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普樂善

    靠子女養老,是老年人的痛。根本就是這樣,很多老年人都婆媳關糸陷入絕境,陷入僵局。這就很尷尬啊傷害啊!很多都推御責任心的,互助推委,委屈老年人,委婉拒絕義無反顧,委屈老年人也不好啊!委屈老年人委屈自己已很尷尬啊!委屈委婉就是老年人最大的傷痛!

  • 2 # 立仁小魚兒

    你好,我是小魚兒。“靠子女養老,是老年人最大的痛”,對於這句話,我完全不同意。

    不管是在古代社會,還是在建國的初期,老年人到了風燭殘年,沒有了勞動能力,也就沒有了經濟來源,所以在那個時候,如果子女不能贍養老人,那則是最大的不孝,如果沒有子女們給老人養老,那麼老人們幾乎就無法生存下去。

    所謂的靠子女來養老,準確的說應該是子女們對老人們的陪伴與關心。現在子女們的生活壓力都很大,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節奏與生活圈子,有時對老人的陪伴時間不會很多,加上中中國人特有的含蓄,也不善於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與疼愛,會讓有些老人們覺得缺少了親情的溫暖。

    隨著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加之社會對道德觀的正確引導,絕大多數的子女們對老人都是尊敬和孝順的,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

    現在國家大力推動、健全社會養老體系,說明老齡化的社會,完全靠著子女們給老人養老,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老人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當老人們在生活中或身體上出現各種問題時,作為子女的必須要首當其衝,責無旁貸的為老人們排憂解難。

  • 3 # 好多吐槽好多劇

    從前人重男輕女,覺得只有兒子才能給自己養老;後來講求男女平等,兒女都要為養老出力;現在又不知道怎麼了,六七十歲的本該退休的爸媽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總想給自己找點事情幹,沒有退休金的就想掙點錢花,孫子孫女回來的時候能給上個一兩百,剩下的就攢起來,給自己養老。

    “靠子女養老,是老年人最大的痛”這句話有例可依,不少老人年輕時為子女打拼了一輩子,臨老不能幹活了就開始哪裡都不順眼。要是孩子多了,就會互相推脫責任,你在我家待多久,我在你家待多久,不能厚此薄彼。

    要是身上再有個什麼病痛就更麻煩了,需要伺候的,天天吃藥的,癱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

    有時候因為子女不孝,有時候是因為不想自己拖累子女,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早作打算,積累一部分積蓄,要麼留在手裡以防萬一,要麼乾脆自己出錢住養老院。

    但是用這句話去質疑“孝”也是不全面的,大多數子女都是孝順的,父母為自己操勞了大半輩子,但凡有點良心的,都不會讓自己的父母老無所依。

    靠自己的子女養老,有時候是一種幸福。

    都說“老小孩”,“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和孩子一樣單純,嘴還饞,給塊糖都能開心半天。

    而且父母在身邊,總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沒那麼艱難。

  • 4 # 一葉輕舟120

    謝邀。“靠子女養老,是老年人最大的痛”。這句話道出了大部分老年人的心聲。在養老問題上,老年人往往會產生一種截然相反的矛盾心理。既希望跟子女們在一起生活,由他們給自己養老,又擔心這樣做會給子女們添麻煩,時間久了會產生矛盾和隔閡,更擔心“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情況發生。

    老年人的這種心態、這種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這許多家庭中,由於現在工作和生活壓力非常大,子女們即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又要照顧年邁的的父母 ,確實存在許多困難。再加上兩、三代人在一起生活,肯定會有“代溝”,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各不相同,時間久了難免會產生各種矛盾和隔閡。如婆媳矛盾、翁婿矛盾等。出於這種擔心,有些老年人選擇去養老院集體養老,有的人選擇與朋友一起抱團養老。但是時間久了,又會產生對子女們的思念之情,有一種回家的強烈慾望和衝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緒會越來越強,並且還有一種被子女們拋棄的感覺。他們又會迫切地希望回到子女們身邊,與家人在一起。

    因此,大部分老年人既想靠子女們養老,又怕給他們添麻煩,成為子女們的傫贅。這確實是老年人最大的痛。

  • 5 # 素簡行者

    不太贊同這個觀點。“養兒防老”是一個傳統的觀念,應該做足夠好的自己,給養老一個保障。

    努力做好自己,為老了的自己有個好保障

    生活保障來自於經濟基礎,當我們年輕時付出更多的努力,為自己想過的生活、為年老後不能在工作的自己、為更多的條件照顧身邊的人;這一切都是在身體力行、有能力、有想法、有學習能力的時候,好好的去奮鬥。同時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努力要趁早,健康生活也要趁早。當我們老了的時候,我們自信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好自己,何來靠子女養老之說呢?

