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培養富三代
-
2 # 王點夏
樂視角|為什麼孩子總說“不”,父母應該怎麼做好?!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2-3歲了,那麼你可能會發現,他學會了很多叛逆的話,可能你第一次發現這件事情的時候可能是在對話的時候:
“我想要你吃蔬菜。”
“不,我不想吃胡蘿蔔”
“你必須把胡蘿蔔吃完,還有這些西蘭花也要吃!”
“不要!我就不吃,我不想吃”
首先我要祝賀你,因為你進入了學前法庭,從現在開始,所有的日常事務和要求都會受到你這位早熟律師的挑戰。雖然家裡有一位正在嶄露頭角的律師讓人開心,但不斷進行談判也會令人筋疲力盡。
那麼為什麼以前順從你的孩子,現在不斷質疑你的行為呢?這是因為孩子們逐漸意識到生活的選擇性,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決定都是父母為孩子做出的。但是隨著他們發現自己對自己的世界有一些控制感後,他們會想要利用這些控制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需要進行談判:安全和健康狀況需要成年決策者進行判斷。但是對於小細節,我們應該允許孩子做一些決策,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並幫助他們學會妥協並與他人合作。
為了給你的2-3歲的孩子沒有那麼叛逆,可以考慮以下想法:
1.提供她開放式的選擇。當知道自己有機會做出決定時,孩子會減少說不的情況。
透過詢問:“你今天想穿綠色襯衫或藍色襯衫到幼兒園呢?”,這時你的孩子一般都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答覆。
2.如果情況允許談判,請明確說明。
“我們的安全規則是,當我們過馬路時,你握住我的手。”透過一致性和表達的清晰度,您的孩子將很快了解這件事是不可以談判的內容。
3.建立雙贏。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與您的孩子進行談判,並且達到雙贏。
引導她完成你的目的,例如:“這聽起來像是一場偉大的勝利,我也想要一場勝利,你能想到我們倆同時獲勝的方式嗎?”這樣的說法會讓孩子練習使用批判性思維技能。
當然,你的律師可能會因為不斷嘗試,將每個選項都擺出來。但請你不要厭煩也不能責怪他的嘗試,這些選項和想法都是他開始建立主張以及正在變得獨立的方式,這些都是保證孩子未來生活健康美好的必要條件!
-
3 # 父母學點心理學
小嬰兒處在共生期,分不清楚自己和媽媽不是同一個人。還以為自己和世界是一體的 。
生命成長的過程就是具備自我意識的過程,並越來越強化自己和自己之外的界限。媽媽們都知道,寶寶一開始能說清楚寶寶要什麼,寶寶喜歡什麼,但說不清楚我和你。等到孩子能夠清晰的用我和你來表達時,也就意味著他已經開始要準備自己做主了。
為了表明自己不是屬於媽媽的一個部分,這個階段孩子最喜歡用的詞是“ 不” ,滿口都是“ 不要” 、“ 不好〞。這個階段也就是俗稱的兒童叛逆期。
但真正的意義在於,孩子在心理上也開始成長了。懂得這一點的父母,便不會覺得孩子到了連狗都嫌棄的年紀,簡直應該開瓶酒來慶祝一下。
這個階段,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利,允許孩子說不。
所謂孩子心理的成長,就是孩子建立起堅固的內在自體。第一個階段是誇大自體,也就是幼兒開始彰顯自己的能力來顯示我很棒、我是了不起。
可三四歲的孩子能做的事情其實很有限,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搞點小破壞:扔扔東西、捏碎葡萄西紅柿這樣的小水果、踩踩盒子等。
大人定義為這是搞破壞,對孩子來講,這是他發現自己手和腳這麼靈活、這麼有力量的行為,他需要透過這些,讓父母看到〝 我這麼能幹!”
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做一面好鏡子,鏡印出孩子的了不起,因為對於軟綿綿的小嬰兒來講,能搞點小破壞的孩子,真的是能幹的不得了!
父母願意透過充滿愛的語言肯定孩子你很棒,孩子的誇大自體就能夠被滿足。以後就是孩子擁有遠大夢想的能力。
然後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去嘗試更合理的能幹:這個階段的孩子最樂意學習掃地、擦桌子、洗碗、拎東西。
快讓他成為你最棒的小助手吧!
關注《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
4 # 貝貝媽媽說育兒
四歲多寶寶叛逆,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在家長高壓政策下,形成的逆反心理!
1、首先改變自己傳統的思想,要與孩子親密無間,讓孩子樂意與我們溝通,要做的就是放棄傳統的家長觀念,不是告訴孩子哪裡做的不好,而是使自己的思想重心向尊重孩子、允許孩子犯錯誤和看到孩子的優點這幾方面轉移。
2、放下我們是家長的架子,與孩子心平氣和、面對面的溝通。有的父母為了樹立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與威信,總是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孩子處在相當緊張的家庭氛圍中。父母同孩子一起探索問題、學習知識、相互溝通,這種做法能使孩子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
3、讓孩子在家庭裡儘量多說話、要堅持讓孩子多多提出意見,無論孩子提出的意見是否正確,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不要打擊孩子,適當的時候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不要遇到錯誤就嚴厲的批評孩子。父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有利於解決叛逆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有利於兩代人的溝通。
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孩子總是喜歡拆開看看。孩子在拆的時候,不會想“我這是在破壞”,這是孩子在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孩子想看看“車子為什麼會動”?“鬧鐘為什麼會走一圈一圈的轉”?孩子很專注地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裡,並努力想透過自己的雙手去探個究竟。孩子愛拆東西,是探索的慾望,是好奇。
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我們做為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支援不慍不火的想法。我們要明白,孩子拆壞的東西,遠遠沒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孩子愛拆東西不是故事破壞,或是和我們作對,而是出於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我們做為大人,應該鼓勵孩子的行為。孩子喜歡拆東西,我們就給孩子買一些容易拆卸的玩具,讓孩子在拆卸玩具中增長知識。我們最好還要告訴孩子,會拆卸,也要會裝,鼓勵孩子把拆卸的玩具恢復原樣。
回覆列表
不是叛逆好嗎?為什麼要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到四歲了有主見了,之前對很多東西認知模糊,現在他的小腦袋又發育很多了,所以有自己想法了!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把握機會啟發孩子思考,所有事情先問問小傢伙的想法。得到父母如此尊重的孩子會在這個階段建立強大的自信,父母引導得當的話,孩子就會進入能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的新思維模式。
不是樣樣事情按照家長來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