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兒逸
-
2 # 稷桑望野
…………《西遊記》;
《水滸傳》《霍元甲》《陳真傳》
…………《三國演義》《紅樓夢》
…這是我看重的最好的故事。
-
3 # 夢墨述
小時候,我認為最美好的故事,也是我最難忘的。那是我5歲的時候,父親在外打工,我跟著我媽住在外婆家,每天早上早早起來,喝上一大碗外婆做的拐磨子(老家叫法),然後騎著外公給我買的小腳踏車去上學。很普通,沒煩惱,每天快快樂樂的,家裡種地(種的棉花),到了夏天需要澆地,澆地是很累的,那時候也不懂,賊喜歡在地裡光著小腳丫到處跑,弄得一腿泥,然後到水管滋水(水管是連線的,連線處)的地方去衝,那涼水衝著賊舒服。到了秋後,我們就到地裡去拾花,家裡人都從前面揹著一個布袋,用來裝棉花。我特意讓外婆給我縫了一個小的,每次拾滿,就倒在包袱裡,那時候我矮,不用彎腰,那花枝高的都比我高,拾的很快。而外婆外公和媽媽他們需要彎腰,一天下來是很累,但是很開心,因為啊,這是我們一年的收穫。
長大後,這個時間好像不好定義。相比小時候,我把故事放在高中,每天早起,晨讀,晨跑,早自習,上課,課間跑去搶乒乓球檯,或者搶籃球場(籃球場是土地,據說原本是水泥的,學校想改塑膠,把水泥砸了,卻發現資金不夠),每次打完球都需要去洗澡洗衣服;課後和同學一起背單詞,一起刷題,考試和同學比做題速度,比分數。高中三年學習好像挺有趣的。除了學習,違反紀律的事也做了不少,偷帶手機,跑去校醫院充電,偷偷在晨讀的時候看小說,下了晚自習去操場偷偷談戀愛,晚上躲在被窩裡偷偷玩手機,大肆的討論著我們青澀的夢想。高中這三年真的真的挺有趣的,我經常懷念高中三年的生活。
老了後,我沒有經歷過自己老了後,但是我想如果在我老了後,最好的故事便是兒女子孫的陪伴。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影片,大概講述了,一個在家等待兒子回家過年的老人,到了大年30晚上也沒有等到。隔壁鄰居家,燈火通明,兒孫滿堂吃著團圓飯,而老人家獨自守著空空的房間,點著蠟燭,吃著自己做了一鍋中的一碗麵,老人滿是皺紋,眼淚也不覺成了麵湯。很令我心疼的一個畫面,至今記憶尤深。所以我想老了後,最美好的故事就是兒女子孫的陪伴,就像我小時候在外婆家,哪怕種地辛苦,但是我想他們也是開心快樂幸福的。現在多陪伴外公外婆,在父母老了後,多陪伴他們,也願在我老了後,兒女多陪伴我。
這就是我認為的三個時期最美好的故事,不知道你們認為呢?
回覆列表
那50元錢挺誘人!那我來說哈~
小時候,記得是讀三年級時,那天早上教室發現我的凳子不見了,正在迷茫時,鄰居戚九斤到了我面前並領到另一教室,在一大堆凳子中拿回我凳子。當時心裡暖暖的。那次是他們班畢業考,借用一下桌椅。
對了,他是我家斜對面的鄰居,出生時據說有有9斤重,我們那 只稱呼其小名-九斤或戚九斤。我也是這幾年才知道他的本名其實是另有稱呼,好像名字帶個‘國’字。
不知本文算不算最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