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之秋
-
2 # 趣撩歷史
因為很多朋友可能沒看過這篇文章,我先和大家講一講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秦國和晉國一起去收拾不聽話的鄭國,鄭國一下子慌了,君臣趕快商議對策。這時大夫佚之狐就對鄭國國君建議,讓燭之武去面見秦國國君,秦軍必退。鄭君就請燭之武出山,燭之武開始推辭不去,後來在鄭君的一再懇請下,就去面見秦君。最後燭之武對秦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秦國退兵。晉國一看秦國退兵了,他們也跟著退兵,鄭國之危於是被解除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燭之武當時是怎麼推辭鄭君請求的。“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說,大王您看我年輕的時候,能力比不上別人,得不到您的重用,現在我歲數大了,就更不中用了,您還是找您的那些重臣吧。
大家看看,燭之武的話裡面怨氣十足啊,這是埋怨鄭君臨時抱佛腳,不用人家的時候叫人牛夫人,現在來叫人家小甜甜。但是在鄭君認錯服軟和一再懇請下,燭之武最終同意了鄭君的請求,並且最終勸說成功讓秦軍退兵。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勸說秦軍退兵只能燭之武去,燭之武推辭鄭君的請求為什麼底氣十足。
雖然在《左傳》中沒有表述,但是我分析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燭之武與秦君有舊。他與秦君熟悉並且能夠說上話,不然的話,對秦君說的那些說辭和道理,別人也可以說,如果去個鄭國重臣的話,身份地位代表鄭國更加合適一些。而且燭之武是晚上從城牆上,身上綁著繩子墜到城下,私會秦君。如果秦君不認識他,不可能安排他晚上見面,後面的談判也就無從說起了。所以我認為燭之武的推辭就是表示對鄭君的不滿,並且趁機要些好處。之所以底氣十足,是因為他與秦君相熟,去勸說秦君退兵非他不可。
其一、對國君早年拋棄他表示不滿。
面對國君,燭之武表示:“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我們雖然不知道鄭國國君在早年間為什麼不重用燭之武,但是,多年來國君對燭之武不重視,以至於燭之武懷才不遇。這一點是事實。
任何一個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被人重用,被人欣賞,自然而然就會喜悅,被人冷落,被人拋棄,自然而然就會生氣。
其二、表示拒絕可以抬高身價,表明心跡。
任何經歷職場、官場的人都知道,不請自來很廉價,三顧茅廬方可貴。
人的心理有時候是很下賤的。輕易得到的東西人們總是不會珍惜。
可是,燭之武拒絕出山,結果就不一樣了。國君最後的顧慮被打消了。這讓國君看清楚燭之武並非是一個絞盡腦汁謀求富貴的人。這也讓國君對燭之武真正信任了起來。
於是,國君才會在燭之武面前坦言認錯,懇請其原諒。燭之武也才受到國君器重,被授權代表鄭國與秦國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