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許多人心目中武器設計能力強大、戰鬥力兇猛的國家。但德國最新型、最昂貴的F-125護衛艦,卻是一個“小清新”、“白左”思想作祟下打造出來的怪物。它因為追求所謂的“人道主義”用途,武器配備太弱,居然幾乎沒有多大的作戰能力!這就是F-125護衛艦,這一德國曆史上最昂貴的戰艦,為什麼會戰鬥力很差呢?完成F-124護衛艦後,德國海軍緊接著便以這一設計為基礎,開發新一代F-125護衛艦。最初對於F-125的造艦構想,欲規劃成一種擁有諸多嶄新技術特徵的艦艇系列,範圍涵蓋排水量6千噸的區域防空艦艇。但因計劃過於前瞻遠大,對中短期的需求反而不切實際,F-125在2000年初期轉型為較務實的方案,主要將發展成一種對地投送武器,支援登陸作戰的通用護衛艦,以取代現役8艘不萊梅級護衛艦,首批預計在2012~2013年成軍。但沒想到這一構想,最後居然在“小清新”、“白左”思想作祟之下,不斷的“跑歪”。在發展對地投送武器、支援登陸的設計規劃階段,F-125構想中的武裝一反過去通用驅逐艦較強調反潛能力的配置,首重陸攻能力,其對地武器包括一門陸攻艦炮,以及一座衍生自M-270 MLRS多管火箭系統的12聯裝GMLRS制導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反艦武裝為8枚美製魚叉反艦導彈。防空自衛則仰賴兩具21聯裝MK-49拉姆近距防空導彈。這時,F-125方案已經沒有了區域防空能力,這在高強度戰鬥中將非常危險,但好歹還有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沒想到,F-125由於冷戰後德國預算緊縮,其建造計劃存在更大的變數,連設計都變成了相當純粹的“人道主義”艦艇。當時,德國許多政要認為冷戰後德軍無需面對激烈的高強度海戰,F-125不需要太高階,反而是許多人道主義任務需要它進行改進設計。結果,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惡化,令選擇了嚴重削弱F-125戰鬥力的方案的德國海軍叫苦不已。最終的F-125方案,只留下了極為有限的普通艦炮,以及魚叉反艦導彈和拉姆近距防空導彈,幾乎沒有真實的防空能力。對地專用火箭炮乾脆也取消了。這一最終方案,突出了可以攜帶較多的救援巡邏小型船隻,安排較多人員的居住空間、物資存放空間,以適應人道主義任務用途。於是,F-125造艦計劃是由德國護衛艦聯盟成立專案辦公室負責整個計劃的管理,開始製造這種只能做一些“人道主義”救援、救災等任務的戰艦。首批4艘F-125遠遠超過了預定的耗資22億歐元的計劃,不過由於預算緊縮,德國政府可能會取消第二批4艘的採購,使該艦的建造計劃總金額降低。未來F-125將對捍衛德國領海有何作用,暫且不論,但德國運用模組化概念,從F-123布蘭登堡級迅速接替老一代艦艇,再到F-124的改進精進,並發展到F-125,在材料工業、船體技術等強項上依然非常出色。但遺憾的是,F-125在耗費巨資後,幾乎無法完成高強度作戰任務,這讓德國戰艦發展出現了一個真空時段。
德國,是許多人心目中武器設計能力強大、戰鬥力兇猛的國家。但德國最新型、最昂貴的F-125護衛艦,卻是一個“小清新”、“白左”思想作祟下打造出來的怪物。它因為追求所謂的“人道主義”用途,武器配備太弱,居然幾乎沒有多大的作戰能力!這就是F-125護衛艦,這一德國曆史上最昂貴的戰艦,為什麼會戰鬥力很差呢?完成F-124護衛艦後,德國海軍緊接著便以這一設計為基礎,開發新一代F-125護衛艦。最初對於F-125的造艦構想,欲規劃成一種擁有諸多嶄新技術特徵的艦艇系列,範圍涵蓋排水量6千噸的區域防空艦艇。但因計劃過於前瞻遠大,對中短期的需求反而不切實際,F-125在2000年初期轉型為較務實的方案,主要將發展成一種對地投送武器,支援登陸作戰的通用護衛艦,以取代現役8艘不萊梅級護衛艦,首批預計在2012~2013年成軍。但沒想到這一構想,最後居然在“小清新”、“白左”思想作祟之下,不斷的“跑歪”。在發展對地投送武器、支援登陸的設計規劃階段,F-125構想中的武裝一反過去通用驅逐艦較強調反潛能力的配置,首重陸攻能力,其對地武器包括一門陸攻艦炮,以及一座衍生自M-270 MLRS多管火箭系統的12聯裝GMLRS制導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反艦武裝為8枚美製魚叉反艦導彈。防空自衛則仰賴兩具21聯裝MK-49拉姆近距防空導彈。這時,F-125方案已經沒有了區域防空能力,這在高強度戰鬥中將非常危險,但好歹還有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沒想到,F-125由於冷戰後德國預算緊縮,其建造計劃存在更大的變數,連設計都變成了相當純粹的“人道主義”艦艇。當時,德國許多政要認為冷戰後德軍無需面對激烈的高強度海戰,F-125不需要太高階,反而是許多人道主義任務需要它進行改進設計。結果,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惡化,令選擇了嚴重削弱F-125戰鬥力的方案的德國海軍叫苦不已。最終的F-125方案,只留下了極為有限的普通艦炮,以及魚叉反艦導彈和拉姆近距防空導彈,幾乎沒有真實的防空能力。對地專用火箭炮乾脆也取消了。這一最終方案,突出了可以攜帶較多的救援巡邏小型船隻,安排較多人員的居住空間、物資存放空間,以適應人道主義任務用途。於是,F-125造艦計劃是由德國護衛艦聯盟成立專案辦公室負責整個計劃的管理,開始製造這種只能做一些“人道主義”救援、救災等任務的戰艦。首批4艘F-125遠遠超過了預定的耗資22億歐元的計劃,不過由於預算緊縮,德國政府可能會取消第二批4艘的採購,使該艦的建造計劃總金額降低。未來F-125將對捍衛德國領海有何作用,暫且不論,但德國運用模組化概念,從F-123布蘭登堡級迅速接替老一代艦艇,再到F-124的改進精進,並發展到F-125,在材料工業、船體技術等強項上依然非常出色。但遺憾的是,F-125在耗費巨資後,幾乎無法完成高強度作戰任務,這讓德國戰艦發展出現了一個真空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