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者善狩

    脈動生產線最早是應用在汽車生產企業,這種生產線能夠最大限度的挖掘出飛機生產的潛力。脈動生產線按照汽車工業的拉動生產方式進行生產 的模式。按照節拍生產,就像人的脈搏運動一樣,所以稱為脈動生產模式。 總裝脈動生產線,改變了傳統飛機裝配模式,借鑑了航空工業內先進高效的流水線作業方式, 使飛機以固有的節拍移動,操作人員則在固定區域進行裝配作業。透過對現有生產資源的合 理規劃和整合。

    綜合網路上的照片,目前中國生產的殲20戰機數量已經達到了20多架,在朱日和閱兵期間,量產版的殲20戰機數量至少出現了六架。而成飛已經建造了完整的脈動生產線,這樣以來,只要發動機生產進度能夠跟的上,那麼殲20戰機的年產量將達到36架。

    脈動生產線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脈動生產線可以有效地提高飛機總裝裝配效率、改善產品裝配質量,並能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改善裝配現場操作環境,實現飛機低成本、高質量和快速響應制造。根據中航成飛的實際操作資料顯示,採用脈動生產線以後,戰機生產速率提升83% 故障率降85% 加班率減少97% ,大大超出了此前老舊的生產模式。

    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戰機的脈動生產線為例,2003-2004年的時候,洛馬為F35戰機建立了脈動生產線,如果一切順利,這種生產線可以做到一天能下線一架F35戰機的效率,這與印度的LCA戰機,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目前中國的某些戰機,比如殲20、殲10、L-15獵鷹等均採用了脈動生產線,包括成飛、貴飛、西飛以及洪都等,均建設了自己的脈動生產線,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 2 # 航天兔

    殲20的脈動生產線其實就是一種借鑑汽車等製造業的流水線作業方式,最開始就是從福特公司的汽車流水生產線衍生而來的。

    其與汽車流水線一樣,也是在加工線上設定多個裝配工位,每個工位負責一定的裝備工序,但是它與汽車製造業流水線的不同在於,汽車流水線在生產的時候,汽車是透過外力,比如傳送帶一直在移動的、為了滿足巨大的產量需求每一個裝環節汽車的停留時間都很短,加工工序也相對簡單。▲飛機的脈動生產線其實就是一種“變形”的汽車流水線,工位和人員不動,每過一道工序飛機往前走一步。

    而殲20這種飛機的脈動生產線,飛機在裝備過程中相對停留時間較長,一般幾天的時間才會移動一次,所以叫“脈動生產線”

    而之所以飛機不採用汽車那種快速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並不是技術原因的限制,而是產能的問題,現今各國汽車的年產量都在幾十萬甚至輛左右,而飛機的需求產能撐死也就幾千架,兩者之間的產能需求差異十分巨大,所以飛機不採用流水線的快速生產方式,本身也是避免巨大的產能浪費。

    但是如果飛機只用過去那種固定工位的組裝方式,飛機組裝生產又過慢,而且很多技術工序相對繁瑣,所以才誕生了這種相對“折中”的生產方式。▲過去飛機那種固定工位組裝生產,首先是相對較慢,再有各裝配工種也需要來回的調換,相對比較繁瑣。

  • 3 #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有一個系列的紀錄片叫《超級工廠》系列,上面有一集是專門講述美軍阿帕奇直升機的生產工廠,裡面就很詳細的介紹了脈動生產線是一個什麼東西,看完我的回答後你可以去找來看一下就明白了。

    脈動生產線其實從原理上來講是很簡單的,歸納上來說就是一架飛機的零部件從生產車間到出生產車間,其在各個工位上的組裝是符合一定的規律的,飛機會經過好多工位,每個工位上的處理程式都不同,但是特徵很明顯,就是當到了一定的時間後,所有工位上正在被組裝的飛機元件都會往前移動一步,就像脈搏跳動一樣,有和典型的節拍的。

    既然如此,有人會問,那原理如此簡單的東西,為什麼直到最近幾年中國的航空工業才開始進行引入呢?

    我們還是從阿帕奇直升機的脈動生產線的一些特點來解釋吧。

    第一:阿帕奇直升機是一個技術要求非常高的裝備,而阿帕奇直升機的一個生產特點就是全手工裝配。是的,你沒看錯,阿帕奇身上哪怕只是一個螺絲釘,都是工人手工擰上去的,完全沒有汽車自動化生產線上那麼多的機器人。而人工裝備最難控制的就是時間和質量品控。所以要做到所有的工位時間一到就要一起移動,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

    第二:阿帕奇直升機從70年代定型開始,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可以說是一款完全成熟和定型的產品,因此各個工位的工序、流程、零部件、安裝工藝乃至工人的經驗等等都是配合嫻熟的。

    第三:就是阿帕奇有穩定的需求採購量,如果只是一年幾架的採購,那也沒必要專門開闢一條脈動生產線了。所以進入脈動生產線的,一定是每年有穩定需求量的機型。

    第四:中國航空工業的情況你不要瞎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方面不行,怎麼辦?你對哪個專業方面有什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