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王》這本書是《亞特蘭蒂斯之心》裡面主人公小時候看過的。
故事不復雜,就是講一群孩子在流落孤島後,如何建立有秩序的生活,又如何破壞規矩墮落成野蠻人。
故事剛開始的時候,男主角拉爾夫憑藉Excelle的外形外加一個大海螺,被推選成為孩子王(孩子們從幾歲到十幾歲)。
大家以較為民主的方式建立了在島上生活的規矩:吹海螺就是開會,開會時拿著海螺的人可以發言,別人不可以輕易打斷他,任何決策大家一起投票決定。
然後,大家漸漸開始不守規矩,也懶得管是否能被救。
再接著,傑克帶領一幫獵手脫離了組織,去過他們追求的打獵玩樂的生活,並用野豬肉吸引絕大部分人站到他們一邊。
在傑克那邊,他一個人說了算,拳頭就是溝通,排除異己就是“統治”,最後竟然開始獵殺拉爾夫,千鈞一髮之際海軍發現了小島,避免了悲劇。本文的文筆說不上優美,故事也都談不上驚奇。
但故事所影射的人類社會卻發人深省:我們一開始希望建立民主而有秩序的社會,但久而久之大眾麻木了,獨裁者伺機而動,他們巧取豪奪百般討巧。麻木的大眾見利忘義,是非不分,為了自身利益,助紂為虐連同胞也可以殘害。。。
就像作者自己說的,"最後有人能拯救孩子們,但誰來拯救我們這些成人。"
《鼠疫》作者要讚揚兩點。
人之同情。
人之為人,複雜的情感似乎是可以算作特徵之一的。當有人帶著還給世界和平的願望去破壞和平時,他本末倒置的願望究竟意義何在呢?理論上而言,這樣做是必須的,革命是需要犧牲的,革命的鼠疫要俘獲所有的人是需要殺害一些人的。
只是人的道理卻講不通,為了救人而殺人的道理,不論加上何種前提也不過是企圖詭辯罷了。還原到人最初的樣子,為了救人我們便不會殺人。
人之冷漠。
又回到了真理是否存在的問題,若不論其存在與否,因為那有些難,我們應該冷漠而寬容。起碼在判斷性問題上應該如此,諸如蘇聯是好的,語文是有用的,進步是必然的,世界是變化的,此類問題而言,無數人可以經過無數的爭論。於是起碼於我而言,不如保持冷漠吧。
聲稱全世界都患了鼠疫,這本身就是一個鼠疫,加繆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讚頌人之冷漠,冷漠的局外人很難患上鼠疫。
《失明症漫記》這部作品中,眼科醫生的妻子一直都沒有失明。她是幸運的,也是最痛苦的。在白晝中看不到光明,而是目睹周遭的世界一層層褪去所謂社會的外衣,最終只剩下人性的醜和些許廉價的道德自尊。在失明者重獲光明後,看見的還是一個失明的世界。
“犯病的不是身體,而是我們的靈魂。”
然而人們必須記住的是,失明症並沒有被治好,而是被淡化了,每一個人都揹負著失明的種子,它依然在我們身邊,注視著我們。
如果人們能看見,首先要看清自己,然後再仔細觀察這個世界。
活著的人們需要再生,從本身再生。
《蠅王》這本書是《亞特蘭蒂斯之心》裡面主人公小時候看過的。
故事不復雜,就是講一群孩子在流落孤島後,如何建立有秩序的生活,又如何破壞規矩墮落成野蠻人。
故事剛開始的時候,男主角拉爾夫憑藉Excelle的外形外加一個大海螺,被推選成為孩子王(孩子們從幾歲到十幾歲)。
大家以較為民主的方式建立了在島上生活的規矩:吹海螺就是開會,開會時拿著海螺的人可以發言,別人不可以輕易打斷他,任何決策大家一起投票決定。
然後,大家漸漸開始不守規矩,也懶得管是否能被救。
再接著,傑克帶領一幫獵手脫離了組織,去過他們追求的打獵玩樂的生活,並用野豬肉吸引絕大部分人站到他們一邊。
在傑克那邊,他一個人說了算,拳頭就是溝通,排除異己就是“統治”,最後竟然開始獵殺拉爾夫,千鈞一髮之際海軍發現了小島,避免了悲劇。本文的文筆說不上優美,故事也都談不上驚奇。
但故事所影射的人類社會卻發人深省:我們一開始希望建立民主而有秩序的社會,但久而久之大眾麻木了,獨裁者伺機而動,他們巧取豪奪百般討巧。麻木的大眾見利忘義,是非不分,為了自身利益,助紂為虐連同胞也可以殘害。。。
就像作者自己說的,"最後有人能拯救孩子們,但誰來拯救我們這些成人。"
《鼠疫》作者要讚揚兩點。
人之同情。
人之為人,複雜的情感似乎是可以算作特徵之一的。當有人帶著還給世界和平的願望去破壞和平時,他本末倒置的願望究竟意義何在呢?理論上而言,這樣做是必須的,革命是需要犧牲的,革命的鼠疫要俘獲所有的人是需要殺害一些人的。
只是人的道理卻講不通,為了救人而殺人的道理,不論加上何種前提也不過是企圖詭辯罷了。還原到人最初的樣子,為了救人我們便不會殺人。
人之冷漠。
又回到了真理是否存在的問題,若不論其存在與否,因為那有些難,我們應該冷漠而寬容。起碼在判斷性問題上應該如此,諸如蘇聯是好的,語文是有用的,進步是必然的,世界是變化的,此類問題而言,無數人可以經過無數的爭論。於是起碼於我而言,不如保持冷漠吧。
聲稱全世界都患了鼠疫,這本身就是一個鼠疫,加繆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讚頌人之冷漠,冷漠的局外人很難患上鼠疫。
《失明症漫記》這部作品中,眼科醫生的妻子一直都沒有失明。她是幸運的,也是最痛苦的。在白晝中看不到光明,而是目睹周遭的世界一層層褪去所謂社會的外衣,最終只剩下人性的醜和些許廉價的道德自尊。在失明者重獲光明後,看見的還是一個失明的世界。
“犯病的不是身體,而是我們的靈魂。”
然而人們必須記住的是,失明症並沒有被治好,而是被淡化了,每一個人都揹負著失明的種子,它依然在我們身邊,注視著我們。
如果人們能看見,首先要看清自己,然後再仔細觀察這個世界。
活著的人們需要再生,從本身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