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對於一個多月的小寶Bora說,吐奶是普遍現象,這裡要區分是生理性的溢奶,還是病理性的吐奶。

    溢奶多見於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寶寶吃奶後如果立即平臥,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就從嘴裡溢位一兩口奶,甚至全部吐出,有的還會伴隨打嗝。但是,餵奶後如果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吐奶就會明顯減少。醫學上把這種吐奶稱為溢奶。

    溢奶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與寶寶發育不成熟有關。

    寶寶在直立行走前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內容物容易溢位。站立行走後,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才逐漸轉為垂直位。另外,嬰兒胃容量較小,胃壁肌肉和神經發育尚未成熟,肌張力較低,這些均易造成溢奶。

    與寶寶喝奶時嚥下氣體有關。

    寶寶的喉頭位置比成人略高,再加上有的寶寶吃奶時銜乳不正確,會吞下太多空氣,當寶寶打嗝或者身體發生晃動時,就十分容易將吃進去的奶吐出來。有的寶寶會因為打不出嗝而難受,這就需要家長拍嗝。

    為了避免寶寶喝奶吞下過多空氣,在給寶寶餵奶時,要在吃奶間隙停頓並調整姿勢減緩寶寶的吞嚥速度,以便減少吞下的空氣。此外寶寶哭鬧掙扎的時候不要餵奶。吃配方奶的寶寶應每吃完60~90毫升就給寶寶拍拍嗝,拍嗝也可以緩解寶寶溢奶。

    哪些情況需要警惕病理性吐奶?

    出現嚴重嘔吐,或持續嘔吐超過24小時;

    嘔吐物中含有較多的黃綠色膽汁,或含有紅色、褐色的物質;

    小於1歲的寶寶,幾個小時內拒絕吃喝任何食物;

    便便帶血;

    有1次超過39度的發熱或有超過38.5度的發熱超過3天;

    有嗜睡,昏昏沉沉,抽搐、行為異常,反應差、前囟門隆起;

    出現中度至重度脫水,即口乾、哭時沒有眼淚,2歲以內寶寶4-6小時未排尿或尿不溼上無排尿跡象,2歲以上寶寶6至8小時未排尿的;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餵養、早產兒干預等知識。

  • 2 # LitteStars

    寶寶在一個多月是會經常性吐奶的,如果沒有其他任何不適,一般都是生理性溢奶。

    1,寶寶的胃在一個月時容積只有30ml左右,而且寶寶的胃呈水平,胃的解剖結構賁門還沒發育完善,寶寶稍微活動一下就會溢奶。

    2,每次給寶寶餵奶後,把寶寶豎著抱起來,頭靠在你的肩膀,手輕拍寶寶背部,讓寶寶在吃奶時吃進去的空氣拍出來。

    3,如果寶寶溢奶,讓寶寶平躺著,頭偏一側,防止奶誤入氣道,引起嗆咳窒息。吐完奶後給寶寶拿溼毛巾給寶寶擦乾淨面部,換回乾淨衣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7座SUV攪局者,加長加配置的勝達能搶銳界和漢蘭達的使用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