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蹇森森
-
2 # 微微與小可樂
很多人對自己親媽都有意見,那可是親生親養的,對一個婆婆一下子就去感恩戴德,扯蛋嗎。你以為大家都女菩薩啊!
婆媳感情要培養,慢慢磨合, 親情需要溝通,一點點來,逐步加深。 你上來就婆婆也是媽,這樣說的人,我問問你,你和你自己親生父母關係咋樣?
看一切男子是我父親,一切女人是自己母親,那是佛菩薩境界。和普通人不沾邊, 很多曾經嚴重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能放下仇恨都很不容易,更別說拿他當爹媽,瞎忽悠什麼。
愛是相互的,就算你真去拿婆婆當媽,婆婆拿你當啥啊,真的當親女兒嗎,我沒看到幾個, 還是現實點吧,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用高大上的東西掩飾問題,迴避矛盾,問題與矛盾永遠沒有解決的一天,最後教育出一群雙面人。
上來就拿婆婆也當媽的,這個除非婆婆本身就特別慈祥明理,媳婦本身也善良懂道理,這可以做到,這樣情況非常少。 還有一種情況,極個別根性特別利的人,一聽道了,馬上良心就翻轉,一下子就能做到拿婆婆當媽,不過這樣人鳳毛麟角。鞋子擠不擠腳,腳知道,擠腳的鞋,你喊一萬遍婆婆也是媽,她也擠兌你。
如果拿特殊現象當經驗,典型,當普遍現象推廣,這無異於給眾生下毒藥。 普通人你不把秉性化去五成以上,你行道也是逼著自己行,經常生氣,認勞不認怨。帶氣行道,乾的越多,罪越大。
人化了秉性才能不生氣,才肯吃虧,才能真行道,才能遇事就自我反省。秉性不去,說別的都是扯淡,裝而已。 五毒不排出去,你說不怨人,婆婆也是媽,你說遇事不生氣,都是忽悠人,自欺欺人。
-
3 # 山西人
不,只是實話。
兒媳和婆婆因為一個男人成為家人,在婆婆眼裡你是他兒的女人,就得代替自己照顧好他兒子,只能比她自己能幹。而兒媳卻不是媽,不是保姆,是男人的妻子,是伴侶,是愛人,是需要互相的,不能一味的要求一方付出所有,但男人多寵愛妻子沒有錯,小家庭也會更加和諧,但是,可能婆婆就要吃醋了,所謂那句話,有了媳婦忘了娘,這就是一句醋話,我最討厭這句話,不是忘了,是你兒子成家了,他有他的家庭,你的角色是媽媽,做好媽媽的角色就好了。因為婆媳角度不同,希冀不同,所以顯的媳婦要求高,那婆婆又何嘗不是呢,有大把的婆婆希望兒媳既掙錢,又教養孩子,又能照顧她兒子起居,嘴上說把媳婦當女兒,行為卻很少真的當女兒,所以何必去說兒媳要求高呢,當女兒的話,希望的是女兒的男人能對他愛護有加,別再用好聽的話哄兒媳進門了,進門之後才是你真正體現行動的時候。婆媳這個關係是親人非親人,是一種互利共贏的關係,你愛護我我愛護你,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如果是你欺凌我我也會反你,如果是你袖手旁觀,也不要怪我袖手旁觀。就這樣的狀態吧?僅供參考!
-
4 # Annie小小
都有啥要求呀,說來聽聽唄,我也學學……我們家是我和小姑子同時懷孕,外嫁異地的小姑子把婆婆叫走伺候她去,連問我需不需要照顧都不問一下,一直以來是婆婆頭疼腦熱啥的我們跑來跑去,有事情我們上,沒事我們退居二線!
-
5 # zz陌上花開
是太高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要懂得相互理解相互諒解,爭取融入對方的生活,誰都不容易,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
-
6 # 天天有216
還是看個人吧!兒子兒媳能上班掙錢的話,一般都只希望婆婆能把小孩照顧好就行了,不需要過多的參與在家庭當中去。怕婆婆管東管西。反而弄的家庭幸福度不高。
-
7 # smile142090274
我覺得高不高分人,像我周圍認識的都是不跟婆婆生活在一起,孩子從小就自己帶。婆婆來做客招待,不來也沒有聯絡,有點距離挺好的,都各自過自己的日子,都自給自足挺好的,沒有矛盾,我想這樣要求不算高吧?
-
8 # You的良心不會痛痛嗎
我沒覺得,難道娶了兒媳婦婆婆就生活不能自理了嗎?什麼事都要求兒媳婦一肩挑?這是不是對兒媳婦太殘忍了?既要求兒媳婦工作體面,又要求人家照顧一家老小,公婆有能力還不幫忙,你們在這上演兒子孝順父母、父母心疼兒子的溫情戲碼,人家姑娘就活該多受罪?一家人本來就該互相幫扶,互相體諒,付出都差不多才能一家和睦,誰也別老想著欺負誰,佔誰便宜,這年頭誰還是個傻子嗎?
