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天媽媽親子情商課堂

    我的觀點是在放養和圈養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放養和圈養真的沒有好壞之分。孩子成長只有一次,不管你是打算讓孩子快樂成長還是培養成一個專業人才,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意義,也能用自己學到的技能養活自己。

    首先,回想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我就是放養方式長大的。因為在農村,由於條件限制和自己父母都是老師的原因,我和哥哥沒有補課,沒有興趣班,寫完作業就是跑出去玩,直到吃飯被媽媽喊回家。

    雖然沒有父母的管束,我們一直是先寫完作業,成績也是不錯的。幫助家裡幹農活,體會父母的不容易。成人以後,我也曾抱怨過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但是,我們大多數應該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吧!雖然沒有驚人的成績,但是童年每每想起來是快樂的,父母教會我的是善良,孝敬長輩,我也會教給我的孩子這樣做。

    著名鋼琴家郎朗應該是屬於“圈養”吧,沒有快樂的童年,被爸爸帶到北京拜師學鋼琴,童年應該就只有爸爸責罵和鋼琴吧,一家三口兩地分居,體會不到愛的溫暖。每每說起自己童年,總是害怕父親,想念母親。但是父親的做法,讓孩子成就了一份事業。周杰倫彈鋼琴的時候,媽媽會拿著木棍兒站在身後,長大了周杰倫也是感謝媽媽當時的做法。

    給孩子怎樣的養育方式取決於父母,也取決於孩子能不能承受。

    也許以前的養育方式不適合現在的孩子。但是無論什麼方式你得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我的經驗是,興趣愛好要有一點,但是不能有功利心。只要開始,就必須堅持下來。

    如何平衡呢?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判斷。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安靜,他們需要安靜來獲取能量和修復情緒,所以可以學習一些有耐心有毅力的事情。

    還有一些孩子比較外向,他們喜歡熱鬧,跟別人聊天能讓他更充滿能量,適合學習一些舞蹈,口才一些特長。

    不管放養還是圈養,我們都應該順應孩子的發展,也要父母溫柔的堅持。

  • 2 # 穿漢服小仙女的VLOG

    跟你分享一下吧,我家孩子在小的時候愛吃手,所以很多人都說我,你應該制止孩子吃手,你看吃手多麼的不衛生哦,把髒東西都吃到嘴巴里面去了。

    每當在外面聽到其他小朋友的奶奶們這麼說,我就只能呵呵了。

    小孩子都有一個口欲期,在這個時間內他對於外界的認識和探索就是靠他的嘴巴來認識,如果你強行的制止他的這些行為,不僅不會有用可能還會起到反作用。我家孩子在過了那一段時間之後,已經不吃手了。

    放養和圈養那是各有好處,放養並不代表放任,家長還是要與孩子互動,還是要極力的引導孩子。當發現孩子犯錯的時候還是要及時的更正和教導。圈養的孩子雖然規矩學的好,但是要讓孩子多接觸人,多與人打交道,多交流,讓他在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中學會分享。總之,你不管採取哪一種養育方式,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師過完年後該如何找工作?能找到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