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職業影迷牛哄哄

    樂團解散後,大提琴樂手小林大悟回到鄉下老家從事入殮師,在一場場葬禮上感受生死,開始積極生活,親手送走童年拋棄自己的父親。導演想要表達活著的人應該積極生活。主人公小林大悟的外部困境是工作失意不得不回鄉下老家,而內心同時因為一直放不下童年被父親拋棄,總是把事情埋在心底,連愛他的妻子,他也不敢坦誠相待。他的變化透過五個設計完成。

    1.重拾童年時父親強迫自己學習的大提琴,此時的大提琴已經不再具有和職業、成功掛鉤的沉重,只是主人公的情感表達方式。

    2.從放生的章魚在水面上一動不動,逆流而上的魚只為尋死,到植物發芽,田野裡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是導演和主人公心境暗合的氛圍塑造。

    3.要吃就吃最好的!社長如此告訴大悟。這已經是最直白的表達了,人生在世何不對自己帶著“造孽啊!”的調侃痛快的吃,而不用對著新鮮食物嘔吐。

    4.對這份工作的接受是大悟明白了人也好、工作也好沒有高低貴賤,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聯絡。如同澡堂的老婆婆,不願賣房享福,就是為了這些老街坊的情誼。

    5.對父親的接受真的是大徹大悟的境界。如同公司的女職員也和父親有類似痛苦,真正的去理解每個人背後的痛苦,原諒也就沒那麼難了。父子的感情在石頭傳說和新生命中得到延續。影片開篇的大霧,是大悟迷茫的人生道路,如同臺詞所說,似乎沒有那麼寒冷。

    “你要試一試嗎?”社長問大悟。

    同樣的問題,同一場戲,第一次是幽默,第二次是接受生活。

  • 2 # 胖鳥愛追劇

    這是我看過的日本電影淚點最多的,可能看的確實不多吧,上一部還是《我的機器人女友》。

    這部電影給我的是,從開頭到結束,用了四五張紙巾。當然,只靠煽情,一部電影是不可能偉大的,更多的是對人性和道德的反思等等,《入殮師》也不例外,它的偉大也不僅僅在這裡。

    《入殮師》為我們展示了人在死亡以後,如何還給死者尊嚴,如何和屍體何解。它讓我們不在害怕入殮師這份工作,而是成為死者生命的延續。

    王小波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錯過的話會很遺憾。

    的確,活著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對於死亡這個緯度,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厭惡和嫌棄,以至於逃避和遠離。

    是的,它是和美好毫無關係甚至相反的。

    但是,如果沒有死亡,又怎麼能夠體現生活的美好呢?

    生命之所以充滿意義,就是因為有死亡的存在。

    電影裡面,當小林在處理完那具腐爛的屍體以後,難以遏制噁心,用力洗澡,瘋狂親吻自己的妻子。妻子也終於在這一刻感受到了被愛人的幸福。

    看到這段,眼淚奪眶而出。

    這就是《入殮師》的意義,它能夠用這些簡單的事物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哲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第四次工業革命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