-
9 # 小成星
是現在的婆婆王八看綠豆越看越不順眼,愛沒事找事也愛小事變大事,人家小女人初來乍到來你家婆婆們就倚老賣老就想當山大王了,就給人下馬威,就氣壓人一等,那個女人在自己家不是公主寶貝的,為什麼一到你家就讓人委曲求全了,女孩跟你兒子過日子有你們什麼事啊,一天天找人事找麻煩,婆婆們有能耐一輩子陪自己孩子算了,什麼叫做愛屋及烏,你愛你孩子難道女孩就不愛了嗎,多一個人愛不是更好,就算現在不能讓你滿意就應該慈悲些,磨合期慢慢學慢慢交,動不動就像老虎下山一樣誰受得了,誰能跟這種婆婆和睦相處。
-
10 # 幸福一二三
怎麼講,真心想付出的婆婆會溝通,自己也願意把兒媳婦當閨女,有事情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商量。只靠嘴說的婆婆,一般把兒媳婦當女人,覺得你啥事都得聽她的,對她兒子對她孫子當牛做馬照顧。
-
11 # 芊芊微世界
婆媳關係一直就是千古難題,婆媳相處是一門很深是學問的,如果互相越界了,矛盾就會越來越深,怎麼樣婆媳關係才是健康,有利於家庭和諧呢,大家一起去探討一下吧!
婆婆和媳婦因為一個男人而組成一個大家庭的,結婚我們就是獨立的小家庭,而家裡只能有一位女主人,聰明的婆婆就知道退位讓賢,不會干涉的兒子和兒媳的事情,如果插手過多,很容易導致媳婦對於婆婆心懷不滿,兩者之間保持互相尊重就可以了,至於說對婆婆和媽媽一樣相處,這樣機率很小,畢竟媽媽對你是沒有要求,而且愛是無條件,你對你媽媽發脾氣,你媽媽也不會放在心上的,要是你對你婆婆這樣你試試,而且很婆婆對於媳婦是有要求,既希望可以能賢惠持家,又希望你可以掙錢養家,這樣估計很多媳婦白眼的是翻上天的,當然作為媳婦平時也要對待婆婆態度也要端正,不能啥都強勢決定了。
假如經濟條件准許下,還是不要和公婆住一起,因為婚後有了小孩了後,當然婆婆幫我們帶娃我們也很感激,但是育兒觀念很多都不一樣,這方面很容易導致分歧,這樣很容易激化矛盾,而且如果老公不給力,也調和不了,婚姻就很容易出現危機了,如果經濟條件不給力情況,那隻能調教好老公,讓老公在中間調解一下,而且對於小孩方面問題,讓老公出面,婆婆也不會對兒子記仇,當然如果老公什麼都聽婆婆的,那這樣老公你也可以直接踹了。
婆婆和媳婦兩者本來兩者也沒什麼聯絡,而是因為愛同一個男人,才構建一個大家庭,對於婆婆要求也不高,就希望在小家庭需要幫忙時候,伸以援手,如媳婦坐月子,孩子小的時候,幫忙一下,等公婆老了時候,我們也能給予照顧和經濟幫助。(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
12 # 佛系宅mutou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本身就是嬌生慣養長大的,而工作又不允許年輕人有太多自己私人的時間來兼顧家庭。婆婆年輕的時候,上班可以帶著孩子,還有託兒所之類的機構可以託管嬰幼兒。而現在的年輕人,工作時間久不說,相對應的育兒輔助卻只剩下雙方的老人,又因為中國傳統孩子多隨男姓,自然指望婆婆的就多了。
換過來想,婆婆如果不指望年輕人養老,也不需要享受天倫之樂含飴弄孫,人家要求人家的,你照樣可以瀟瀟灑灑什麼都不用管。
回覆列表
關於婆媳關係是從生孩子後開始真正進入地雷區的。
之前,很少見面。因為我在市裡上班,他們在附近的縣城生活。也就沒什麼交集。
我懷孕了,婆來看過一次,還是在我特別生氣的跟老公說起這事的時候,他估計是對家人說了才過來的。坐車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難道就不該過來看看嗎?不知道,或許農村不注重這些吧。就過去了。
在家嬌生慣養的長大,嫁過來,發現人家並不把你當回事,何止是不當一回事,也可以是無視了。幸好老公對我特別好,也就忍忍過去了。
生孩子前一天來的,飯也不做,屋子也不打掃,倒是清閒在小區找了幾個老人聊天忙得不亦樂乎。最後我叫了老公,自己父母一起去的醫院,一是產期到了,二是有點動氣,去醫院做了檢查說羊水混了就手術了。
