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迦貳回農村
-
2 # 雪地上撒點野
羅非魚爛體病症狀及防治技術
羅非魚,爛體病即面板潰爛病,是羅非魚越冬期間最力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原為嗜水氣單
胞菌的一個亞種。該病主要是由於越冬期放
養密度過高、水溫不穩定、水質腐敗及飼養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常併發水黴病。該病傳染快、死亡率高。
一、主要症狀發病初期,
1、體表病灶較小,病過部位充血、紅腫,隨著病情加重,病灶不斷擴大,同時病灶周圍鱗片鬆動、豎起並逐漸脫落露出壞死的白色表皮,進而表皮出現潰離並爛及肌肉、形成紅色班狀凹陷,嚴重時病灶處骨路外露。
2、患病魚體一般病灶部位不固定頭部、鰓蓋、軀幹以及鰭基等處均可出現,解剖病魚,可見肝臟頻色變暗呈褐色,膽明顯腫大,且顏色變深呈裡綠色。
二、防治措施
1、越冬池放養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體裁魚量在10公斤以內
2、羅非魚進入越冬池前,用4%的食鹽水浸浴10分鐘,殺滅體表病原
3、越冬期間,每15-20天用優氯淨潑灑1次,使水體呈0.2×10-6濃度
4、發病早期,及時隔離病魚,並注意穩定池水溫度,調節好水質全池潑酒強氯精1次
5、病情嚴重時,可連續外用強氯精2次,並內服“魚康達或“克菌威等藥餌每天1次,連喂3-5天。
以上僅供參考,具體情況還要請農技專家人士到實地看。
一、運動性氣單胞菌病
疾病症狀:有腸炎型和體表潰爛型兩種不同型別的症狀。腸炎型主要表現為肛門紅腫,肛門附近的皮膚髮紅,解剖觀察可見腸道無血卻發紅。體表潰爛型表現為病魚體表呈斑塊狀潰爛,並可遍及全身,體表充血,鱗片脫落,肌肉外露,呈紅色斑塊狀病灶,嚴重時可潰爛成洞穴狀,因此又稱潰瘍病、潰爛病。
發病原因:由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①用溴氯海因0.2克/立方米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0%)1克/立方米全池潑灑;隔天一次,連用三次。②同時投餵大蒜素等內服藥,效果更佳。
二、假單胞菌病
疾病症狀:外觀症狀表現為眼球突出或渾濁發白,腹部膨脹。解剖觀察,腹腔有腹水貯積。在鰾、腎、脾有白色結節狀病灶,鰾腔內有土黃色膿汁貯積,這是典型症狀。確診需藉助細菌學或血清學檢查。
發病原因:由熒光假單胞菌感染引起。
三、愛德華氏菌病
疾病症狀:病魚體色發黑,腹部膨大,肛門發紅,眼球突出或渾濁發白。此外,有的病魚體表可見有膨脹發炎的患處,尾鰭、臀鰭的尖端和背鰭的後端壞死發白。解剖觀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別是卵巢有出血症狀,腸管內有水樣物貯積或腸壁充血。肝、脾、鰾等內臟,特別是肝臟有白色小結節樣的病灶,併發出腐臭味。症狀和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
發病原因:由遲鈍愛德華氏菌感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