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物O皆空

    我們的根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如今社會,很多年輕人在外闖蕩;

    賺錢了,有房,有車;而離父母的心卻越遠。

    沒賺到錢的,也沒關係;來年繼續拼搏。

    俗話說:百善以孝為先。

    不管賺到錢,還是沒賺到錢;不管嫁到有多遠;不管工作有多忙......。

    我們應該多回家看看,不要有任何藉口。

    所謂的藉口就是自己的不自信。

    當回想兒童時般的天真可愛的自己時,

    不管家裡窮還是富裕,

    父母都不會讓我們餓著

    不管父母生養我們出於什麼目的,

    養兒防老也好,傳宗接代也好,意外懷孕也罷;

    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

    不論你現在有多大權,有多大勢,

    要是沒有父母的生養,地球上沒有你這個人,

    你現在的一切從何談起?

    所以說,養育之恩,高於一切。

    常回家看看,多於父母問候!

    《朱子家訓》裡面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那麼這重於泰山,高於一切的養育之恩;

    我們該不該去報,該如何去報?

    我想只有盡孝,好好去孝敬父母。

    那如何去孝敬父母呢?

    百善孝為先,還有一個原因,盡孝不能等。

    父母一去世,說什麼都晚了。

    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推後,唯獨盡孝不可。

    過年回家,放下任何的應酬,珍惜好於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以前都是父母給我們做飯,現在應該輪到我們給父母做一頓溫暖愛心餐。

    有些東西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唯獨心與心的連結,

    創造出愛的力量!

  • 2 # 幫兄愛唱歌

    去不去,其實大家都很糾結,可以看出來你也正在糾結。其實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多想,全憑自己的一念之差,站在父母的立場,各個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過年時回家團聚。老年人的心其實是很矛盾的,既希望子女回去,又怕影響子女的工作,更怕子女不高興,嘴上說你們自己決定,其實內心都是希望你們回去的。

    其實我個人倒是覺得沒必要這麼糾結。自己時間允許,交通也方便,經濟條件也還過得去,想回去就回去吧;如果自己離老家比較遠,春節又是一個人流出行的高峰,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春節也不一定非要回去不可,現在通訊業比較發達,想家了,想父母了,可以影片,可以打電話,只要老人在家健康,自己也有自己的苦衷,給老人家說清楚,老人也是能理解的。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回家有回家的理由,回不去有回不去的原因,最關鍵的還是要大家心情快樂,自己快樂,老人快樂,這是過年時最重要的。其實,大家都不容易,老人老了,盼兒女回家,作為子女的,應當盡孝,這是華人的傳統美德,不管人在哪裡,只要自己平時多盡孝,多關愛老人,心裡有老人。至於過年回不回家,都只是個形式問題,朋友們,你們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寫一個小說,主角代替唐僧去取經,但是要讓唐僧心甘情願把身份讓出來,應該用什麼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