在醫院陪床,我父母都身體不好,常年吃藥,所以我就讓我老公陪了,婆說她也住,勸了好幾次也不回,最後覺得估計餵奶什麼的也能幫上忙,就留下了,因為醫院人多,我們的是三人間,只有兩個陪床用的椅子,老公自然讓給了她,我就挪了下身體,他老公搭邊睡我邊上,一晚上,婆婆睡得很香呼嚕聲特別響,孩子餓,我又沒產奶,老公一夜未閤眼,伺候我跟孩子,當時我真的想下地把婆拽起來。第二天我媽來的時候她倒說了一句話我差點沒氣死,說這孩子一點不鬧騰特乖。最後我媽讓他倆回家休息,我就跟我媽說來的,他不信,後來鄰床的說那老太太呼嚕聲那麼大,今晚別讓住這裡了,影響太多人休息。我媽才信。我打電話跟老公說了這事,可傍晚的時候他倆來了,我就說您回去吧,怪累的,這裡我倆就行,她說沒她不行,硬是留下來了,結果晚上被家屬投訴,呼嚕聲吵,護士過來好一通數落我們。第三天她回去了再沒來,第六天我出院,父母哥嫂都幫,才好不容易把我送回了家。因為是五樓,我刀口疼的厲害,所以中間休息了好幾趟,上樓了她卻說嬌氣,我當時就沒能忍住,哭了。我媽沒說話,老公說了她幾句,婆挺不樂意的走了。
這只是個開始。
月子裡我得了產後抑鬱症,厭食症,老公工作忙,幾乎照顧不到我。我跟婆婆幾乎無話可說,做的飯菜也不太好吃,那時候我只喝粥,我媽每天過來給我做吃的,但也是吃不太多。孩子我一個人餵奶,我媽來了幫洗澡,婆,只負責洗尿布。她說不會!!晚上孩子鬧騰我刀口疼,幾乎感覺自己就快垮掉了。老公睡客廳,婆自己住小臥室,晚上關上門呼呼大睡,呼嚕聲特別大,我從小就怕吵,睡不著,只能一直躺著,等孩子醒了給換尿布餵奶哄睡,胳膊都疼到木。腰也疼。那段時間身體感覺都不是我的。三十個夜晚我瘦了26斤。簡直不像個人了。容易哭容易怒特別乏。生氣的事特別多。根本無法用文字表達…
白天也休息不好,婆喜歡看連續劇,耳朵有點背,聲音很大。一開始我說,她就調小了,後來…她故意聽不到。我只好找棉花堵住耳朵,但又擔心孩子哭聽不到,苦惱哭訴給老公聽,他也只是聽,不調解。後來我就再也不說了,自己忍著
過了30天,婆說想回去看看,我說回去吧,我自己帶孩子,就這樣我終於發現心累是對身體最大的傷害。心情好了自然什麼也都好起來,雖然自己很辛苦,但是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有了孩子就多了一份幸福的理由。不能吃藥,只能食補,為了孩子跟自己,我想各種辦法調理身體跟心情。媽媽也會常過來幫我,時間很快到了產假結束。
我要上班了,老公說讓婆過來幫帶。我開始是極力反對的。後來公公來說讓他奶奶帶吧僱保姆不安全。我又不好推辭就讓婆過來幫我了。
真正的矛盾才開始。
我上班一下來就做飯,有時候來不及就在門口吃盒飯,進屋就帶孩子,婆說她只做自己的飯。我只幫你們帶孩子。我覺得很好了,至少我上班不會太擔心什麼,我是老師,兩個班的課,上完課我就立馬回來帶孩子,我一回來婆不是看電視劇就出門溜達去了,說不識路迷路了,各種迷路各種買藥,我也就算了,有時候還莫名其妙帶回來好幾雙新鞋,說是別人送的。給我看,是新鞋沒錯,但是款式還蠻新的。不像是她給自己買的。我想估計她給我大姑姐買不好意思說才那樣的吧,又過兩天她回來抱著半麻袋杏,我說你在哪兒買的,她說她跟小區幾個老太一起去果園兒摘的,我問隨便可以摘嗎,她哈哈大笑,我們幾個輪流放哨摘的,我立馬汗毛都豎起來了,這,明擺著不是偷竊嗎?她還是我有便宜不佔王八蛋之類的,我就特意跑出門給老公說了這事, 他還說我偏見,我就生氣的掛了電話回來跟婆說了這事的嚴重性,影響太惡劣了!我說你想吃買點吃,我每個月都給零花錢,一千到兩千不等,何必這樣呢,她說又不是我一個人怕啥,我暈~簡直油鹽不進。後來只能再次讓老公說說她了,婆因此生氣幾天沒跟我說話。
但是她還是拿了別人放在院子裡的花,去打疫苗順手拿了好幾張那種長的宣傳單“那個好像不是給路人發的,社群打算送學校之類的地方去?”,不計其數的別人送的水果土豆…等等等等。我是真的不想說了。
她從來不做我跟我老公的飯,她只做自己的飯菜。有時候我忙著回來,一進屋她立馬穿鞋出去,我也只能等孩子睡了才做飯,久了我的胃跟膽囊出了問題,因為餵了孩子,不能吃藥,我都不知道怎麼挺過來的,孩子常進急診,口腔疾病最多,婆只陪我去過一次,那次老公實在抽不開身我自己也感冒了才求她陪我去的,她每次都是說你們去吧我去了也幫不上忙。完後自己就去晨練了。每次我都是炸毛的。但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