    做大格局的父母,擁有幸福生活

    原生態家庭中,父母的言行、所作所為對孩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你有了孩子,你希望他是什麼模樣呢?那麼從自己做好開始,當你不是處於一個狹隘的思想來養育子女時,我們對子女的愛和我們對父母的孝順,應該是無私的,他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我們強加於他身上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用愛去道德的綁架,做大格局的父母,將會擁有幸福的生活。

  • 6 # 顧隴桃園廣

    同意這個說法!養老不應該靠子女,應該利用社會資源,依靠社會養老。靠子女不是靠不住,而是子女們都很忙,生活有壓力,工作也有壓力。西方國家老人養老大都靠自己,子女只是精神上的安慰。國家在老齡化、養老難的問題上關注和加大投入。相信明天只會更好。

  • 7 # 巧巧96035096

    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子女養老,奉行到現在,還是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說的容易做起來難,老人最痛的也許不是子女的養老問題,而是擔心自己久病臥床,生活不能自理。怕久病床前無孝子。怕子女嫌棄。最痛的應該是晚年失去老伴,因為現在這個趨勢,老年人抱團取暖的多,就是和老伴相互養老,你照顧我,我照顧你,但凡能動就不想麻煩兒女,兒女也挺不容易的,也是大家人口,挺辛苦的,最實惠的還是老伴,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孩子姑姑的公婆,都90多了,有兩個兒子,四個女兒,說當兒女的有時間就過來看看,根本不用兒女管,都是互相照顧著,有很多老人,一個生重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一照顧就是十幾年,多的去了。有的生病住院了,兒女給辦好了住院手續,住院的時候一大群人,住上院了,都說有很多事,忙的匆匆走了。只剩下老伴伺候著。要是自己的孩子不舒服住院,再忙也不忙了,孩子要緊。延習下來的就是這個現狀。沒有什麼可道德綁架的,所以步入老年的老人,也不要太痛,和老伴互相照顧好自己,相融以沫。最浪漫的事就是,變成手心裡的寶,坐著搖椅慢慢搖。快樂度過晚年。健康了就不會痛,兒女也不痛。我們也快步入老年了,還沒想靠子女養老,是個痛,現在孩子都少,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壓力太大了,就想著夫妻之間互相養老。或和朋友抱團養老,去養老院,以後國家還會出臺養老政策,不管怎麼樣,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就是財富,就是幸福。不要痛,不要糾結。

  • 8 # 紅小魚

    看到很多關於養老的話題,各有各的說法和看法,很多人都是選擇性的說因為壓力大或者婆媳關係不好處理等原因而不想養老,感覺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怎麼了?有點悲傷的感覺!我是一個平凡的打工仔,我也不高尚,但對養老的問題上我始終認為子女養老是上上策,這是子女的責任更是作為子女必須承擔的責任!現在國家也提倡居家養老,對此我有幾點看法:首先居家養老對於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最大的保障,有子女的陪伴,起碼精神上會更有利於老人;其次居家養老也是我們用身體力行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要做一個有愛的人,尊老愛幼的人,傳承美德的人!我們為什麼要給父母養老呢?因為他們曾經無怨無悔的給了我們生命並把我辛苦的養大!我們為什麼給父母養老呢?因為老人就像曾經我們的小時候也想找個依靠和安全,我們是他們的主心骨了!我們為什麼給父母養老呢?因為這是人生的傳承和接力,斷了就斷了人生的意義!前兩天看過一句話是“父母在不遠行”,感覺很觸動心靈,其實不遠行不是說一定得讓你待在老家(當然了能天天讓父母看到你更好了),而是常回家看看,而是常打個電話說說話,而是有空陪他們坐坐,而是聽聽他們的嘮叨等等形式吧!我是農村出來的人,一直在外打工掙錢,十幾年裡很少和老孃在一起,有時在考慮到底錢重要還是自己的父母重要,如果時間到了那個點,自己會後悔嗎?所以我選擇帶她老人家一起出來打工,到目前已經跟著我三年多了,她也不用孤獨了而我也不用擔心了,我老孃已經八十五歲,很多的想法或者觀點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也有過爭執,但我們做子女的要先低頭後規勸!人到老了飲食、習慣、行動力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費時費力的去保障好,雖然有點累但心裡踏實!至於那些以壓力大或者婆媳關係處理不好為藉口的人,我想對此說,曾經父母壓力大的時候也沒拋棄你,婆媳關係不好是你沒處理好別找藉口!所以子女養老不光是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更是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這種美德不能丟掉!感謝大家!

