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名藝

    蘇軾詩詞書畫都留名後世,學問才氣發於筆端,中國文化史的顯赫人物,被公認的“蘇黃米蔡”四家,所以黃庭堅曾說:在宋朝四大書法大家中,蘇軾當之無愧是第一。

    蘇軾書法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承傳統之上革新。其書法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

    蘇軾主要以楷書和行書流傳至今,風格特點是:

    1、書法美學,讀他的文學,你就會看到蘇軾書法用筆的個性與美學。書法用筆、墨色也隨著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呵成,達到“心手相暢”的境界。

    2、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筆意雄勁,姿態閒雅,瀟灑飄逸,而結字極緊,骨勁肉豐。整體布白自然錯落,豐秀雅逸,端莊圓潤,筆法精嚴不做作。

    3、行書追求隨性與意外,變化萬千,落筆如漫不經心,筆墨揮灑之間,別有一種書卷氣息和超塵脫俗的筆情墨韻。

    4、筆墨之中見性情。人書合一,仙氣飄渺,心隨書走。蘇軾調侃嘲弄自己,他確說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蛤蟆體”,是被石頭壓死的癩蛤蟆的風格。

  • 2 # 小樓溪畔

    1、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彰顯動勢,洋溢著起伏的情緒。詩寫得蒼涼惆悵,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境下有感而作。通篇跌宕起伏,迅疾而穩健暢快淋漓,一氣呵成。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融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同為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亦為之折腰,嘆曰:“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可見確實是上乘之作。

    2、董其昌贊黃州寒食詩帖曰:“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元北韓於樞把它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3、蘇軾赤壁賦真跡是精品的代表作,行楷書。其書法豐腴勁秀。明董其昌對其評價很高,認為此卷書法“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嗟乎!世人且不知有筆法,況墨法乎。”

    4、小樓不是書法家,蘇軾作品中的字寫得如何本人看不出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字與文相得益彰,如行雲流水,小樓看起來感覺流暢,亦有身臨其境之感,彷彿能看到大詩人的創作情景,這正是由於他的文學修養深厚,書法傳統功底堅實相輔相成的。結字在方整中有流動的氣勢,特別是用墨雖濃,而靈活不滯,看去平平正正,但令人回味無窮。用渾然天成,道法自然來形容,亦不為過。

    並且書法從來都不是隻看字寫的如何,與人,自然,情感,心境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小樓認為蘇軾的書法被稱為宋四家之首並不為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女人真的不再為對方多說一句話時,真的是對對方失望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