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李國棟

    咬指甲,是一個和焦慮情緒關係緊密的問題,很多人都有或重或輕的類似症狀,並非所有咬指甲的情況都是必須糾正的問題。

    有些人人焦慮的時候或者沉浸於某種狀態時,會刻板的重複某種釋放的動作,例如咬指甲,可以緩解焦慮反應享受某種平靜或釋放的快感。這個刻板動作可能是咬指甲、可能是卷頭髮、拔頭髮、可能是吸菸、吃糖、還有可能是掐自己某個部位、扯肉皮等等。這些動作往平常裡說,最多算是怪癖,往嚴重裡說,可能是惡癖,焦慮問題。

    有些情況不嚴重,沒有什麼妨害,例如有些人僅僅是指甲禿禿的。但有的嚴重到長期出血發炎等手指嚴重受損的情況,或者因為過於焦慮或沉溺而影響正常做事的情況,這些就需要就醫求助了,一般需要對傷口做醫學處理,同時需要心理治療。

    糾正咬指甲的行為,首先要理解這個行為背後的意義,透過行為觀察來幫助自己覺察這個行為背後有哪些焦慮的情緒和情景。自己可以做個記錄,記下每次咬手指甲時,前後發生了什麼,什麼時間,什麼心境,什麼時候停止,時間,事件,心境等等,都記錄下來,一週以後把記錄拿出來統計,就能看出規律,看到咬指甲有什麼影響因素。

    看到規律以後,就給自己一個替代行為,比如寫字,一旦意識到引發咬指甲的情況來臨,就馬上想一句話,並寫下來,重複這句話,慢慢替代咬指甲的行為。也可以轉移注意力。這個方法有形成新刻板行為的風險,根本方法還是要處理化解自己的焦慮情緒。最好當意識到咬指甲的情況來臨,安撫情緒,調節焦慮是最好的方法,例如,說出焦慮的感覺:好煩…或者我想逃跑,或者任何一句你感覺說出來很痛快的話。也可以用深呼吸、冥想,或聽聽雞湯文等方式化解焦慮情緒。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要注意發現孩子咬手指切記不要批評責罵,可以假裝視而不見,然後找個話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進入另一個放鬆的情景,例如講個笑話。每當孩子放鬆的時候就表揚孩子特別自信,欣賞他特別勇敢、瀟灑。最怕給孩子用所謂的“厭惡療法”戒除問題。以前有位爸爸得意的說他幫孩子戒掉咬手指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說咬手指的感受時告訴孩子指甲裡全是屎,然後孩子就不咬手指了。可想而知,孩子心理的陰影不會減少只會增加。

    很多時候,家長髮現孩子咬手指的問題,會認為這是孩子的壞習慣,而且是個屢教不改的壞習慣。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理解,實際上孩子的問題,多數都和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有關,孩子咬手指,實實在在是家長的教育失誤造成的問題。假如家長能及時安撫到孩子的焦慮情緒,孩子是不會嚴重化這個問題的。孩子在家庭以外遭受壓力和挫折是難免的,家庭是孩子在遭受外面挫折和傷害後獲得療愈的場所,這個功能發揮不出來,甚至家庭裡的氛圍和家庭關係也是孩子心理受傷之地,那麼孩子肯定會出問題。因此,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咬手指,還想盡辦法都沒有幫助孩子緩解,甚至嚴重化發展,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家庭心理治療,也就是家人一起參加心理諮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國企上班,管理者大多是老闆的親信,我沒有任何背景關係,在這裡待下去還有希望嗎?