  • 9 # 果樹GS

    這個話題一直在討論。發表個人看法的人也很多,總的來說,各家有各家的情況不一樣,只能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具體方法妥善解決。說實話,清官難斷家務亊。有一定的道理。30歲就開始關注農村老年人的老來生活與養老問題,常常與到“死結”難以解開,比如,小兒子和小媳婦一次性偷偷地幫娘買了養老金,沒有給爹爹買,?大兒子和大媳婦根本沒有想到也不準備給父親買養老金。小兒子夫妻倆都是大學畢業生,經濟比較富有,大兒子經濟一般,由於一個已有了勞保,一個還沒有,於是發生了矛盾,老夫妻倆經常激烈鬧矛盾。造成家庭不和。我想老人在允許的情況下,為了防老,應該需要做好三件亊。首先自已要有屬於自已的住房,大小不論。二是,老夫妻倆銀行裡備有3~50萬存款。三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多動善養,身體健康。直到不能動彈了,花錢請家庭保母。或者去養老院。這是最佳選擇。

    關於子女,除了公務員外,其他只能依靠打工緻富三口之家,想富,真要吃苦耐勞,多加班加點,或者做兩份工作,只有奮鬥不息。才能很快會富起來。老人別去打擾子女,星期天讓子女上老人家來聚餐,閤家歡喜。因為子女實在忙於工作,發家致富。老人應該鼓勵。錢多的話也可以支援勤奮子女創業。讓他她們錢生錢。

    對於享受型好吃懶惰的子女,只能精神上支援與鼓勵。老人即使有錢也不能支援。最後歸西前有餘錢的話畄點他她們。因為盲目支援只能適得其反。我的教訓,現在小兒上下班步行,小媳婦小電瓶車,一輛25萬的轎車只能停放在自己車庫裡,為什麼會這樣?勞動打工者一般必須先苦後甜,才算真正步入了社會……。現在只能補上先苦這一課,讓他她們深深地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從而真正溶入到社會中去。只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10 # 心理諮詢師丁丁

    事實上通常老年人在晚年對於物質上的需求已沒有太多(大多老人都還是有退休工資、養老金的,應付基礎的老年生活基本都還是有餘的;當然一定也有經濟確實困難者,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一定說老年人”靠子女養老“我想說更多層面上是老年人心理上的需求。

    如果二老均健在,無論彼此關係怎樣,能”撐“到現在,以彼此幾十年來習以為常的模式相互陪伴,相信對於子女的依賴相對來說會少些。

    如果有些相對外向獨立的老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朋友圈,即便是一個人生活對於TA來說日子也還是舒心的,從心理學上看,這樣的老人人格獨立、健全,可以視經濟實力調配自己的生活,怎樣都可以自己作主,自己滿意——痛自然也就不存在;

    如果家裡老人形單影隻,而且TA相對來說無法持續一個人的生活,此時就是老人家最怕的”孤獨“,從心理學上說,這樣的老人的人格就是未發展完全,需要依賴於子女共生的型別(此刻的老人實際上是心理上“退行”成了孩子),往往這樣的他們還會表面上藉助對自己經濟的索取來操控子女,而事實上他們需要的仍然是子女在心理上的陪伴——有點像人們常說的”老小孩“。

    當然,這樣的情形,在兩老均健在的家庭中也會有存在。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即便對方是自己的子女)身上那自然不會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可以想象——時間長了,彼此的”痛“都會傳遞、甚至疊加。

    所以對於家有這樣的老人(作為子女,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改變他們),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理解他們也是”情不自禁“,接納他們的需要,並儘量平衡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探望陪伴老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送女人回家故意讓女方家人看到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