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天龍八部

    1.少兒時期是人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單詞拼寫,發音會很輕鬆的記下來。這時候很多記憶變成永久記憶。可以打下牢固的基礎,對以後的英語學習很有幫助。

    2.少兒時期語言能力發展很快,善於模仿,很多家長不會英文,就在孩子在家玩的時候放英語磁帶,孩子耳濡目柒地就都學會了。

    3.小孩學習阻力小,學習進步快效果好。年紀大了就畏首畏尾地,放不開,學習沒毅力,堅持不下去,我們身旁就有很多成人學英語,很多都沒堅持到底,半途而廢了。

    4.少兒學外語,受母語影響小。處於發育發展時代,口腔肌肉有很大彈性,有利於不同發音的需要。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只要掌握好方法,讓孩子快樂地學,肯定是收效很大。藝多不壓身,會的多就是讓人羨慕!

  • 2 # 唐玉英語工作室

    古語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古語還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毛澤東也說過,年輕人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這些話都表明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努力要趁早。

    對於少年兒童來講,就是初升的太陽,充滿活力與朝氣,身體和精力都處於最好的時候,尤其是記憶力非常好,這時候學的東西,可以終身不忘。

    所以,利用這個時期學英語或其他外語,或背誦唐詩宋詞等主要偏重記憶的東西,非常適合,儘管他們並不十分理解內在的含義,但記住就好,等逐漸長大,隨著知識面的拓展,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這方面,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可以信手拈來。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三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語:

    林語堂(1895-1976)十七歲時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用英語寫作出《京華煙雲》、《吾國吾民》等,兩次獲諾貝爾獎提名;

    錢鍾書(1910-1998)中國著名的學者,文學家,著有《圍城》、《管錐篇》;十二、三歲接觸翻譯家林紓的譯著,進而產生興趣,開始學習英語,1929年,十九歲的錢鍾書以英文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辜鴻銘(1857-1928)14歲的辜鴻銘被送往德國學習科學。後回到英國,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並以優異的成績被著名的愛丁堡大學錄取。關於他有很多趣事,如他可以在德國的電車上用德語回敬輕蔑他的德華人,也曾在中國的電影院裡用英語同外華人對罵,大出風頭,一時傳為笑談。

    說到這裡,那位說了,你說的這些人,都是泰斗式的人物,我們怎麼和他們比啊。這話似乎有道理,但是,無論大樹如何參天,它最初都是由一顆小樹苗開始長起來的。

    所以,我們今天的少年兒童,要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瞄準前輩,紮實努力,才能長江後來推前浪,成就未來的輝煌。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捷豹E-PACE對寶馬X1、賓士GLA有威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