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一號普洱茶
-
2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古到今,窮人沒錢是娶不起老婆的,更別提傳宗接代,只有統治階級有錢有勢,才能妻妾成群,家族興旺,另外只有統治集團體制內的人家才能讀得起書,才能傳承發揚漢文化,五胡統治中原就是三百多年
作為被統治的窮苦漢朝人經過黃巾,三國,八王已經十室九空,幾百裡無人煙,中原人口真空,才有了五胡填補中原建立眾多政權,北魏隋唐統一中原以前五胡已經統治中原四百多年(美國在越南二十年就留下美越混血上百萬,五胡在自己人口占絕對優勢的形勢下在中原發展生活了三百多年就是漢朝人母系留下血統三百年後人們的漢朝人血統也不足百分之二),請問哪還有什麼漢朝人了?沒有漢朝人,隋唐的天可汗們哪來的漢朝人血統?(假如有也是母系決不可能是父系,你懂的)
說衣冠南渡是正宗的漢朝人更是無稽之談,北方一直是改朝換代的中心,每當新的胡人王朝誕生就有舊的胡人王朝逃亡南方,比如說北宋滅亡沙陀人逃亡南方,就是典型的列子!
新中國的漢族是在漢人的基礎上定義的。什麼是漢人?漢人就是繼承發揚了漢朝確立的儒家文化和中原文字的人群。所以北魏(鮮卑)自稱漢人,隋唐(鮮卑)自稱漢人,宋(沙陀)自稱漢人,遼(鍥丹)自稱漢人,金國(女真)也自稱漢人,,不外乎就是對中原漢文化的認同,尤其對儒家文化的崇拜,包括元清統治者,《康熙字典》到今天還在指導人們正確使用漢語漢字。所以我們必須理性的接受這個歷史事實,
如果說漢人是血統漢族,從身材體貌看北京人,東北人與中原漢人更像一個種族,而中原漢人與南方漢人比怎麼看也不像同一個種族,這個事實無情的揭露了日本友人開創的同盟會革命黨鄒容創造的血統漢種人謊言,科學界承認東亞分馬來人種,蒙古人種,從來沒有承認血統漢人種
嚴格的說,漢族其實不是一個血統種族,而是由多個血統、多種文化,不同的民族不斷融合在一起的一個概念,所以現在的漢族更像是一個“民族大家庭”。
從血統上來說,我們現在的漢族人主要是由八大民族即古漢人、匈奴人、鮮卑人,東胡人、鍥丹人,女真人(滿族人),蒙古人,古越人融合而成的,
今天的普通話是古代金國的方言,而南方話是融合了百越方言,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是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幾十個民族(包括滿族)共同書寫的,燦爛的中華文明是融合了幾十個民族的文化(包括滿族文化)共同創造出來,
其實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王朝和民族都是我們的祖宗,,為什麼今天的我們非要偏偏認漢朝為祖宗,而把我們真正的祖宗痛斥為胡虜?難道不讓人深思嗎?
-
3 # 休閒兔雜談
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漢中由此而得名,為後來秦統一後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公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
“漢人”的稱呼起源之初,意為漢朝之人。到了北魏後期才演變為中中國人的代稱。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佔中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占主導地位。
經過歷代各族之間的雜居、融合,許多民族加入漢人的行列。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佈,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佈特點。
另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人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或華僑。
到民國時期,“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現在佔全國總人口的93.3%。
-
4 # 珍惜友愛1
漢族起源於華夏族,到了漢朝以後。稱為漢族,後來經過長期族群融合,變成現代漢族。漢族人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血統純正,基因佔80%~90%左右。寫漢字,說漢語,有相同或相近的習俗和文化。
-
5 # 瘋顛吾痴
我看到大家各種各樣的回答,其實大家都不準確。
最早定為漢族的是?
劉邦打天下,居住成都漢水邊上,漢水奔流不息,四季分明,沿河兩岸花草茂盛,每個季節充滿新景與希望。
固此老祖宗憧憬未來,我們這一個族群生命不息如漢水源源不斷,奔流不息,充滿著希望。
這個漢字代表希望與美好和生機,這就是我們選擇這個漢字的由來。
知知然不知然知然,下次知道漢民族知道本源了,唯一統一各民族成為中華民族的,是我們的毛主席將幾千年來分散的凝聚在一起,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民族”希望如漢水奔流不息,美好,希望,生機,永伴隨。
-
6 # 十三哥喂
漢族這個民族成為源於漢朝,最早並非是族群概念,而是國家概念和地域概念。後來在時間的長河中漸漸發展,才成為了族群概念。
事實上漢族並非是單一種族,而是以長期生活在中原地區黃河流域的各類族群為主體,並且不斷融入周邊各名族血脈的最終集合族群,所以從這角度上來說,現在的漢民族其實不是單一民族屬性,而是混血民族屬性。
再往前回溯,上古時期的華夏族至少是七個部族的大聯盟,包括炎黃二部和另外五個以:熊、虎等五種猛獸作為圖騰的部族,另外還有與其對立的蚩尤部,相傳蚩尤有七十二個兄弟,也可以視為七十二個部落。
他們最終通過一場大的戰爭完成了民族融合。
所以漢族的血脈與源頭其實是相當的複雜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漢族的最初血脈中包含黃河流域周邊的原住民。
-
7 # 氣吞萬里如猴
秦朝滅亡,項羽分封天下,最先進入咸陽的劉邦不僅沒按約定當上皇上,而且被分封到偏僻蠻荒的漢中做漢王。蕭何見劉邦悶悶不樂,便對他說:“恭喜大王、賀喜大王”!劉邦說:“被封到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有什麼可高興的”?蕭何說:“你知道漢中是怎麼來的嗎?是因為漢水與天上的銀漢一致,而銀漢橫貫天際、蓋壓四合,正是主宰天下之吉兆,預示大王將從此成為天下共主”!劉邦聽了蕭何的話非常高興,愉快地到漢中上任了。沒過幾年,果然在楚漢相爭中取得勝利,登上了皇帝寶座。順理成章的,新王朝就叫大漢。從此,我們這個民族就叫漢族,語言就叫漢族,文字就叫漢字,一直傳承到如今!
