就不止這幾萬塊錢了。所以我們呢一般就是直接留給父母了。但是父母也會給一些陪嫁,但是有時候也是沒有陪嫁的。
我有個朋友,菏澤的,,她的彩禮是18萬,嫁妝是15萬,這其中不包括三金什麼的。。我知道以後就震驚了,,但是後面才知道,這33萬都是在我朋友手裡,是小夫妻家庭的啟動資金,,然後她說他們呢的習俗就是這樣子的,雖然彩禮,嫁妝都更多,但是最後還是在自己手裡的,所以他們給彩禮嫁妝時候還是很痛快的,畢竟沒有損失,也不會讓男方覺得是賣女兒。
不光是習俗問題還有,父母是否疼愛自己的女兒,或者家裡是不是繼續一筆錢,都是考慮的因素的,你這麼簡單的問,其實是不做未為你參考價值的
-
3 # 蒲公英的傳說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看待,中國這麼大,風俗習慣,風土民情都不一樣,一句話,入鄉隨俗。
我是東北遼寧人,我們這邊包括三金也就在十二萬左右,有的多些,有的少些,這錢都歸新人所有,留婚後置辦各種東西的備用,結婚時女方父母也能給女兒一至二萬元,也就是父母愛女兒的一點心意,說白了,就是面子錢,讓親朋知道了臉上也有光。
也聽說有的地方彩禮錢直接歸女方父母養老,這也正常,父母養育女兒二,三十年,其中付出的辛苦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錢留下養老也不為過。
總之個人戲法個人耍,一灘水和一灘泥,咋完美就咋做,外人無權干涉!
-
4 # 使用者6513945627
小夫妻年青,有活力,要彩禮不合乎邏輯,也是在欺榨父母,有錢的長輩總歸是少數,現已形成了不良風氣。是時代進步了,還是倒退了。歷史的悲哀。
-
5 # 手機使用者5546146406
彩禮是給誰的,怎麼說呢。給彩禮好象也傳統,很早以就有收彩禮的習俗。至於彩禮的多少,就看男方的條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幾百的,也有上千的,沒聽說有上萬的。過去條件差,一年的收人也:就一,二百元。:象我七一年工作工資25元,一年3O0元。還要交什麼保險之類。這彩禮錢是被女方置辦家妝的。而且彩禮越多嫁妝越豐厚。嫁妝花銷一般是彩禮的2倍。女方家要倒貼錢的。不然就顯得太小氣。所以彩禮不會要得多。也有女方家較困難。因為那時孩了多。兄弟姐妹五六個,七八個的很多。備不起,就只能用彩禮錢備點嫁妝。叫拿他的拳頭堵他嘴。現在彩禮好家走樣了。一開口就是幾萬十幾萬甚至更多`,好象是做生意討價還價。有時弄雙方都不開心,有過別因彩禮而分手,讓人感到惋惜。依我看,只要孩子雙方心心相印就可以了,至於彩禮的多少,這是討個彩頭,不必苛求,真心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不要被彩禮這根最後的稻草壓垮。
回覆列表
彩禮是給女方父母的。但是現在很多女方家庭會把彩禮原封不動的讓新娘帶到小家庭並且由新娘保管作為小家庭的儲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