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x朱康熙
-
2 # 一杯香茗一歌聲
所有民族語言都可以用來唱歌,不存在只有粵語及閩南語可以用來唱歌,其他語言不能用來唱歌之說。
中國是以普通話(國語)作為通用語言,當然我們聽到的歌絕大部份是用國語唱的,因為作詞作曲者的作品是要面對受聽者,面對市場,全華人民絕大多數都能聽會說普通話,其他方言別人也聽不懂,沒有多大市場,所以流行的都是國語歌。其實其他民族語言的歌曲也早有存在,除粵語和閩南語外,如藏語、壯語、蒙語等很多語言都有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歌,只不過是能聽會唱的人少,比較小眾而不流行罷了。
既然全國以普通話作為通用語言,那為什麼粵語、閩南語的歌曲又能夠在內地廣泛流行呢?這就是歌曲市場決定了這兩種語言歌曲的生命力之故。具體原因一是粵語和閩南語系的人遠比國語以外的其他語言多,能聽會唱的人自然就多,歌手在一些特定地區開演唱會,觀眾也會很可觀,在香港及兩廣地區,大多數人都能聽會說粵語,在臺灣及福建等地懂閩南語的人很多,懂粵語和閩南語的人各應有幾千萬人吧,粵語歌手和閩南語歌手分別在粵語區和閩南語區哪個城市開演唱會都會有很多觀眾的,唱片公司發行的專輯也會很暢銷的,市場很大,所以歌曲有強大的生命力。二是語言影響力輻射到全國,帶動更多華人喜歡。粵語是香港的官方語言,兩廣電視臺都有粵語頻道,看粵語電影片道的人太多了。閩南語雖不是官方語言,但在其語言區的人日常都用閩南語交流,普通話普及前,國內粵語及閩南語地區有些學校都用本地語言教學,港臺地區就更加普遍了,香港和臺灣都是經濟發達地區,過去比內地發達多了,所以其語言影響力很大,內地很多人不管能否聽懂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這是從接受語言到喜歡歌曲,愛屋及烏效應吧。三是優秀文化引起共鳴從而喜歡。從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開始,從香港引進的《霍元甲》、《陳真》等精武門糸列,《射鵰英雄傳》等射鵰三部曲糸列以及《上海灘》等優秀影視作品曾使內地萬人空巷,片中那些好聽的粵語歌和影祝故事情節曾家喻戶曉,令人們欣欣樂道,愛不釋手,從那時起,內地人民已經喜歡上粵語歌了,後來香港及廣東的歌星又在內地四處開演唱會,其唱片在內地銷量很大,給了粵語歌推波逐瀾,粵語歌更火了。雖然閩南語影視作品引進不多,但臺灣的歌星曾在內地紅透了天,這些歌星都會閩南語,雖然在內地很少聽到臺灣歌星的閩南語歌,但在臺灣閩南語歌確是很普遍的,加上不少臺灣商人來陸經商,這些在內地發展的人是經常聽、唱閩南語歌的,內地多人接觸這些臺灣人,自然也耳聞目染了,甚至逐漸多人唱起閩南語歌了,如《愛拚才會贏》等歌曲全國很多人都會唱了。所以就造成了粵語歌和閩南語可以聽,其他語言確不能的錯覺。
回覆列表
任何語言都是可以的噢。只是粵語歌相對流行一點。那會的香港臺灣,確實走在前面,我們大陸,那會跟著他們的潮流。僅此而已。現在大陸強大的很,各種語言唱歌都會慢慢被大家所知,只是普及度不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