-
8 # 亙辰
漢族這個名稱是相對於胡族的,最初漢武帝不斷北伐匈奴,讓漢文化向北方的各個民族獲得了寶貴的文化思想。
中原地區獨特的農耕文明思想,遠遠領先北方各個民族,這就讓北方的各個民族對於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社會群體充滿了嚮往和期待。華夏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北方各個民族也接受了華夏文明思想中的農耕文明思想部分,但是,這些少數民族還是對於中原地區的人非常仰慕,認為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思想就是一個領先世界的文化,加之漢朝的影響力,就把這些中原地區的人稱之為——漢族。
回覆列表
漢族,即廣義的漢人,“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就史料記載漢族是起源於中國北方的遠古的華夏部落,為當代中國主要民族。
在歷史上, 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 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漢族又稱為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
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的主體族群。佔中中國人口90%以上,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4.5%。
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夏民族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週三代,到戰國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漢族形成的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王育民《中中國人口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漢族所用的漢語屬漢藏語系。經過數千年的互動演化,現代漢語分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粵方言、閩方言、贛方言、客家話、平話、晉語。
語言學界傳統認為現代漢語分為七大方言,近幾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佈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儘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漢字,就沒有漢族。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幷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臺、鬆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相容幷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
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型別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狄相區別。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漢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黃集團是漢族的一個主源。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在黃河兩岸中原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後,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位而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稱雄於中原。追本溯源,漢族世稱“炎黃世胄”、“黃帝子孫”,其源蓋出於此。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民族--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關係,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更是明言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其雲:“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顓頊之孫也。”不僅如此,後來崛起的周民族與留居渭水流域的黃帝部落和炎黃部落也有著族源關係。如周民族的女祖,《詩·大雅·生民》說:“厥初生民,時維姜嫄”亦即《史記·周本紀》所說:“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個姜姓部落,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姜的炎帝部落。關於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棄,《史記·周本紀》說:“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黃帝就是一個姬姓部落,這又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黃帝部落。
東夷集團是漢族的另一個主源。在漢族起源的時代,與炎黃部落聯盟並居黃河流域的是東夷。東夷集團主要分為蚩尤、帝俊、徐夷、萊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們的地理分佈情況是:蚩尤部居今山東西南一帶,帝俊部居今山東和河南交界的地區,萊夷居今山東東部地區,徐夷居今蘇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帶,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蘇南、皖南地區。其間還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從這個分佈中可以看出東夷集團主要分佈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漢族與東夷集團的族源關係中,最重要的是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經過激烈的分化、互動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後,也一舉衝破了原始社會的網路,跨進了文明的大門,形成為商民族。
苗蠻集團是漢族的第一個支源。苗蠻是遠古時代中國南方諸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泛稱。它最早的活動範圍在西北達丹江流域,川東及鄂、湘、贛、皖的沿長江流域,東抵淮河流域,集結在彭蠡(今鄱陽湖)和洞庭之間。 苗蠻集團與炎黃、東夷不同,它在向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一方面苗蠻集團的一部分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瑤、畲等民族中還盛傳著關於盤瓠的傳說。另一方面,苗蠻集團的某些氏族、部落,後來發展形成為楚民族,成為華夏民族的族源之一,從而成為漢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團是漢族的第二個支源。遠古之時,中國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躍於長江下游的東南沿海以及嶺南一帶。 百越集團的種類很多,史稱“越有百種”。與苗蠻集團發展的情況一樣,百越集團在形成為民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其中的一部分在歷史長期的發展中經過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為中國南方壯侗語族中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另一部分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融合於華夏民族,或同化於漢族,如於春秋戰國時融合於華夏民族之中,而南越、東越、閩越則於西漢之時逐漸同化於漢族。 而百越集團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聯盟,雖在三國魏晉以後發展演變為俚人、僚人,但經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於漢族之中,這個問題已涉及到漢族的發展問題,但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團是漢族的又一支源。
戎、狄集團是漢族的第三個支源。戎、狄是中國古代典籍對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稱。其實,戎、狄之稱冠以方位,始見於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當時,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為三大集團,即狁、鬼方、羌方。
漢民族的形成
漢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國從部落到民族的發展過程,又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國及部分蠻、夷、戎、狄融合成華夏民族的階段,最後形成於漢代漫長而複雜的三個歷史階段。
1.夏、商、周、楚、越諸族的相繼崛起
漢族的形成起始於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夏民族在黃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黃土地帶首先崛起。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係仍然是維繫人們的主要紐帶。據《史記·夏本紀》說: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們以夏后氏為核心組成為一個有共同血緣的大部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到了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於夏民族崛起的意義是促使"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型別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都已成熟。在這種新的歷史轉折時期,禹劃九州,標誌著夏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也標誌著夏民族的形成。
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夏民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地處山東半島,奉鳥為圖騰的商部落還過著原始社會“居無定處”、《史記·殷本紀》。“不常厥邑”《尚書·商書·盤庚上》。的流動生活。但是,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詩經·商頌·長髮》。的記載就是一個資訊。於是,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湯徵諸侯”,《史記·殷本紀》。“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國家--商王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而發展成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游。
