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語是非
-
2 # 全球人物
催眠,是由各種不同技術引發的一種潛意識的替代狀態。現代生活當中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很多人生活節奏的破壞,漸漸的人們想去用催眠來解開一些問題,所以對催眠和它自身的奧祕產生的興趣,由此催眠書籍的產生也解決了大部分人心中對催眠的誤解和質疑。催眠書籍讓人們更加的去了解催眠,去體驗催眠帶給人們的奧妙和快樂,催眠書籍也可以讓人學習體驗催眠,然後更好的認識自己和去幫助別人。
《出神入化——催眠的最高境界》(葛林德和班德勒)
《美國AAH催眠教學講義》廖閱鵬
《經絡催眠師培訓教材》馬維祥
《美國NGH專業催眠教材》陳一德
《催眠之聲伴隨你》(米爾頓‧艾瑞克森)
《你也可以成為催眠大師-催眠的魔力》馬丁
《催眠聖經》廖閱鵬
《催眠密笈》(徐鼎銘)
《催眠與心理壓力釋放》(郝濱)
《控制呼吸自我催眠消除緊張》(麥吉爾、史立福)
《大哉問如何催眠》(麥吉爾、史立福)
《自我控制抗老催眠》(麥吉爾、史立福)
《催眠速讀術》松岡圭佑
《催眠記憶術》松岡圭佑
《催眠健康法》(蕭京凌)
《祕藏超能催眠術》錢壽海
《輕鬆改造自己:學習催眠超簡單》(鄭昭仁)
《自我健康催眠》(史丹利‧費雪)
《自我催眠的神奇力量》(吉爾伯特)
《潛意識的奧妙和力量》(墨菲)
-
3 # 安安後院
1出神入化
2、 暗示與自我暗示
3、 讓一切聽你的
4、 自我暗示術
5、 自我催眠術
6、 催眠術與催眠療法
7、 神祕的攝心術
8、 我要催眠你
9、 我愛催眠術
10、祕藏超能催眠術
11、催眠帝國系列書
(1)白金學習自我催眠
(2)初級催眠
(3)高階催眠
(4)超級催眠
12、催眠聖經
13、催眠天書2
14、催眠之聲伴隨你
15、經歷催眠狀態
16、改變人心的技巧
17、催眠術入門
18、催眠入門手冊
19、催眠理論與臨床
20、催眠心理療法
21、暗示與催眠療法
22、催眠術-----一種奇妙的心理療法
23、班德勒催眠講義集
24、馬維詳催眠術教程
25、催眠術的學與用最新版.
26、催眠術彙編.
27、催眠術邰啟楊原書
28、催眠現象與手法
29、催眠誘導的技法
30、催眠治療基礎知識
31、奇妙催眠法
32、瞭解神祕的暗示催眠
33、米爾頓催眠語言模式
34、瞬間催眠
35、實用催眠治療手冊
36、催眠心理治療
37、催眠初體驗
38、催眠術——理論與臨床
39、瞬間催眠
40、催眠大師密訓專業教程系列之1~6
41、催眠技巧大全
42、剩下一些非常經典的大師英文原版作品
43、麗天曉斐催眠實錄
44、神奇催眠術 你也可以成為催眠大師
-
4 # 神馬看世界
《催眠師入門手冊》
《虛幻的現實》
《隱蔽催眠的藝術》
《出神入化》
《青蛙王子》
-
5 # 格桑梅朵369
瞭解心理學家埃瑞克森,就會對催眠就越是多了一份好感,因為埃瑞克森有太多神奇的催眠治療故事。
書中埃瑞克森有兩個比較典型治療的故事,他給來訪者設定了新目標,而且是催眠狀態下設定的,所以他們深信不疑,接下來他們的“目標追尋系統”就幫助他們實現了被設定的目標。強悍的潛意識暗示 催眠無處不在,催眠治療師也不知有多少,埃瑞克森之所以能被譽為催眠治療中的No.1,也許是因為埃瑞克森家族的生命力太強大了……,所以我推薦看這本書,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桑梅
-
6 # 安公子的書齋
《催眠入門》,海威特著,適合催眠入門。
《催眠術:原理、方法和應用》,鄭日昌著,適合一般瞭解催眠技術,也可以初步學習如何催眠。
《跟艾瑞克森學催眠》,比較好懂的催眠技術教程。
讀這幾本書基本就可以了。
-
7 # 人與社會觀研
催眠是心理學範疇,常常在精神分析與精神治療上用到。
關於這方面的書很多,比如《催眠術》、《催眠的魔力》、《出神入化》等等。
心理學的流派不同,方法存在著差別。
回覆列表
《催眠之聲伴隨你》作者米爾頓·艾瑞克森,精神科醫師埃瑞克森,是美國百年來催眠治療領域的泰斗,當代*影響力的催眠治療師,也是運用催眠快速處理心理問題的翹楚。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催眠治療師”。十七歲時艾瑞克森曾罹患小兒麻痺症,一度嚴重至頭部以下皆無法動彈,卻因病而發展出絕佳的觀察與溝通天賦,洞悉人性及人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富幽默感與赤子之心的他,後來投注全副精力在催眠諮商,“說故事”是他的專長,也是他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採取的主要模式。在他具啟發性的故事中,常巧妙穿插一些鮮為人知的醫學、心理學及人類學珍聞,巧妙的引導當事人改變意識,導正偏差的行為。現今廣泛應用在心理治療上,且效果恢巨集的神經語言程式學(NLP),其兩位創始人約翰.葛瑞德與理查德德德.班德勒,即曾師從了美國當代四位溝通及治療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即是其中備受推崇的一位,因此在NLP臨床應用上,常可見到艾瑞克森的慣用手法。
本書的主要前提假設是,催眠是描述體驗如何被生成的模型。催眠被定義為一系列體驗式專注的互動序列,該序列將產生一種改變的意識狀態,在其中自我表達開始自發發生(即,沒有意識的干預)。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這種自然方法使來訪者不僅體驗到“失去控制”的症狀,而且體驗到公用語言所描述的治療性催眠狀態;因此,問題取向就成了已經見效的自然的“催眠誘導”取向(cfRitterman,1983)。用相同的語言描述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就允許了催眠誘導和其他治療性溝通直接從來訪者採用的“問題誘導”演變過來。通過這種方式,艾瑞克森學派從業者正是使用來訪者保持有限現實的這種模式,來擴展出多種可能性。
該觀點的另一個主要前提假設是,體驗的價值主要決定於其情境。例如,一個年輕的女性來訪者抱怨說,數月來每當她閉上眼睛試圖放鬆≥下時,她就會看到熱情的“眼睛”。這雙眼睛是脫離實體的(即,與臉或身體夯離開的),一直盯著她,直到她睜開眼睛並重新適應現實。這位女士越來越感到被上述體驗所困擾,所以才來尋求治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