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旅光影
-
2 # 博覺行跡
【旅行,其實也是需要很多理由的】
一、迫於某種壓力,逃離式旅行
現在這個社會,壓力無處不在,時時刻刻都都在某種壓力環境下生活。慢慢的心裡就會有些難以承受。這個時候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很有必要的。這個時候的旅行建議去這樣的地方:
1. 去自然淳樸的村莊,我們的壓力無外乎來自生活和工作。其實他們只是外在的原因,內在的是沒有人理解自己,所以會壓力越來越重。偏僻的地方容易讓人忘卻很多煩惱,感受最真實的相處關係。
2. 去一些高山大川,那些地方真的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在自然的震撼面前,一起都是很渺小的,那時候會有從新認識自己的機會。我上了崑崙上玉礦,就發現自己的一切都是很渺小的。
3. 去牧場和牧民一起生活,他們與天地相伴,與牛羊為舞。你走進他們的生活會成為他們單調生活的調味劑,他們會對你很好,讓你感受人與人的簡單感情。
二、對世界充滿希冀,想去看看
如果你剛畢業,如果你一直想有想去的地方,但是因為某種原因一直沒有能去看看,那一定要去看看。這時候就無關乎人多人少了。只是為了自己理想的那個畫面而前行。
但是,這裡要溫馨提示一下,很多時候照片是天堂,現實就是平庸。等你旅行很久以後,你會對人文的景觀充滿失望,本人就是這樣的。
三、過了很久某種生活,終於解脫,有時間去看看
我看到很多工作一輩子的老人,在最後的人生當中選擇去旅行。和團一起去轉轉。我也問過他們和團一起出行的感受,他們告訴我很好,有人陪著還能看看這個世界。
也許,這就是經過歲月沉澱以後,對這個世界的要求會越來越少。
我們很憎惡的團遊,在他們那裡其實還是不錯的。
-
3 # 快樂在路上888
退休了,每年都會出去旅遊,喜歡自然風光,大海、草原。
喜歡趁走得動的時候去遠點的地方,去年挑戰自己,去了一趟西藏,儘管有高反但還是覺得值得。
-
4 # 大熊看樓
這個,因人而異吧,話說這幾年我好像都沒出去旅遊或者旅行了,雖然我的工作時間是比較自由的。
全家的旅行是2016年六一兒童節和老婆帶了熊大去了北海潿洲島,大概玩了一週左右。而我喜歡瀏覽大好河山也喜歡自由自在,所以在2015年的元旦,一個人騎腳踏車環遊了海南島,大概花了十天左右。在2014年的四月,大熊一個人騎車環遊了寶島臺灣,因為自由行是十五天所以就全部用上了。
本來打算還要騎車去拉薩,但是因為2017年初 熊二的到來,為了陪伴她們和工作原因就暫時很少出去旅行了。
不過轉眼熊二也馬上三歲了,臃腫的大熊也會擦拭落灰的單車重新上路。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回覆列表
旅遊發展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旅遊—旅行—旅居,至於能呆多少天還是看個人心情,綜合消費,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吧。一般隨便走走3-5天而已,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