與商滅夏一樣,居住在陝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間,原來是商王朝部屬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屬於商王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滅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發展成周民族。
夏、商、週三族在黃河流域相繼崛起之後,楚、越兩族在長江流域也相繼崛起。與黃河流域相比,長江流域社會發展的程序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由於國家還沒有出現,所以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長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們稱“蠻”。而江漢地區的蠻,則被稱為“楚荊”,商時即有“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詩經·殷武》)。之說。按照“從部落發展到民族”的一般規律,正處在階級產生、國家出現、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荊”,由於把戰爭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而崇尚武功,他們在不斷向外發動戰爭中,迅速強大起來。而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不僅奠定了楚開國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個標誌。
越民族的形成是從於越突起開始的。分佈在江浙到兩廣或雲貴高原這一弧形地帶的百越集團,終因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而長期處“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所言。的狀態。但是,由於歷史的機遇和地域位置的優越,商、周之時,與中原諸民族鄰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開始了形成為民族的歷程。吳、越國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會的瓦解和崩潰,也標誌著于越各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
從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壯一幕,是他們譜寫了漢民族形成的第一階段。
2.華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鑄成
作為歷史上發生的東西,民族與其他事物一樣,也是不斷髮展著,變化著。從部落發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諸族作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從春秋到戰國,民族關係發生大變動、大發展。這時,夏、商、周、楚、越諸族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來,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出現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
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週三族之間進行的。例如晉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來軍隊組成的規定,說明“國”與“州”對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晉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鴻溝已逐漸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還擴張到部分蠻、夷、戎、狄之間。例如《國語·周語》說:周襄“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說: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個混血兒,不僅如此,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還有東夷族須句中國人成風是魯喜公之妾;赤狄別種路子嬰兒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晉中國人與戎族的秦中國人聯姻,更表明春秋時包括部分蠻、夷、狄、戎在內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這些會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於是一個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蠻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華夏民族誕生了。華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說:“楚失華夏”,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此後,“華夏”遂成為春秋時以夏、商、週三族及夷為主源,部分蠻、戎、狄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稱。
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廣的範圍、更快的速度繼續進行著。在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楚國縱橫於漢水、長江流域一帶,經八百餘年的擴張經營,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民族之間的融合也越來越深,最典型的莫過於屈原的《天問》一例,《天問》是就廟宇中描繪著古史的壁畫而發的。當時楚國的畫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區的歷史,足見民族融合的深廣了。在東北方的燕國,到戰國時已成為雄據東北方的強國,燕將秦開曾作人質於東胡族,回國後率軍打敗東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等東郡,大大擴充套件了燕國的領土。
燕對遼河流域的開拓,不僅奠定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也使遼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華夏民族的又一個支系。在北方的趙國,戰國後期是僅次於秦的強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史實,不僅是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例項,而且是華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明徵。
在西北的秦國,是戰國時代的後起之秀,本是黃帝之後,因護送平王東遷洛邑有功,被封西方,因長期與西方犬戎作戰,常被東方六國視為非“諸華”族。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在春秋戰國之交,秦與西方諸戎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後,秦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併了周圍的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骨幹和核心。
從春秋到戰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繼夏、商、周、楚、越諸夏侯國相繼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雄壯的一幕之後,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又演出了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這一幕歷史活劇中,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分別形成了東以齊、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趙、燕為代表的四個大支系,為統一的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二階段。
3.漢族在“大一統”中形成
在春秋戰國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成的華夏民族是一個分散的,不統一的民族,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所有這一切,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政治中心。於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國家--秦王朝。在“大一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一。秦王朝建立後,秦始皇採取了推行郡縣制,規定“書同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華夏民族。
正是由於秦始皇的這些“大一統”的措施使得華夏民族更加確定地成為一個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所以雖然秦王朝國運短暫,但漢承秦制,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議,頒行均輸法、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範圍的商業網,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佔統治地位的優勢,使儒學成了正在形成的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血肉部分。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一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華夏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化。
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誌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徵北韓、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的歷史活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