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漂亮獅城
-
2 # 靛矞
這個問題是綜合原因的,我認為既然是天下大勢,那麼就從歷史潮流角度、階級鬥爭來分析這個問題,而不是單純從一個人物,一個皇帝來分析。
推薦看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之逆流而上,有詳細的解釋,為何三國統一歸西晉。
這裡我大致複述下易中天老師的觀點,也是我認可的觀點。
秦漢以前的東周是貴族政治,掌權的是天子、諸侯、大夫、士四個貴族階級。直到秦朝建立,盡遷天下貴富入咸陽。漢大體承襲秦制,人民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這四個階級之上是官僚階級,金字塔頂端是皇帝。
經過兩漢近四百年的發展,配合漢朝選拔官員人才的察舉制,士人階級耕讀傳家,學達則仕,做官則富,富貴兼有則成為豪族門閥,世代為官。門閥之間相互舉薦為官,勢力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所以會有袁氏四世三公,琅琊諸葛氏在三國皆有高官。這說明在東漢末年,門閥是一股極大的政治力量,數目眾多,各地皆有。而一旦門閥招兵買馬就成了軍閥。從時代潮流來看,漢末是門閥望族經過長期的積累後恰逢亂世登上歷史舞臺的一個時期。
而曹操的出身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是閹宦之後。雖然有能力,靠著祖上宦官的人脈做了官,但是被士族瞧不上,屬於士族培養的外姓人。可以說曹操是寒族而非望族,他信奉法家治國治軍,所建立的曹魏政權是一個法家寒族政權。選用人才信奉不問出身,只問才幹。所以他對於北方的門閥望族是拉攏居多,但不信任。
以至於為曹魏出身入死幾下汗馬功勞的荀彧心向漢室也是為了讓漢末制度恢復,沒有了外戚和宦官,士族門閥就是唯一的頂樑柱政治力量。這是他和曹操後來出現分歧的重要原因。
曹操在位時始終視曹氏和夏侯氏兩族為立國之本的外戚政治力量,並不斷培養壯大,畢竟是一家人。
如果曹丕繼位後繼續壓制,可能歷史會改寫一段,但是方向不會變。因為士族豪強始終是漢末至南北朝的中原大地上最強大的力量,即所謂的民心。他們掌握了輿論,掌握了權力,掌握了財富,也就控制了意識形態、上層政治建築和經濟基礎。所以曹丕借用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來調和階級矛盾,中和士族階級力量和外戚力量。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九品中正制讓士族的勢力更加的不可控,而僅僅靠外戚政治,必然會在本已強大卻還在越來越強大計程車族門閥面前此消彼長。
所以後來司馬氏瘋狂培植羽翼,聯合門閥豪族,最後篡位成功。
因此,即使曹魏滅了蜀國,但是最終滅亡是一定的。歷史會螺旋前進,但大勢不可逆。蜀吳滅亡也是同理。
回覆列表
因為曹魏領導人一代不如一代,內部爭權奪利嚴重!不管是曹家自己人還是外姓人,都對帝位虎視眈眈,而皇帝的才能和威望一代比一代差,長期下去江山肯定不保!至於不能統一全國,主要是因為吳蜀兩國有相當的實力,魏國無法一下子消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