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莊莊紫砂a
-
2 # 逸品坊紫砂匠人鮑雪琴
綠泥,首先得分清是本山綠泥還是民國綠泥。
先說本山綠泥,礦石呈淡綠色,煉製成泥也為淡綠色。所以被稱為綠泥。但是燒製成壺則為嫩黃色。本山綠泥,是所有段泥的主要成分。本山綠泥,混入少量其它泥料,就成了段泥。天然紫砂礦石,很多都是各種不同泥料共生的,只要每種泥料比例稍有不同,最終品種就完全不同。所以段泥的品種非常多。但段泥的基礎都是本山綠泥。
就本山綠泥本身的性質來說,成本色澤嫩黃色,砂感強,顆粒感強,透氣性好。只是在泡養過程中,如果燒製溫度稍偏低,易出現吐黑。因此屬於較難泡養的泥料。但泡養好後,玉潤感非常強,非常漂亮。因此,本山綠泥屬於優質好料!
再說,民國綠泥。此料成品呈純綠色。很多人認為是民國時期挖到的泥料,其實不是,而是民國時期發明的泥料。這個是天然紫砂加礦物釉料色素調製而成。個人認為這樣的泥料做的壺,把玩欣賞為主,日常使用則最好避免。
-
3 # 福道堂
本山綠泥是紫砂原料中最為稀少的泥料,一般很少能單獨成型。因為其開採困難,現在市面上想找到純正本山綠泥製作的紫砂壺非常困難。所以真正本山綠很是稀貴。
原礦綠泥製作而成的綠泥壺多為綠中泛黃,顯得有一點陳舊。綠泥,俗稱綠豆砂泥,古代稱之為豆碧色,泥色酷似綠豆皮,澹草綠。所制壺品質感樸拙,砂質細膩而富有顆粒美感。壺品色澤米黃泛青,泡養後後逐步轉為溫潤的亮色,包漿感好而易於泡養,發幽然青光。
市面上那些油綠油綠,綠得刺目的壺,用料絕對不是“本山綠泥”,那些才是“正品化工壺”。這種化工壺不能長時間浸泡茶水,否則會有一些化學原料融入茶水,會對人體健康有危害。
-
4 # 小砂泥
直接一點,不管是墨綠泥,民國綠還是本山綠,這些泥料如果是正宗的,價格會讓一般玩壺的壺友望而卻步!好壺配好料,同樣的好料也得配好活,好工,好名氣。這些道理應該能明白吧。都在教大家怎麼分辨泥料,泥料就真的是三句兩句話講的清楚的?窯溫的不同,燒成工藝的不同都會給泥料最終的成色帶來偏差!泥料難道又只是單純的顏色?含沙比,顆粒感,顆粒的顏色是否多變豐富?這些才是關鍵!我制壺玩壺10年,我對泥料瞭解也只是小學生!不要想著能在大家都能接受的價位買到你所說的這些泥料的壺,醒醒.
回覆列表
綠泥屬於粉砂質泥岩,是以礦料外觀呈色命名的一個大類,也稱“本山綠泥”。所謂的本山是指黃龍山,原礦是呈現淡綠色,本山綠泥是根據產地和原礦色澤命名的。
說到這裡,新手朋友要注意了:市場上那種油綠油綠的壺,並不是本綠燒成後的顏色。本綠顏色比較淺,燒成後基本是黃色調為主。
本山綠泥產於丁蜀鎮中央地帶的黃龍山礦區,呈緻密狀,易酥開,但不溶於水,含礦量較少,是本山段泥中較為優質的泥料。
採用本山綠泥製成的壺,明黃而瑩潤細膩,適合泡淺色系的茶葉。泡養數日,明黃而瑩潤細膩,溫潤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