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聽白話
-
2 # 力夫
食指大動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來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貪婪的樣子。也指眼前有好吃的食物,正準備好好享用。
出處:《左轉.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
3 # 那內涵的少年
春秋時鄭國的公子姬宋每食指動時,必嘗異味,當他晉見國君姬夷時,食指大動,恰巧姬夷在吃異味,姬宋以為會請他吃,姬夷故意不給,用以表示所謂食指大動並不靈驗。姬宋大怒,伸手到鍋子裡沾起肉汁嚐了一下,揚長而去。姬夷也大怒,準備殺他,結果反斷送殘生,被姬宋所殺。
-
4 # 龍迷阿成
〖解釋〗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出處〗《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春秋時鄭國的公子姬宋每食指動時,必嘗異味,當他晉見國王姬夷時,食指大動,恰巧姬夷在吃異味,姬宋以為會請他吃,姬夷故意不給,用以表示所謂食指大動並不靈驗。姬宋大怒,伸手到鍋子裡沾起肉汁嚐了一下,揚長而去。姬夷也大怒,準備殺他,結果反斷送殘生,被姬宋所殺。
春秋時期,鄭國有兩位公子,一個叫公子宋,一個叫子家。一天早晨,他們一起上朝時,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動了一下,他便跟子家說:“看來今天又要有好吃的了,不知道今天可以嚐到什麼美味?”
就在子家半信半疑時,聽見內侍向廚房說:“昨天楚國派人送來一隻大鱉,鄭靈公下令煮來讓文武百官一同品嚐。”
兩人聽到這番話,不禁笑了起來。鄭靈公問他們什麼事情如此開心,子家趕緊向鄭靈公說明公子宋食指挑動果然靈驗之事。
鄭靈公聽完後,也笑了笑說:“公子宋的食指靈不靈,還得透過我這一關呢!”
後來鱉羹分配到公子宋時剛好分完,鄭靈公就大笑說:“這回你的食指不靈了吧!”
沒想到公子宋竟然走到鄭靈公的座位前,把食指伸到鼎裡,沾湯來嘗一下,並說:“誰說我的食指不靈,我不是嚐到美食了嗎?”(這就是“染指”的來歷)
鄭靈公看到公子宋在文武百官面前竟敢如此膽大妄為,藐視國君的權威,非常生氣。此時,鄭靈公已心生殺意。後來藉著一些理由,鄭靈公想要派人把他給殺了,沒想到公子宋先發制人,殺了鄭靈公。公子宋一定沒有料到,他靈驗的食指雖然讓他品嚐到了美食,卻也讓自己最後揹負了弒君的惡名。
為什麼公子宋只是用手指“沾染”了一下鼎中的鱉湯,鄭靈公就差點把他殺掉呢?這是因為鼎在先秦是權力的象徵,任何人不經君王的允許隨意沾取鼎中之物,就是對君王權力的覬覦,是對統治地位的挑戰。因此,人們用“染指”來比喻牟取非分的利益。這場變故後,鄭國大亂,公子宋最終也被殺,暴屍於朝。
(剛搜的,這個典故很有名,我所好奇的是,提問這個問題有何所指,是一般性求知,還是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